行业资讯

行业资讯

服务热线:

水质环境PAHs检测的前处理技术要点

三方检测机构-祝工 2024-03-03

PAHs检测相关服务热线: 微析检测业务区域覆盖全国,专注为高分子材料、金属、半导体、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提供大型仪器测试、性能测试、成分检测等服务。 地图服务索引: 服务领域地图 检测项目地图 分析服务地图 体系认证地图 质检服务地图 服务案例地图 新闻资讯地图 地区服务地图 聚合服务地图

本文包含AI生成内容,仅作参考。如需专业数据支持,可联系在线工程师免费咨询。

多环芳烃(PAHs)是一类由两个或多个苯环稠合而成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广泛来源于化石燃料燃烧、工业生产及交通运输排放,在地表水环境中以痕量水平(ng/L至μg/L级)存在,但具有强致癌、致畸性,是《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中的优先控制污染物。由于水质基体复杂(含悬浮物、腐殖酸、无机盐等),PAHs检测的核心挑战在于“痕量目标物富集”与“基体干扰去除”,前处理技术的合理性直接决定后续气相色谱(GC)或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的准确性。本文结合《水质 多环芳烃的测定 液液萃取和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HJ 478-2009)等标准方法与实际检测经验,系统梳理水质PAHs检测前处理的关键技术要点。

样品采集与保存的标准化操作

样品采集的容器选择需规避吸附风险。PAHs具有强脂溶性,易吸附于塑料表面,因此必须选用棕色玻璃容器(避光防止PAHs光解)或经重铬酸钾-硫酸洗液浸泡24小时的普通玻璃容器。采集工具需用玻璃或不锈钢材质(如表层水用玻璃采样勺,深层水用不锈钢采水器),避免塑料或铝合金工具引入污染。

采集过程需分离溶解态与颗粒态PAHs。表层水采集时,需将采样勺深入水面以下10-20cm,避开表面漂浮物与悬浮物;深层水采集后,立即用0.45μm玻璃纤维滤膜(预先在450℃灼烧4小时去除有机杂质)过滤,分离溶解态PAHs(滤液)与颗粒态PAHs(滤膜)——若检测总PAHs(溶解态+颗粒态),则无需过滤,但需将悬浮物与水样一起萃取。

样品保存需抑制降解与吸附。过滤后的滤液需立即加浓盐酸(1+1)调pH至<2(抑制微生物对PAHs的降解),装入棕色玻璃瓶密封;若无法在24小时内萃取,需补加0.5%(V/V)甲醇(抑制PAHs在容器壁上的吸附),并置于4℃冰箱避光保存,总保存时间不得超过7天(超过则PAHs损失率会超过10%)。

颗粒态PAHs的保存需单独处理。过滤后的滤膜需放入铝箔袋(避免吸附),密封后置于-20℃冰箱冷冻保存,7天内用索氏提取法(二氯甲烷提取8小时)处理,避免颗粒态PAHs因微生物降解或光解损失。

液液萃取(LLE)的效率优化要点

萃取剂的极性匹配是核心。PAHs按极性可分为低极性(萘、苊)、中等极性(荧蒽、芘)与高极性(苯并[a]芘),二氯甲烷(极性参数3.4)对中等极性PAHs的溶解度最高,正己烷(极性参数0.1)对低极性PAHs更友好,因此实际检测中常用“二氯甲烷-正己烷(1:1)”混合溶剂,兼顾不同极性PAHs的萃取效率。萃取剂需用色谱纯(或重蒸馏后的分析纯),避免试剂中的PAHs污染样品。

萃取次数与体积需计算验证。对于1L水样,传统方案是“100mL萃取剂×3次”——根据分配系数公式(Kd=有机相中PAHs浓度/水相中PAHs浓度),单次萃取的回收率约为(Kd×Vorg/(Kd×Vorg+Vaq))×100%,若Kd=100,则单次回收率约91%,三次萃取总回收率约99%。若水样中PAHs浓度极低(如ng/L级),可将萃取剂体积增加至150mL/次,但需避免溶剂用量过大导致后续浓缩时间过长。

振荡与分层需避免乳化。振荡时将分液漏斗倒置,轻摇10-15分钟(避免剧烈振荡产生乳化层),期间定期放气(释放溶剂挥发压力)。振荡完成后静置30分钟,待两相完全分层:若出现乳化层(白色浑浊),可采用“离心法”(3000rpm×10分钟)或“无水硫酸钠法”(加入5g无水硫酸钠搅拌后过滤)破乳。分液时将下层有机相(二氯甲烷密度大于水)缓慢放入锥形瓶,上层水相保留用于第二次萃取。

无水硫酸钠干燥去除残留水分。合并三次萃取液后,通过装有无水硫酸钠(500℃活化2小时)的漏斗,去除有机相中的水分——无水硫酸钠用量以“萃取液通过后仍呈松散状”为宜(约5-10g/100mL萃取液)。干燥后的萃取液需过滤至旋转蒸发瓶,准备浓缩。

固相萃取(SPE)的关键控制环节

柱选型需结合水样基体。反相C18柱(键合十八烷基硅烷)是清洁水样(如饮用水)的首选,通过疏水作用吸附非极性PAHs;若水样含大量油脂(如餐饮废水),需选用弗罗里硅土柱(极性吸附剂,吸附油脂与中等极性PAHs);若需同时去除极性与非极性杂质,可采用“C18-弗罗里硅土”串联柱(先经C18柱吸附非极性PAHs,再经弗罗里硅土柱去除油脂)。

柱活化与平衡确保吸附效率。C18柱的活化流程:先用5mL甲醇(洗脱柱内有机杂质),再用5mL超纯水(平衡柱床亲水性,避免上样时水样与柱床不兼容);弗罗里硅土柱的活化流程:先用10mL正己烷(洗脱残留有机物),无需平衡(弗罗里硅土是极性吸附剂,正己烷可保持其活性)。活化后的柱床需避免干涸(否则会产生气泡,影响吸附)。

上样流速与柱容量需匹配。上样流速需控制在1-5mL/min——流速过快会导致PAHs未完全扩散至柱床内部即流出,流速过慢会延长处理时间。可通过蠕动泵(精准控制流速)或重力流(适用于小体积水样)实现。柱容量需根据水样体积调整:500mg/6mL的C18柱最大可处理1L水样,若水样体积为2L,需选用1g/6mL的C18柱(柱容量与填料质量成正比),否则会因“柱超载”导致PAHs穿透。

洗脱溶剂需梯度优化。C18柱的洗脱流程:先用5mL正己烷(洗去非极性杂质如油脂),再用10mL二氯甲烷-正己烷(1:1)(洗脱PAHs);弗罗里硅土柱的洗脱流程:先用10mL正己烷(洗去油脂),再用20mL正己烷-二氯甲烷(3:1)(洗脱PAHs)。洗脱液需收集至棕色玻璃瓶,避免PAHs光解。

固相微萃取(SPME)的现场应用要点

纤维涂层的选择需匹配PAHs极性。PDMS(聚二甲基硅氧烷)涂层(非极性)适用于非极性PAHs(如苯并[a]芘),PDMS/DVB(二乙烯基苯)涂层(弱极性)适用于中等极性PAHs(如荧蒽),PA(聚丙烯酸酯)涂层(极性)适用于高极性PAHs(如萘)。实际检测中,PDMS/DVB涂层是水质PAHs的常用选择,可覆盖大部分目标物。

萃取平衡条件需预实验确定。萃取温度:30-60℃(温度升高可加快PAHs向涂层扩散,但过高会降低涂层吸附容量,如PDMS涂层的最高耐受温度为280℃,但萃取温度需控制在60℃以下);搅拌速度:500-1000rpm(通过磁力搅拌促进水相中PAHs的传质,避免“扩散边界层”阻碍吸附);萃取时间:15-60分钟(需通过“萃取时间-回收率”曲线确定平衡时间,如萘的平衡时间约20分钟,苯并[a]芘约40分钟)。

解吸与进样需避免损失。萃取完成后,将纤维头插入气相色谱进样口(温度250-280℃),解吸2-5分钟(确保目标物完全脱附);若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需采用“液相解吸”(用甲醇解吸纤维头30分钟),避免热解吸导致低分子量PAHs(如萘)损失。

纤维头的维护需定期进行。使用后,纤维头需在进样口(280℃)烘烤10分钟(去除残留PAHs),或用甲醇超声清洗10分钟(液相解吸后的纤维头);若纤维头出现裂纹或涂层脱落,需及时更换(涂层损坏会导致吸附效率下降)。

样品净化的吸附剂与洗脱策略

净化的目标是去除腐殖酸、油脂与色素。常用吸附剂包括弗罗里硅土(酸性或中性)、硅胶(极性)与氧化铝(碱性):弗罗里硅土适用于去除油脂与中等极性杂质,硅胶适用于去除极性腐殖酸,氧化铝适用于去除碱性杂质(如胺类)。

吸附剂的活化与失活需精准。弗罗里硅土需在130℃活化4小时(去除水分与残留有机物),冷却后加5%(w/w)的水“失活”(避免吸附过强导致PAHs无法洗脱);硅胶需在105℃活化2小时,加3%(w/w)的水失活;氧化铝需在200℃活化2小时,加5%(w/w)的水失活。活化后的吸附剂需密封保存,避免吸潮。

装柱与洗脱需规范操作。采用“湿法装柱”:将活化后的吸附剂用正己烷浸泡,缓慢倒入柱中(柱床高度5-10cm),避免产生气泡;柱顶加1cm厚的无水硫酸钠(去除洗脱液中的水分)。洗脱策略:弗罗里硅土柱用“正己烷→正己烷-二氯甲烷(3:1)”梯度洗脱,硅胶柱用“正己烷→二氯甲烷”梯度洗脱,氧化铝柱用“正己烷→苯”梯度洗脱——需通过薄层层析(TLC)验证洗脱液组成,确保杂质与PAHs完全分离。

净化后的洗脱液需立即浓缩。洗脱液体积通常为20-30mL,需用旋转蒸发浓缩至5mL(40℃以下),再用氮吹浓缩至1mL(避免低分子量PAHs损失),最后用正己烷定容至1mL,待检测。

浓缩过程的损失控制技巧

旋转蒸发适用于大体积溶剂。将萃取液倒入旋转蒸发瓶(体积不超过瓶容积的1/3),水浴温度设置为40℃(二氯甲烷沸点40℃,避免高温导致PAHs挥发),真空度调整至“溶剂缓慢沸腾”(避免暴沸导致样品溅出);浓缩至5mL左右时停止(剩余溶剂用于氮吹,避免旋转蒸发过度浓缩导致损失)。

氮吹适用于小体积溶液。将旋转蒸发后的溶液转移至氮吹管(体积10mL),置于氮吹仪中,氮气流速调至“液面轻微波动”(避免强气流吹走低分子量PAHs如萘),温度设置为30-40℃;浓缩至1mL时停止(不可完全吹干,否则PAHs会吸附在管壁上导致损失)。

低分子量PAHs的浓缩需特别注意。萘(沸点218℃)、苊(沸点278℃)等低分子量PAHs易在浓缩过程中挥发,因此氮吹时需降低温度(30℃以下),并缩短浓缩时间(如从5mL浓缩至1mL需10分钟以内);若采用旋转蒸发,需在浓缩至5mL时立即转移至氮吹管,避免长时间高温导致损失。

浓缩后的定容需准确。浓缩至1mL的溶液,需用正己烷(色谱纯)定容至1mL(用移液枪添加至刻度线),摇匀后倒入进样瓶(棕色玻璃),密封后置于4℃冰箱保存,24小时内完成检测。

干扰消除的针对性策略

腐殖酸干扰的消除。腐殖酸是水质中最常见的极性干扰物,萃取前需过滤去除悬浮物(腐殖酸主要存在于悬浮物中),萃取时用二氯甲烷(比正己烷更易去除极性腐殖酸),净化时增加硅胶柱(硅胶吸附极性腐殖酸)——若仍有残留,可在浓缩后用“固相萃取小柱”(C18小柱)进一步净化(用甲醇洗脱腐殖酸,正己烷洗脱PAHs)。

油脂干扰的消除。工业废水或生活污水中含大量油脂,液液萃取时可增加“冷冻除油”步骤(将萃取液置于-20℃冰箱,油脂凝固析出后过滤);固相萃取时选用弗罗里硅土柱(吸附油脂);若油脂含量极高,可在萃取前用“正己烷液液萃取”(去除油脂,再用二氯甲烷萃取PAHs)。

无机盐干扰的消除。水质中的无机盐(如氯化钠、硫酸镁)不溶于有机萃取剂,萃取前无需特别处理,但需避免萃取液中含大量水分(可通过无水硫酸钠干燥去除);若水样中含盐量极高(如海水),需增加萃取次数(如4次),避免无机盐影响分配系数导致回收率下降。

空白实验是污染控制的关键。需同时做“溶剂空白”(仅用萃取剂进行前处理)、“试剂空白”(用超纯水代替水样)与“加标空白”(超纯水中加标PAHs),确保试剂、容器与操作过程无PAHs污染——若空白实验中检出PAHs(如萘浓度>1ng/mL),需更换试剂或容器,重新进行前处理。

热门服务

关于微析院所

ABOUT US WEIXI

微析·国内大型研究型检测中心

微析研究所总部位于北京,拥有数家国内检测、检验(监理)、认证、研发中心,1家欧洲(荷兰)检验、检测、认证机构,以及19家国内分支机构。微析研究所拥有35000+平方米检测实验室,超过2000人的技术服务团队。

业务领域覆盖全国,专注为高分子材料、金属、半导体、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提供大型仪器测试(光谱、能谱、质谱、色谱、核磁、元素、离子等测试服务)、性能测试、成分检测等服务;致力于化学材料、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半导体材料、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专业研究,为相关企事业单位提供专业的技术服务。

微析研究所是先进材料科学、环境环保、生物医药研发及CMC药学研究、一般消费品质量服务、化妆品研究服务、工业品服务和工程质量保证服务的全球检验检测认证 (TIC)服务提供者。微析研究所提供超过25万种分析方法的组合,为客户实现产品或组织的安全性、合规性、适用性以及持续性的综合检测评价服务。

十多年的专业技术积累

十多年的专业技术积累

服务众多客户解决技术难题

服务众多客户解决技术难题

每年出具十余万+份技术报告

每年出具十余万+份报告

2500+名专业技术人员

2500+名专业技术人员

微析·国内大型研究型检测中心
首页 领域 范围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