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问题

常见问题

服务热线:

医学检验中脑脊液样本采集有哪些严格要求呢

三方检测机构-岳工 2024-07-08

医学检验相关服务热线: 微析检测业务区域覆盖全国,专注为高分子材料、金属、半导体、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提供大型仪器测试、性能测试、成分检测等服务。 地图服务索引: 服务领域地图 检测项目地图 分析服务地图 体系认证地图 质检服务地图 服务案例地图 新闻资讯地图 地区服务地图 聚合服务地图

本文包含AI生成内容,仅作参考。如需专业数据支持,可联系在线工程师免费咨询。

脑脊液检查是神经系统疾病诊断的核心手段,从脑膜炎、蛛网膜下腔出血到颅内肿瘤,其成分分析直接指向病因。但脑脊液样本采集的每一步都如“精密实验”——操作不规范可能引发感染、脑疝等并发症,或因样本污染、量不足导致诊断偏差。因此,采集必须遵循标准化流程,覆盖患者准备、器械使用、操作规范等全环节,每一步都容不得疏漏。

采集前的患者评估与准备

采集前需先明确“能做”与“不能做”:适应症包括疑似中枢神经系统感染、颅内压异常、脱髓鞘疾病等;禁忌症则是硬红线——颅内压显著增高(如眼底视乳头水肿)、穿刺部位有疖肿或湿疹、凝血功能障碍(血小板<50×10⁹/L)及躁动无法配合的患者,强行穿刺可能诱发脑疝或大出血。

患者准备要“讲明白、摆正确”:需提前告知穿刺过程,比如“会打局部麻醉,有点胀但不疼”,缓解紧张;采集前2小时别吃太饱,防止呕吐;穿刺时必须侧卧位,背部贴紧床面,膝盖蜷到肚子,下巴抵着胸口——这个姿势能把腰椎间隙拉开3-5mm,是穿刺成功的关键。

采集器械的无菌与规格要求

器械必须“无菌到每一根针”:用一次性腰椎穿刺包,里面的穿刺针得是20-22G的斜面针——成人用20G(直径0.9mm),儿童用22G(0.7mm),太粗容易扎破血管,太细脑脊液流得慢;消毒用品得是有效期内的碘伏(比酒精更杀菌),棉球要拧干,避免消毒液流入椎管。

试管得“专管专用”:要3支无菌、无添加剂的试管,每支5ml容量。第一管给生化/免疫(比如蛋白、糖定量),第二管给细菌学(培养、涂片),第三管给细胞学(细胞计数、分类)——顺序不能乱,因为第一管可能带点皮肤细菌,不能给细菌学;第三管要测细胞,得避免第一管的红细胞干扰。

穿刺操作的精准规范

穿刺点要“找对骨头缝”:大多数人选L3-L4间隙——两侧髂嵴(胯骨最高的地方)连条线,和脊柱的交点就是。要是胖人摸不清,就往上找L2-L3或者往下L4-L5。定位后用碘伏消3遍,范围得有15cm,铺洞巾的时候别碰里面的无菌区。

进针要“慢半拍”:打麻醉时要“皮丘-皮下-肌层”分层推药,避免疼;穿刺针顺着穿刺点垂直扎进去,成人扎4-6cm,儿童2-4cm,感觉到“落空感”(像扎破塑料膜)就停——这时候到了蛛网膜下腔,拔针芯会有脑脊液流出来。

测压和采量要“严把控”:测压得用无菌测压管,患者要放松,别憋气,正常成人压力是70-180mmH₂O,儿童40-100mmH₂O——要是压力超过200mmH₂O,赶紧停止采集,怕脑疝。采集量成人最多2ml(其实1ml就够做所有检查),儿童0.5-1ml——多了会让颅内压骤降,患者要头疼好几天。

样本分装与标记的死规矩

分装得“按顺序倒”:第一管接1ml给生化,第二管1ml给细菌,第三管0.5ml给细胞——别嫌麻烦,比如细菌学要无菌,第二管没接触过皮肤,结果更准;细胞学要数细胞,第三管没有第一管的红细胞干扰,计数才对。

标记要“一眼能认”:每管都得写清楚患者姓名、住院号、采集时间、管序(比如“1号管-生化”)。要用防水笔写在试管壁上,别贴个纸条就完——万一湿了,样本就成“无名管”,实验室没法做。

样本转运与保存的时效性

转运要“跑着送”:采集后1小时内必须到实验室——葡萄糖会被细胞分解,比如放2小时,葡萄糖含量能降10%;细胞会溶解,比如淋巴细胞放久了,形态就变了,没法分类。转运时试管要直立,别晃——晃多了细胞会破,影响计数。

保存要“看项目调温度”:细菌学样本得室温(25℃),别放冰箱——冰箱里的低温会杀死脑膜炎奈瑟菌;细胞学样本要放4℃冰箱(像保鲜层),防止细胞溶解;生化样本可以4℃冷藏,但别冻——冻了蛋白会变性,结果就错了。

特殊情况的应急处理

出血了要“赶紧停”:要是脑脊液变红,说明扎到血管了,立刻拔针,压5分钟;要是出血多,就给患者测血压、查血常规,必要时做头颅CT——怕有硬膜下血肿。

患者难受要“躺平救”:要是操作中患者喊“头疼得厉害”“恶心”,赶紧让他去枕平卧,别抬头——这是低颅压的表现,躺6小时就能缓解;要是出现呼吸困难、瞳孔变大,立刻推20%甘露醇(降低颅内压),然后送神经外科——可能是脑疝,得抢时间。

热门服务

关于微析院所

ABOUT US WEIXI

微析·国内大型研究型检测中心

微析研究所总部位于北京,拥有数家国内检测、检验(监理)、认证、研发中心,1家欧洲(荷兰)检验、检测、认证机构,以及19家国内分支机构。微析研究所拥有35000+平方米检测实验室,超过2000人的技术服务团队。

业务领域覆盖全国,专注为高分子材料、金属、半导体、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提供大型仪器测试(光谱、能谱、质谱、色谱、核磁、元素、离子等测试服务)、性能测试、成分检测等服务;致力于化学材料、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半导体材料、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专业研究,为相关企事业单位提供专业的技术服务。

微析研究所是先进材料科学、环境环保、生物医药研发及CMC药学研究、一般消费品质量服务、化妆品研究服务、工业品服务和工程质量保证服务的全球检验检测认证 (TIC)服务提供者。微析研究所提供超过25万种分析方法的组合,为客户实现产品或组织的安全性、合规性、适用性以及持续性的综合检测评价服务。

十多年的专业技术积累

十多年的专业技术积累

服务众多客户解决技术难题

服务众多客户解决技术难题

每年出具十余万+份技术报告

每年出具十余万+份报告

2500+名专业技术人员

2500+名专业技术人员

微析·国内大型研究型检测中心
首页 领域 范围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