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热像检测在变电站设备内部缺陷识别中的应用案例
红外热像检测相关服务热线: 微析检测业务区域覆盖全国,专注为高分子材料、金属、半导体、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提供大型仪器测试、性能测试、成分检测等服务。 地图服务索引: 服务领域地图 检测项目地图 分析服务地图 体系认证地图 质检服务地图 服务案例地图 新闻资讯地图 地区服务地图 聚合服务地图
本文包含AI生成内容,仅作参考。如需专业数据支持,可联系在线工程师免费咨询。
红外热像检测是基于物体红外辐射与温度的对应关系,通过热像仪捕捉设备表面温度分布的非接触检测技术。在变电站中,设备内部缺陷(如绝缘老化、接触不良、绕组变形等)往往伴随局部温升,红外热像能快速定位这些“温度异常点”,为设备状态评估提供直观依据。本文结合多个实际案例,说明红外热像在变压器、断路器、电缆终端等核心设备内部缺陷识别中的应用,展现其提前排查隐患的作用。
变压器绕组匝间短路的红外热像识别案例
某110kV变电站主变压器日常巡检时,运维人员发现低压侧A相绕组对应油箱表面温度异常:环境温度28℃、负荷率70%下,该区域温度达68℃,而B、C相仅53℃,温差15℃,热像图呈现“局部圆形热点”——中心温度最高,向周边递减。
运维人员调整热像仪发射率至0.85(匹配油箱材质),多次扫描排除外界干扰(如阳光直射、灰尘)。结合变压器结构,绕组匝间短路会增大电阻、增加损耗,导致对应油箱表面升温,热像“热点”与短路位置一致。
停电解体后,确认低压侧A相绕组有3匝导线绝缘破损短路。更换绕组、重新注油投运后,各相绕组温度稳定在55℃左右,异常消除。
断路器触头烧蚀的红外热像检测与诊断
某220kV变电站1号断路器夏季负荷高峰(负荷率85%)时,热像检测显示触头区域温度达92℃,超规程70℃预警值,高温区呈“不规则片状”——边缘模糊、中心温度集中。
运维人员扫描接线端子、操动机构,仅触头区域异常,排除端子松动可能。触头烧蚀会增大接触电阻,电流通过时焦耳热增加,“不规则高温区”是烧蚀典型表现。
停电检修发现动触头表面有1.2mm深烧蚀坑,镀层脱落。更换触头后,温度降至65℃,符合要求,后续运行无异常。
电缆终端绝缘老化的红外热像定位实践
某10kV变电站A相电缆终端红外巡检时温度达85℃,B、C相仅60℃,温差25℃。热像图呈现“径向温度梯度”——从终端头中心向瓷套边缘递减,中心温度最高。
扫描绝缘套管、接线端子,排除端子松动。电缆终端绝缘老化会降低电阻、增加泄漏电流,介质损耗热增大,“径向梯度”是老化典型特征——绝缘老化从内部开始,热量从中心扩散。
更换A相终端后,温度降至62℃。解体旧终端,内部绝缘套开裂碳化,验证诊断结果。
避雷器内部阀片劣化的红外热像识别过程
某35kV变电站避雷器春季试验时,热像显示中节阀片对应本体温度75℃,上、下节仅50℃,温差25℃,高温区呈“节段性”——仅中节温度高、边界清晰。
测量泄漏电流,中节达1.8mA(超规程1mA限值)。避雷器阀片劣化会降低电阻、增加泄漏电流,损耗热增多,“节段性热点”对应劣化阀片位置。
停电解体发现中节2片阀片击穿碳化。更换阀片后,温度降至52℃,泄漏电流0.6mA,符合要求。
热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