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空间氡浓度检测的连续监测仪器使用方法说明
氡浓度检测相关服务热线: 微析检测业务区域覆盖全国,专注为高分子材料、金属、半导体、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提供大型仪器测试、性能测试、成分检测等服务。 地图服务索引: 服务领域地图 检测项目地图 分析服务地图 体系认证地图 质检服务地图 服务案例地图 新闻资讯地图 地区服务地图 聚合服务地图
本文包含AI生成内容,仅作参考。如需专业数据支持,可联系在线工程师免费咨询。
地下空间(如地铁、停车场、人防工程、地下室)因通风受限、土壤氡渗透等特性,易积聚高浓度氡——这种无色无味的放射性气体可通过呼吸进入人体,长期暴露会增加肺癌风险。连续监测氡浓度是及时预警隐患、保障人员安全的核心手段,而正确使用连续监测仪器则是获取准确数据的关键。本文结合地下空间环境特点,从仪器选型、安装调试到日常维护,系统说明连续测氡仪器的使用方法,聚焦实操性与合规性,助力用户规范操作。
地下空间连续测氡仪器的选型要点
选型需优先匹配环境特性:地下空间湿度高(常≥80%)、通风差,应选抗湿性强的传感器(如半导体或静电收集式,而非闪烁体——闪烁体易受湿度影响);若需长期远程监测,需选支持4G/ WiFi传输的型号(确保数据实时上传);量程需覆盖0-5000Bq/m³(地下空间浓度可能因土壤渗透达到数千Bq/m³),分辨率≤1Bq/m³(捕捉细微变化)。
功能适配性不可忽视:需选带“温度补偿”的仪器(地下温度波动小但长期稳定,补偿功能可避免温度影响读数);带“数据存储”(至少3个月)的型号(避免网络中断导致数据丢失);若用于公共区域(如地铁),需选带“报警功能”的仪器(触发阈值时闪灯+蜂鸣)。
合规性是基础:需选通过“计量认证(CMA)”的仪器,且附带校准证书——地下空间监测数据需用于合规性评价,未校准的仪器数据无效。
仪器使用前的前期准备工作
现场勘查要细致:记录地下空间的结构(如是否有土壤接触层、裂缝)、通风系统(排风口位置、通风频率)、电源位置(距离安装点≤5米)——通风口会导致浓度波动,裂缝是氡渗透通道,电源太远需延长线(需用防水延长线)。
校准与配件检查:使用前确认仪器在校准有效期内(≤1年),并检查“零点漂移”——开机后在清洁空气中放置30分钟,读数应≤10Bq/m³;准备三脚架(无墙面固定时用)、防雨罩(露天入口安装)、干燥剂(防潮)、USB线(数据导出)。
电源与网络测试:提前连接电源,测试插座电压(220V±10%);若用4G传输,需测试地下空间的信号强度(≥2格)——信号弱会导致数据延迟。
仪器的安装与调试流程
安装位置避“三源”:避开通风口(≤2米内不安装)、热源(如配电箱)、潮湿区(如积水地面),安装高度1.2-1.5米(与人呼吸带一致)——通风口会稀释氡气,热源影响传感器温度补偿,潮湿腐蚀元件。
固定方式要牢固:三脚架需加重物(如沙袋)固定(避免倾倒);壁挂用膨胀螺丝(墙面承重≥5kg)——仪器晃动会导致传感器位移,读数波动。
开机调试步骤:连接电源→长按开机→自检(1-2分钟)→查看状态(传感器“正常”、网络“已连接”、电池“≥80%”)→静置30分钟(观察读数稳定,波动≤5%)。
监测参数的设置方法
测量周期按需求:短期监测(如施工期)选1分钟/次,长期监测(如停车场)选1小时/次——周期越短,数据量越大,需确保存储空间充足(1小时/次,1年约50MB)。
报警阈值合规:参考GB50325-2020,Ⅰ类建筑(住宅)设200Bq/m³,Ⅱ类(办公楼)设400Bq/m³——阈值过高无法预警,过低会误报。
时间与传输设置:开启“时间同步”(与北京时间一致,确保数据时序准确);选“实时传输+离线存储”模式(网络断时存本地,恢复后自动上传)。
仪器运行中的日常维护
清洁防堵塞:每周用干布擦外壳,每月用压缩空气吹进气口(去除灰尘——灰尘堵孔会导致读数偏低);不可用湿布,避免传感器受潮。
湿度控制:每周检查干燥剂(变色则换),湿度≥90%时加小型除湿机(50W,不影响温度)——传感器受潮会基线漂移,读数偏高。
数据备份:每周导出数据(USB/网络),保存为Excel格式(命名“仪器号+日期”),核对完整性(如1小时/次,一天24条)。
常见异常情况的处理步骤
读数骤升:先开通风→用便携式仪器复测→若便携式读数高,排查氡源(土壤裂缝、地下水);若便携式正常,清理仪器进气口(灰尘堵孔)。
读数为零:检查电源(是否断电)→检查传感器(错误代码E01需更换)→检查数据传输(网络是否断开)。
报警触发:通风→复测→若浓度仍高,联系环保部门检测(排查氡源泄漏)。
仪器的校准与校验要求
年度校准:送CMA资质机构,校准项目包括示值误差(≤10%)、重复性(≤5%)、稳定性(≤8%/年)——校准后保存证书,备查。
季度校验:用标准氡源(如1000Bq/m³)现场测试,读数误差≤15%为合格——误差大需送修。
日常自校:每周做零点自校(清洁空气静置30分钟,读数≤10Bq/m³)——自校失败需检查传感器。
使用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电源安全:用接地插座(避免触电),不可用拖线板(负载过大易跳闸);潮湿环境用防水插座(IP65)。
仪器防护:不可私自拆壳(内部有放射性传感器,拆后失效);避免碰撞(传感器位移会导致读数不准)。
人员安全:进入地下空间前通风15分钟,测氧气浓度(≥19.5%);操作时戴手套(避免接触传感器),操作后洗手。
热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