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行业资讯

服务热线:

热学计量校准依据国家标准进行的流程与技术要点

三方检测机构-李工 2023-02-13

热学计量校准相关服务热线: 微析检测业务区域覆盖全国,专注为高分子材料、金属、半导体、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提供大型仪器测试、性能测试、成分检测等服务。 地图服务索引: 服务领域地图 检测项目地图 分析服务地图 体系认证地图 质检服务地图 服务案例地图 新闻资讯地图 地区服务地图 聚合服务地图

本文包含AI生成内容,仅作参考。如需专业数据支持,可联系在线工程师免费咨询。

热学计量校准是保障温度、热量、热流等热学参数准确可靠的核心手段,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科研试验、能源管理等领域。国家标准作为热学计量校准的“技术标尺”,明确了校准的原理、步骤、精度要求及量值传递规则,是确保校准结果具有一致性、溯源性的基础。本文结合GB/T系列热学计量标准,详细梳理校准流程中的关键环节与技术要点,为校准实践提供可操作的参考。

热学计量校准的前置准备:标准依据与设备核查

开展热学计量校准前,首要任务是明确适用的国家标准。例如,校准工业铂电阻温度计需参考GB/T 2903-2008《工业铂电阻温度计》,校准热电偶需用GB/T 16839.2-2018《热电偶第2部分:允差》,必须确认标准为最新版本,避免使用过期规范。

接下来是设备核查:标准器(如标准铂电阻、标准热电偶)需具备有效溯源证书,确保量值可追溯至国家热学基准(如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的温度基准)。同时检查标准器状态——铂电阻感温元件是否破损、热电偶热电极是否氧化,若有问题需提前更换。

环境条件也需提前确认:校准低温温度计(如液氮温度区)时,实验室温度需控制在20±2℃,湿度≤60%;校准高温设备(如温度控制炉)时,需避免实验室气流扰动影响炉内温度均匀性。辅助设备(如冰浴槽、搅拌器)需提前调试至稳定状态,确保0℃参考点或温度均匀区符合标准要求。

校准对象的特性分析:匹配国家标准的技术要求

不同热学器具的特性差异大,需结合标准要求逐一分析。例如,校准红外温度计需参考GB/T 19870-2005《工业用红外温度计》,首先确认被校对象的量程(如-50℃~1000℃)是否在标准覆盖范围内,再核对精度等级——1级红外温度计的允差为±1℃(0℃~500℃),需确保被校对象的精度与标准一致。

对于热电偶,需分析其热电极材质:K型热电偶(镍铬-镍硅)适用于0℃~1300℃,需符合GB/T 16839.2对高温下材质稳定性的要求;若用于腐蚀环境,还需确认热电极是否有抗腐蚀涂层,避免材质变化导致误差。

热量计(如氧弹热量计)的分析重点是热容量范围——若热容量为10000~15000J/℃,需匹配GB/T 213-2008《煤的发热量测定方法》中“热容量校准需用标准苯甲酸”的要求,确保被校对象的参数与标准适用条件一致。

标准器的选择与溯源:确保量值传递的一致性

标准器是校准的“基准工具”,选择需遵循“不确定度更小”原则。例如,校准B级工业铂电阻(允差±(0.3+0.005|t|)℃)时,需选用一等标准铂电阻(不确定度≤0.1℃),其不确定度需小于被校对象允差的1/3,符合JJF 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的要求。

标准器的溯源性是核心:标准铂电阻需通过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的校准,获得溯源证书,证明其值可追溯至国家温度基准;标准热电偶需溯源至国家热电偶工作基准,确保量值传递的一致性。

此外,标准器的使用范围需匹配被校对象:校准低温热电偶(如T型,铜-康铜,-200℃~350℃)时,不能用高温标准热电偶(如S型,铂铑10-铂,0℃~1600℃),否则会因标准器在低温区的精度不足导致误差。

校准过程的操作控制:遵循国家标准的步骤规范

校准操作需严格按标准步骤执行。以工业铂电阻校准(GB/T 2903-2008)为例:首先预处理——将铂电阻放入100℃炉中保温30分钟,消除热应力;然后0℃校准——将感温元件插入冰浴槽(冰-水混合物),等待10分钟待温度稳定,记录电阻值R0;接着高温点校准——将铂电阻插入温度控制炉的均匀区(温度梯度≤0.5℃),设置100℃、200℃、500℃等点,每个点保温20分钟,记录电阻值Rt。

操作细节需注意:铂电阻的插入深度需大于感温元件长度的3倍,避免炉壁温度影响;热电偶校准时,热端需位于炉中心的均匀区,冷端必须放入冰浴槽(0℃),避免冷端温度波动导致误差——若冷端温度为25℃,需用补偿导线或冷端补偿器修正至0℃。

红外温度计校准的关键是控制“距离系数”:标准要求红外温度计的距离系数(D:S,即测量距离与目标直径的比值)需与校准装置匹配,例如D:S=10:1时,测量距离为100mm,目标直径需≥10mm,否则会因目标过小导致测量值偏低。

数据处理与记录:符合国家标准的溯源要求

数据处理需按标准公式计算。工业铂电阻的电阻-温度关系用Callendar-Van Dusen方程:t>0℃时,Rt=R0(1+At+Bt²);t≤0℃时,Rt=R0[1+At+Bt²+C(t-100)t³]。根据校准得到的R0和各点Rt,计算分度常数A、B、C,再用这些常数计算被校铂电阻在各点的示值误差——如100℃时,被校示值100.5℃,标准温度100.0℃,误差为+0.5℃。

热量计的热容量计算按GB/T 213-2008:C=(Qb×m+q1+q2)/Δt,其中Qb是标准苯甲酸的热值(约26450J/g),m是苯甲酸质量,q1是点火丝热量(如镍铬丝为1400J/g),q2是添加物热量,Δt是温度升高值。计算时需注意单位一致——Qb用J/g,m用g,Δt用℃,C的单位为J/℃。

记录需完整:包括被校对象信息(型号、编号、厂家)、标准器信息(编号、溯源证号、不确定度)、环境条件(温湿度)、校准日期、人员、原始数据(如各点的Rt、Δt)、计算过程、结果。记录需纸质或电子存档3~5年,便于后续溯源核查。

校准结果的判定:依据国家标准的合格准则

结果判定需严格按标准允差。例如,B级工业铂电阻在100℃时的允差是0.3+0.005×100=0.8℃,若被校铂电阻的示值误差为+0.5℃,小于允差,判定合格;若误差为+0.9℃,则不合格。

判定时需考虑不确定度:例如,标准器不确定度0.1℃,测量重复性0.05℃,扩展不确定度U=2×√(0.1²+0.05²)=0.22℃(k=2,置信水平95%)。若被校对象的允差为0.8℃,U需小于允差的1/3(约0.27℃),此时0.22℃符合要求,判定结果有效。

红外温度计的判定:1级红外温度计在500℃时的允差是±1℃,若校准结果误差为+0.8℃,不确定度0.3℃,则判定合格;若误差为+1.2℃,即使不确定度0.3℃,也需判定不合格。

特殊热学参数的校准要点:针对复杂对象的标准应用

热流计校准(GB/T 10294-2008)的要点是“稳定热流”:用防护热板装置产生恒定热流,标准热流计(已知热流密度)与被校热流计同时测量,控制热流波动≤1%,且热流计感温元件需与热源表面紧密接触,避免接触热阻导致误差。

露点仪校准(GB/T 11605-2005)需用标准湿度发生器:双压法湿度发生器产生已知露点温度的空气(如-40℃~60℃),将被校露点仪放入该环境,测量示值误差。标准发生器的不确定度需小于被校仪器允差的1/3——若被校露点仪允差±1℃,发生器不确定度需≤0.3℃。

低温热导率仪校准(GB/T 17106-1997)需用标准绝热材料:如已知热导率的聚苯乙烯泡沫塑料(-196℃时热导率约0.03W/(m·K)),在液氮环境下测量被校仪器的示值,与标准值比较。操作时需保持低温环境稳定,避免温度波动超过0.5℃,否则会因热阻变化导致误差。

热门服务

关于微析院所

ABOUT US WEIXI

微析·国内大型研究型检测中心

微析研究所总部位于北京,拥有数家国内检测、检验(监理)、认证、研发中心,1家欧洲(荷兰)检验、检测、认证机构,以及19家国内分支机构。微析研究所拥有35000+平方米检测实验室,超过2000人的技术服务团队。

业务领域覆盖全国,专注为高分子材料、金属、半导体、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提供大型仪器测试(光谱、能谱、质谱、色谱、核磁、元素、离子等测试服务)、性能测试、成分检测等服务;致力于化学材料、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半导体材料、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专业研究,为相关企事业单位提供专业的技术服务。

微析研究所是先进材料科学、环境环保、生物医药研发及CMC药学研究、一般消费品质量服务、化妆品研究服务、工业品服务和工程质量保证服务的全球检验检测认证 (TIC)服务提供者。微析研究所提供超过25万种分析方法的组合,为客户实现产品或组织的安全性、合规性、适用性以及持续性的综合检测评价服务。

十多年的专业技术积累

十多年的专业技术积累

服务众多客户解决技术难题

服务众多客户解决技术难题

每年出具十余万+份技术报告

每年出具十余万+份报告

2500+名专业技术人员

2500+名专业技术人员

微析·国内大型研究型检测中心
首页 领域 范围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