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行业资讯

服务热线:

建筑材料耐火检测关键项目及技术指标说明

三方检测机构-王工 2017-08-11

耐火检测相关服务热线: 微析检测业务区域覆盖全国,专注为高分子材料、金属、半导体、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提供大型仪器测试、性能测试、成分检测等服务。 地图服务索引: 服务领域地图 检测项目地图 分析服务地图 体系认证地图 质检服务地图 服务案例地图 新闻资讯地图 地区服务地图 聚合服务地图

本文包含AI生成内容,仅作参考。如需专业数据支持,可联系在线工程师免费咨询。

建筑材料的耐火性能是建筑消防安全的核心保障,其检测结果直接影响建筑防火设计、材料选型及火灾风险评估。然而,耐火检测并非单一指标的测试,而是涵盖燃烧性能、耐火极限、产烟特性等多维度的系统评估。本文将聚焦建筑材料耐火检测的关键项目,详细解析各项目的技术指标及实际意义,帮助读者理解检测背后的逻辑与要求。

燃烧性能分级检测:从氧指数到烟密度的层层筛选

燃烧性能分级是建筑材料耐火检测的基础,现行依据为GB 8624-2012《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该标准将材料分为A(不燃)、B1(难燃)、B2(可燃)、B3(易燃)四个等级,每个等级对应明确的测试指标,核心是判断材料“是否容易燃烧”“燃烧时是否蔓延”“产烟量多少”。

氧指数(OI)是判断燃烧难易的关键参数指材料在氮气和氧气混合气体中维持燃烧所需的最低氧气浓度。A级材料要求氧指数≥30%(如岩棉、陶瓷),B1级≥26%(如阻燃胶合板),B2级≥22%(如普通木材),B3级无限制(如泡沫塑料)。氧指数越高,材料越难燃烧,这也是工程中选择防火材料的首要参考。

垂直燃烧测试用于评估火焰蔓延能力。以B1级材料为例,要求试件垂直燃烧时,火焰高度≤150mm,且火焰熄灭时间≤30秒,无熔融滴落物引燃下方可燃物这能有效防止火焰沿墙面、吊顶快速蔓延。烟密度等级(SDR)则衡量产烟量,通过光通量衰减计算:B1级要求SDR≤75,B2级≤90,避免烟雾在短时间内积聚影响疏散。

实际应用中,燃烧性能分级直接决定材料的使用场景:A级用于防火墙、楼梯间等核心部位;B1级用于走廊墙面、公共区域吊顶;B2级用于普通房间装饰;B3级严禁在建筑内使用这是从源头控制火灾风险的关键。

耐火极限:构件防火的“时间底线”

耐火极限是建筑构件在标准火灾条件下,保持“承载能力、完整性、隔热性”的最长时间(单位:小时),是衡量构件防火能力的核心指标。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共同构成了构件的“防火防线”。

承载能力是基础构件需在火灾中保持结构稳定,例如承重墙若坍塌,将导致建筑整体破坏,因此其耐火极限要求最高(一类建筑承重墙≥3.00h)。完整性要求构件无贯穿性裂缝或孔洞,防止火焰、烟雾窜入相邻区域;比如防火墙若出现裂缝,火灾将快速蔓延至其他楼层。

隔热性关注背火面温度根据GB/T 9978-2008,背火面平均温度不应超过初始温度140℃,单点最高不应超过180℃。这是为了保护背火面的人员和设备:若背火面温度过高,即使构件未坍塌,也会导致相邻区域的可燃物被引燃,或人员因高温无法靠近。

耐火极限的检测需模拟实际构造例如,墙面的耐火极限不仅取决于墙体材料,还与抹灰层、构造做法有关。裸钢柱的耐火极限仅15分钟,通过涂刷厚型防火涂料,可提升至2.00h,满足高层钢结构建筑的要求。

产烟特性:比火焰更致命的“隐形杀手”

火灾中,约80%的死亡源于烟雾窒息或中毒,因此产烟特性是耐火检测中最易被忽视却最关键的项目,核心指标是“烟密度”和“产烟速度”。

烟密度等级(SDR)通过GB/T 8627测试:将材料置于烟密度仪中燃烧,通过光通量衰减计算(SDR=100-光通量保持率×100)。B1级材料要求SDR≤75,意味着燃烧时烟量较少,能为人员疏散保留足够的可见度。例如,矿棉板的SDR约50,而PVC吊顶可达85,因此前者更适合用于医院、学校等人员密集场所。

烟生成速率(SPR)反映产烟快慢,通过锥形量热仪测试SPR越高,烟雾生成越快,越容易在短时间内充满空间。例如,普通胶合板的SPR约50m²/s,而阻燃胶合板仅10m²/s,后者能为疏散争取更多时间。

需注意的是,产烟特性需与燃烧性能结合:即使某材料达到B1级燃烧性能,若SDR超过75,仍不能用于疏散通道因为这些区域的烟雾积聚将直接阻断逃生路线。

热释放速率:火灾蔓延的“速度计”

热释放速率(HRR)是材料燃烧时单位时间释放的热量(单位:kW),直接反映火灾的强度和蔓延速度,是评估材料火灾危险性的“黄金指标”。

热释放速率通过锥形量热仪(ISO 5660-1)测试:将材料置于锥形加热器下,模拟不同火灾阶段的辐射强度(如25kW/m²对应初期火灾,50kW/m²对应发展期火灾),通过氧气消耗法计算热量释放。核心指标是“热释放速率峰值(HRRpeak)”HRRpeak越低,火灾蔓延越慢。

例如,阻燃聚乙烯的HRRpeak约150kW,而普通聚乙烯可达500kW前者燃烧时释放的热量少,能有效控制火灾范围。总热释放量(THR)则反映火灾的总能量:岩棉板的THR仅5MJ,而聚苯板达50MJ,因此岩棉板更适合用于建筑保温。

在工程中,热释放速率是选择装修材料的重要依据:人员密集场所(如商场、影院)应优先选择HRRpeak≤200kW的材料,以降低火灾扩大的风险。

火焰传播特性:不同材料的“防火定制测试”

火焰传播特性是材料燃烧时火焰沿表面蔓延的能力,不同类型材料需采用不同测试方法,以模拟实际火灾场景。

铺地材料用GB/T 5464测试:将材料铺在水平架上,用酒精喷灯点燃一端,测量火焰前沿推进速度若≤100mm/min,判定为“不蔓延”,符合B1级要求。例如,陶瓷地砖的推进速度为0,是理想的铺地材料;PVC地板约50mm/min,需达到B1级才能使用。

墙面及吊顶材料用GB/T 8626测试:垂直固定材料,用小火焰点燃下端,测量火焰高度和熄灭时间B1级要求火焰高度≤150mm,熄灭时间≤30秒;B2级≤250mm,≤60秒。柔性材料(如窗帘、地毯)需测试“垂直火焰蔓延”:悬挂材料点燃下端,若火焰蔓延至顶部的时间超过120秒,符合B1级要求。

这些测试的核心是防止火焰沿材料表面快速蔓延例如,窗帘若火焰蔓延过快,可能从窗户引燃墙面,导致火灾从局部扩大为全面火灾,因此必须严格控制。

毒性气体释放:不可忽视的“隐形威胁”

建筑材料燃烧时释放的有毒气体是火灾中的“隐形杀手”,其中CO、HCN、SO₂最致命CO阻碍氧气运输,HCN抑制细胞呼吸,SO₂刺激呼吸道,均能在短时间内导致人员伤亡。

毒性气体检测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或气相色谱法:实时监测燃烧烟气中的气体浓度。关键指标是“峰值浓度”和“累积释放量”例如,CO峰值浓度不应超过1000ppm(暴露10分钟昏迷),HCN不应超过50ppm(暴露5分钟致死)。

不同材料释放的有毒气体差异大:木材燃烧主要释放CO和醛类;PVC释放HCl和CO;聚氨酯泡沫释放HCN和CO。因此,人员密集场所应优先选择“低毒材料”,如石膏板、矿棉板它们燃烧时释放的有毒气体少,能降低人员中毒风险。

需强调的是,毒性气体检测需结合燃烧场景:封闭空间内气体浓度会快速积聚,即使材料的峰值浓度符合要求,若累积释放量过高,仍可能导致长时间暴露下的伤亡,因此需综合评估。

热门服务

关于微析院所

ABOUT US WEIXI

微析·国内大型研究型检测中心

微析研究所总部位于北京,拥有数家国内检测、检验(监理)、认证、研发中心,1家欧洲(荷兰)检验、检测、认证机构,以及19家国内分支机构。微析研究所拥有35000+平方米检测实验室,超过2000人的技术服务团队。

业务领域覆盖全国,专注为高分子材料、金属、半导体、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提供大型仪器测试(光谱、能谱、质谱、色谱、核磁、元素、离子等测试服务)、性能测试、成分检测等服务;致力于化学材料、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半导体材料、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专业研究,为相关企事业单位提供专业的技术服务。

微析研究所是先进材料科学、环境环保、生物医药研发及CMC药学研究、一般消费品质量服务、化妆品研究服务、工业品服务和工程质量保证服务的全球检验检测认证 (TIC)服务提供者。微析研究所提供超过25万种分析方法的组合,为客户实现产品或组织的安全性、合规性、适用性以及持续性的综合检测评价服务。

十多年的专业技术积累

十多年的专业技术积累

服务众多客户解决技术难题

服务众多客户解决技术难题

每年出具十余万+份技术报告

每年出具十余万+份报告

2500+名专业技术人员

2500+名专业技术人员

微析·国内大型研究型检测中心
首页 领域 范围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