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内部审核报告内容符合CNAS认证资质要求
[ CNAS认证资质 ]相关服务热线: 微析检测业务区域覆盖全国,专注为高分子材料、金属、半导体、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提供大型仪器测试、性能测试、成分检测等服务。
本文包含AI生成内容,仅作参考。如需专业数据支持,可联系在线工程师免费咨询。
实验室内部审核报告是CNAS(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认可体系中验证管理体系符合性与有效性的核心文件,其内容合规性直接影响认可资质的维持。本文结合CNAS-CL01:2018等准则要求,系统梳理审核报告需涵盖的核心内容及合规要点,助力实验室满足认证要求。
审核目的与范围的明确性要求
CNAS要求审核目的需具体指向体系评价与改进,例如“评价实验室管理体系对CNAS-CL01:2018及内部文件的符合性,识别运行改进机会”。范围需覆盖所有相关场所(如总部实验室、分支检测点)、检测/校准活动(如食品检测、仪器校准)及职能部门(质量部、技术部),若有排除项需说明理由(如“未审核尚未启用的新实验室,因未开展检测活动”),确保范围无歧义。
审核依据的规范性要求
审核依据需包含三类文件:
一、CNAS认可准则(如CNAS-CL01:2018《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CNAS-CL01-A002《化学检测领域补充要求》),需标注现行有效版本。
二、实验室自身质量体系文件(质量手册、程序文件),需与准则保持一致。
三、适用法律法规(如《计量法实施细则》)及客户特定要求(如某药企对报告格式的要求)。依据需准确对应审核内容,避免遗漏关键条款。
审核实施过程的可追溯性要求
需记录审核组信息:组长需具备内审员资格,成员需覆盖技术(检测、校准)和管理(质量、行政)领域,避免单一背景导致偏差。审核计划执行情况需说明:是否按原计划完成所有条款(如CNAS-CL01:2018第4至7章)的审核,若有调整(如因设备故障推迟某实验室审核)需注明理由。审核方法需具体:文件审查需列出查阅的文件及条款(如质量手册第5.4条“质量目标”);现场观察需记录场景(如“观察液相色谱仪维护记录,发现2023年10月10日的记录未签字”);人员访谈需注明对象及问题(如“问检测员:‘如何处理超差结果?’答:‘按程序执行,但未做过模拟演练’”);记录抽查需说明样本量(如抽查15份检测报告,覆盖5个项目)及抽样方式(随机抽取近3个月记录)。这些信息需确保审核过程可复现,证明全面性。
不符合项的准确性与完整性要求
不符合项描述需客观具体,避免主观判断。例如正确表述:“2023年10月12日,微生物实验室检测员赵六做菌落总数检测时,未按SOP-021要求对培养基进行适用性检查,导致该批次结果可靠性无法确认”;错误表述:“检测员操作不规范”。判定依据需对应审核依据的具体条款,如“违反CNAS-CL01:2018第7.5.2条‘检测方法的确认’”。严重程度需区分:严重不符合指系统性失效(如多个项目未做方法验证),一般不符合指孤立问题(如某记录缺少签名)。所有不符合项需全部列出,不得隐瞒。
审核结果分析的客观性要求
结果分析需结合证据说明体系的符合性与有效性。例如:“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覆盖CNAS-CL01:2018所有条款,符合‘文件符合性’;抽查近6个月质量目标,客户满意度95%、超差率0.5%,说明体系运行有效”。对于不符合项的影响需量化:“某项目未做方法验证,涉及12份已出具报告,需追溯结果准确性”,避免笼统表述“影响检测质量”。
整改要求与跟踪的可操作性要求
每个不符合项需明确“5W1H”:Who(责任部门/人,如“技术部张经理”)、What(整改措施,如“修订SOP-021,增加培养基适用性检查记录栏;对检测员专项培训考核”)、When(整改期限,如一般不符合15天内完成)、Where(整改地点,如“微生物实验室”)、Why(整改原因,如“解决培养基检查缺失问题”)、How(验证方法,如“质量负责人复查修订后的文件,技术负责人现场观察操作并抽查3份新记录”)。整改要求需可落地,避免空泛措施。
审核结论的严谨性要求
审核结论需明确回答两个核心问题:
一、体系是否符合CNAS准则。
二、是否推荐维持认可资质。例如:“实验室体系符合CNAS-CL01:2018及补充要求,运行有效,所有严重不符合项已整改,推荐维持认可资质”;若有未整改的严重不符合项,结论需注明:“体系存在严重不符合项(如3个项目未做方法验证),需完成整改并通过验证后再评估”。结论需严谨,避免模糊表述,确保CNAS清晰判断符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