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AS认证资质撤销后重新申请的流程和条件是什么
[ CNAS认证资质 ]相关服务热线: 微析检测业务区域覆盖全国,专注为高分子材料、金属、半导体、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提供大型仪器测试、性能测试、成分检测等服务。
本文包含AI生成内容,仅作参考。如需专业数据支持,可联系在线工程师免费咨询。
CNAS(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认证是检测/校准机构技术能力与管理水平的核心证明,一旦资质被撤销,机构将失去开展第三方检测、参与政府项目或国际合作的资格。因此,了解撤销后重新申请的流程与条件,是机构恢复公信力、重建业务的关键。本文将围绕CNAS认证撤销后的重新申请要求,拆解具体流程与核心条件,为机构提供实操指引。
CNAS认证资质撤销的常见原因
CNAS认证撤销并非偶然,常见原因包括三类:
一、违规操作,如出具虚假检测报告、未经授权扩大检测范围、人员资质造假或设备未按要求校准。
二、体系失效,如质量管理体系未有效运行(内部审核/管理评审流于形式)、关键流程(如样品管理、结果报告)出现系统性问题。
三、主动申请,部分机构因业务调整、设备淘汰等原因,主动向CNAS申请撤销资质。不同撤销原因会影响后续重新申请的条件与流程,需先明确撤销根源。
重新申请的前提条件
重新申请前,机构需满足三个核心前提:一、整改完成——针对撤销原因制定具体整改措施并验证有效性。例如,因虚假报告被撤销的机构,需修订《报告编制与审核程序》,加强报告三级审核(检测人员、审核员、授权签字人),并提供至少3个月的新报告样本证明整改效果;因体系失效被撤销的机构,需重新梳理质量管理体系,确保内部审核覆盖所有关键流程,管理评审解决了体系运行中的问题。
其次是等待期要求——若撤销原因是严重违规(如出具虚假报告、篡改数据),CNAS通常要求机构等待6个月至1年的“冷却期”,确认机构已彻底纠正违规行为;若为体系失效或主动撤销,等待期一般为3个月(需待体系重新运行稳定)。
最后是责任追溯——机构需对撤销事件的责任人进行处理,如调离关键岗位、组织专项培训并考核合格,同时保留处理记录(如《人员调岗通知》《培训考核表》),证明已解决“人”的问题。
重新申请前的预评估准备
预评估是重新申请的关键环节,目的是确认机构已具备申请条件。机构可通过两种方式开展:
一、自我评估——对照CNAS核心准则(如《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CNAS-CL01:2018)),逐条检查体系运行情况,重点验证“整改措施是否落地”“检测能力是否保持”“人员/设备是否满足要求”。
二、咨询机构协助——若机构缺乏自我评估能力,可委托具备CNAS咨询资质的第三方机构进行预评审,找出潜在问题(如体系文件与实际操作脱节、设备校准周期过期),避免正式申请时因小问题被驳回。
正式申请的材料清单与要求
重新申请需提交完整的材料,核心清单包括:
1.《CNAS认证申请书》——需填写机构基本信息、申请范围(需与原认证范围一致或调整后符合能力)、撤销原因及整改情况。
2.《整改报告》——需详细说明“撤销原因分析”(如“2023年5月因样品编号错误导致结果误判”)、“整改措施”(如“修订《样品管理程序》,增加样品编号双人核对环节”)、“实施效果”(如“连续6个月样品编号零错误”)及“验证证据”(如《样品核对记录》《内部审核报告》)。
3、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包括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需标注修改内容,如“2024年3月修订《报告审核程序》第5.2条”)。
4、内部审核与管理评审报告——需提供最近一次的内部审核计划、检查表、不符合项整改记录,及管理评审的输入(如客户投诉、设备状态)与输出(如改进决议)。
5、人员与设备资质——包括检测/校准人员的资格证(如计量认证员证)、培训记录(如《CNAS准则培训考核表》),及设备的校准/检定证书(需在有效期内,且校准机构具备CNAS或CMA资质)。
CNAS秘书处的文件评审环节
材料提交后,CNAS秘书处会先进行文件评审,重点审核三点:
一、材料完整性——确认所有要求的材料均提交,无遗漏(如未提交管理评审报告将被要求补正)。
二、整改针对性——检查整改报告是否直接回应撤销原因,如因“设备未校准”被撤销,整改报告需提供新的校准证书及《设备校准计划》。
三、体系符合性——确认体系文件符合最新CNAS准则(如CNAS-CL01:2018),无条款缺失或不符合。若文件评审不通过,CNAS会出具《补正通知》,要求机构在15个工作日内补充材料;若通过,将进入现场评审阶段。
现场评审的重点与要求
现场评审是重新申请的核心环节,评审组通常由2-3名CNAS评审员组成,评审重点包括:整改措施的有效性——通过查看记录(如《报告审核记录》《样品核对记录》)、访谈人员(如询问检测员“报告审核流程有哪些变化”),验证整改措施是否真正落地;体系运行情况——抽查最近3个月的检测/校准原始记录,确认流程符合体系文件要求(如样品接收记录是否完整、结果计算是否有审核痕迹);能力验证——要求机构进行盲样测试(如CNAS提供的标准样品)或现场操作考核(如让检测员现场完成某项目的检测,评审员观察操作规范性),确认机构仍具备原认证范围内的技术能力。
不符合项的整改与验证
现场评审中若发现不符合项(如“某台设备的校准证书未标注测量不确定度”),机构需在30个工作日内完成整改:
一、制定整改计划(明确责任人、完成时间)。
二、实施整改(如联系校准机构补充不确定度标注)。
三、提交整改证据(如补充后的校准证书、《整改效果验证表》)。CNAS会对严重不符合项(如体系仍未有效运行)进行跟踪评审——评审员再次到现场检查整改情况,确认问题已解决;轻微不符合项(如记录填写不完整)可通过书面验证(提交整改后的记录)。
批准与发证的最终流程
若现场评审及整改验证通过,评审组会出具《评审结论报告》,建议CNAS批准重新认可。CNAS秘书处会对报告进行复核,确认无异议后,进入公示环节(一般7个工作日)——公示内容包括机构名称、申请范围、撤销原因及整改情况,接受社会监督。公示无异议的,CNAS将颁发新的CNAS证书,证书有效期重新计算(通常为3年),并在CNAS官网公布机构信息(可查询证书状态与认可范围)。
严重违规后的额外要求
若撤销原因是严重违规(如出具虚假报告、篡改数据),重新申请时需满足额外条件:
一、延长整改期(如等待1年),确保机构彻底纠正违规文化。
二、增加能力验证频次——要求机构在申请前参与至少2次CNAS认可的能力验证(如“水中重金属检测”能力验证),并取得“满意”结果。
三、加强体系审核——现场评审时,评审组会增加对“诚信管理”的检查(如《诚信承诺书》签署情况、客户投诉处理流程),确认机构已建立防范违规的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