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AS认证资质撤销后重新申请的条件和流程
[ CNAS认证资质 ]相关服务热线: 微析检测业务区域覆盖全国,专注为高分子材料、金属、半导体、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提供大型仪器测试、性能测试、成分检测等服务。
本文包含AI生成内容,仅作参考。如需专业数据支持,可联系在线工程师免费咨询。
CNAS(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认证是实验室/检验检测机构技术能力与质量体系的权威背书,直接关联机构的市场公信力与业务合法性。若因严重违规或能力缺失被撤销资质,机构需通过重新申请恢复认可——这一过程的核心是解决原撤销问题、重建符合CNAS标准的能力体系,需严格遵循明确的条件与流程。
CNAS认证资质撤销的常见原因
CNAS撤销认可需依据《认可规则》(CNAS-R01),常见触发场景包括四类:
一、严重不符合项未整改,如检测数据造假、使用未经确认的非标准方法且未备案。
二、不配合监督评审,如拒绝提供原始记录、拖延评审安排。
三、超范围用证,即在未获认可的项目上标注CNAS标志。
四、能力失效,如核心设备未校准、关键人员流失导致无法满足原认可要求。
明确撤销原因是重新申请的第一步——机构需先定位“病灶”,才能针对性整改。例如因“数据造假”被撤销的机构,需重点完善记录管控与人员诚信机制;因“设备未校准”被撤销的,需优先规范设备溯源流程。
重新申请前的核心前提条件
CNAS对重新申请设定了两大硬性前提:
一、“时间要求”——自撤销之日起需满6个月,确保机构有足够时间完成整改。
二、“整改有效性”——需针对原问题开展根本原因分析(RCA),并提交包含纠正措施、预防措施及落实证据的整改报告。
此外,机构需证明能力已恢复:需提供最新的人员资质(如培训考核记录)、设备台账及校准证书、最近3个月的检测报告(体现操作规范性),以及更新后的质量手册/程序文件(覆盖原问题修订)。例如某机构因“人员能力不足”被撤销后,需提交人员重新考核的成绩、新的培训计划及实施记录。
重新申请的具体流程步骤
重新申请需遵循“准备-提交-评审-整改-批准”的规范流程:
1、申请前准备:确认满6个月期限、整改完成,收集材料——包括原撤销通知、整改报告、最新质量体系文件、人员/设备资质、近期检测报告等。
2、在线提交:通过CNAS“实验室认可服务系统(LASS)”填写申请书,上传所有材料。申请范围需与原认可一致或合理调整(调整需说明原因)。
3、文件评审:CNAS在10个工作日内审核材料,重点查整改合理性与文件完整性。若不通过,会发《补正通知书》要求完善。
4、现场评审:文件通过后,CNAS安排评审组现场核查——重点检查整改落地情况(如查看整改后的原始记录)、能力维持情况(如现场操作考核)。评审会形成《现场评审报告》,若有不符合项需在20日内提交整改报告。
5、整改验证:CNAS会验证整改效果——一般不符合项通过书面审查确认,严重不符合项可能需再次现场核查。整改不通过则申请驳回。
6、批准发证:整改合格后,CNAS技术委员会审议通过,颁发新认可证书(有效期3年,从批准日起算)。
重新申请中的关键注意事项
重新申请的核心是“重建信任”,需规避三大误区:
一、“材料造假”——所有证据需真实,若发现假校准证书或虚造记录,CNAS会拒绝申请并延长再次申请期限。
二、“表面整改”——整改需触及根本,如原因为“超范围用证”,不能仅修改范围清单,还需对全员开展范围识别培训。
三、“沟通不及时”——若对评审意见有异议,需在规定时间内联系CNAS秘书处,避免误解导致延误。
例如某机构因“未做内部审核”被撤销后,不仅补做了审核,还建立了“季度内部审核+年度管理评审”的长效机制——这类措施能有效证明整改的持续性,提高申请成功率。
重新申请后的能力维持要点
重新获得资质后,机构需建立“防复发”机制:需定期开展内部审核,及时发现质量体系漏洞;每月检查设备状态,确保校准周期合规;每季度组织人员培训,更新技术知识;每年做管理评审,评估体系适宜性。例如某实验室恢复认可后,引入了“质量异常预警系统”,能实时监控检测数据偏差,避免再次出现数据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