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燃检测中水平燃烧测试的燃烧速率如何计算?
阻燃检测相关服务热线: 微析检测业务区域覆盖全国,专注为高分子材料、金属、半导体、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提供大型仪器测试、性能测试、成分检测等服务。 地图服务索引: 服务领域地图 检测项目地图 分析服务地图 体系认证地图 质检服务地图 服务案例地图 新闻资讯地图 地区服务地图 聚合服务地图
本文包含AI生成内容,仅作参考。如需专业数据支持,可联系在线工程师免费咨询。
水平燃烧测试是阻燃材料性能评价的核心方法之一,通过模拟材料在水平状态下的着火与火焰蔓延,以燃烧速率量化其火焰传播能力。燃烧速率的准确计算是判定材料是否符合GB/T 2408、UL 94 HB等标准的关键,需结合标准依据、试样准备、操作规范及参数记录等环节。本文从基础概念到计算细节,系统解析水平燃烧测试中燃烧速率的计算逻辑与实操要点。
水平燃烧测试的核心概念与指标价值
水平燃烧测试(Horizontal Burning Test)是将试样水平固定、点燃自由端后,观察火焰沿试样表面蔓延的行为。燃烧速率指“单位时间内火焰前沿蔓延的距离”(单位:mm/min),直接反映材料着火后火焰传播的快慢——速率越快,火灾扩散风险越高;反之则阻燃性能越好。
该指标是阻燃等级判定的核心依据:例如UL 94 HB级要求,厚度≤3mm的试样燃烧速率不超过40mm/min,厚度>3mm的不超过75mm/min;GB/T 2408-2008的HB级也以燃烧速率作为主要考核项。因此,燃烧速率的计算需严格对应标准要求,否则结果无参考意义。
计算前需明确的标准依据
不同标准对测试参数的规定差异较大,计算前必须明确遵循的标准:
1、中国标准GB/T 2408-2008:适用于塑料,试样尺寸125mm×13mm×(0.8-10)mm,标记线为距自由端25mm(起始线A)和75mm(终止线B),蔓延距离L=50mm。
2、美国标准UL 94 HB:适用于电子电器塑料,试样尺寸127mm×12.7mm×(0.8-12.7)mm,标记线为距自由端10mm(起始线)和50mm(终止线),蔓延距离L=40mm。
3、国际标准ISO 1210:与GB/T 2408技术内容一致,是全球通用的塑料阻燃评价依据。
若未明确标准,燃烧速率的计算将失去对比基础——例如GB/T 2408的L=50mm与UL 94 HB的L=40mm,相同时间下速率差值可达25%。
试样的准备与状态调节规范
试样状态直接影响燃烧行为,需严格按标准处理:
1、尺寸要求:以GB/T 2408为例,试样长度125mm±2mm、宽度13mm±0.5mm、厚度0.8-10mm(超厚需切割至10mm内)。尺寸偏差会改变燃烧面积——如宽度14mm的试样比13mm更易燃烧,速率计算结果偏高。
2、状态调节:试样需在23℃±2℃、50%±5%湿度下放置24小时以上,消除加工应力与湿度影响。未调节的潮湿试样(如仓库取出的湿度65%试样),燃烧速率会因水分吸热而显著降低(如某PVC试样未调节时速率20mm/min,调节后35mm/min)。
3、表面清洁:试样表面需无油污、灰尘——油污会加速燃烧,划痕会改变火焰路径,均可能导致速率计算偏差。
测试过程的关键操作细节
操作规范性决定结果的可重复性,核心步骤包括:
1、试样固定:水平夹持试样,两端固定长度≤25mm,中间悬空。若试样倾斜,火焰会向低位蔓延(速率偏高);若中间未悬空,热量通过支架散失(速率偏低)。
2、点火控制:使用本生灯,火焰高度调至10mm±1mm(蓝色火焰),接触试样自由端20mm处,持续30秒±1秒。点火时间过长(如40秒)会导致试样吸热过多,速率加快;火焰过高(如15mm)会点燃更宽区域,影响结果。
3、火焰撤离:点火后缓慢移开本生灯(速度≤50mm/s),避免气流吹灭火焰。若移开过快,可能导致测试失败需重新开始。
燃烧参数的准确记录要求
计算的基础是完整、准确的参数记录,需包含:
1、标记线位置:按标准画起始线与终止线——GB/T 2408为距自由端25mm(A线)和75mm(B线),L=50mm;UL 94 HB为10mm和50mm,L=40mm。
2、燃烧时间:用电子秒表记录火焰前沿从A线到B线的时间t(误差≤0.1秒)。若火焰中途熄灭,记录实际燃烧距离L'(A线到熄灭点)与时间t';若复燃,累计复燃时间(如燃烧10秒熄灭,5秒复燃,再燃烧20秒,总t=35秒)。
3、燃烧现象:记录是否有滴落、复燃、阴燃——如PP试样滴落物点燃脱脂棉,但标准要求仅考虑试样本身的火焰前沿,滴落物不计入。
燃烧速率的具体计算步骤
燃烧速率的计算需基于标准公式,以GB/T 2408为例:
1、确定蔓延距离L:若火焰到达B线,L=50mm;若中途熄灭,L为A线到熄灭点的实际距离(精确至1mm)。
2、确定燃烧时间t:若火焰从A到B,t为总时间;若复燃,累计复燃时间(如复燃两次,需加总所有燃烧阶段的时间)。
3、计算速率V:公式为V = (L / t) × 60(将秒转换为分钟)。
示例1:试样燃烧50mm用30秒,V=(50/30)×60=100mm/min;
示例2:火焰中途熄灭,燃烧45mm用15秒,V=(45/15)×60=180mm/min;
示例3:复燃后总时间40秒,V=(50/40)×60=75mm/min。
计算中的常见问题与修正方法
实操中需规避以下误区,确保结果准确:
1、火焰前沿误判:火焰前沿是试样表面燃烧的可见光最前端,而非滴落物的燃烧位置。如PET试样滴落物燃烧至50mm,但试样本身仅烧至30mm,L应取30mm。
2、计时误差:使用电子秒表(精度0.01秒),由2人同时计时取平均——若秒表延迟0.5秒,对t=10秒的测试误差达5%。
3、复燃处理:复燃时间需累计——GB/T 2408规定“复燃应继续计时,直到最终熄灭或到终止线”,不可遗漏复燃阶段的时间。
4、厚度超标:试样厚度超10mm(GB/T 2408限值),需切割至10mm后重测——过厚会导致热量积累,速率偏低,不符合标准要求。
5、状态调节遗漏:未调节的试样需重新处理24小时后测试,否则结果无参考价值(如未调节的PE试样速率25mm/min,调节后40mm/min)。
热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