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燃检测中GB/T 18380.11标准对电线电缆的测试方法是什么?
阻燃检测相关服务热线: 微析检测业务区域覆盖全国,专注为高分子材料、金属、半导体、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提供大型仪器测试、性能测试、成分检测等服务。 地图服务索引: 服务领域地图 检测项目地图 分析服务地图 体系认证地图 质检服务地图 服务案例地图 新闻资讯地图 地区服务地图 聚合服务地图
本文包含AI生成内容,仅作参考。如需专业数据支持,可联系在线工程师免费咨询。
GB/T 18380.11是我国电缆和光缆阻燃性能测试的核心标准之一,全称为《电缆和光缆在火焰条件下的燃烧试验 第11部分:单根绝缘电线电缆火焰垂直蔓延试验 试验方法》。该标准针对单根绝缘电线电缆的垂直燃烧行为,通过模拟实际火灾中的火焰侵袭场景,评估其火焰蔓延特性、滴落物引燃风险等关键指标,是保障电线电缆在火灾中安全性能的重要技术依据。
测试样品的制备与状态调节要求
GB/T 18380.11对测试样品的制备有明确规定:单根电缆样品长度需为1200mm±10mm,每组试验至少需3根样品(部分产品标准可能要求更多)。样品需去除非绝缘层的外护层(如编织层、铠装层),但保留绝缘层与导体的原有结构,确保试验仅反映绝缘材料的阻燃性能。
状态调节是试验前的关键步骤:样品需在温度23±2℃、相对湿度50±5%的环境中放置不少于24小时,让材料内部湿度与环境平衡,避免因水分变化影响燃烧行为。若产品标准要求热老化预处理(如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需将样品置于100℃±2℃的老化箱中处理168小时,冷却至室温后再进行状态调节。
样品标记需清晰:在距离下端250mm处用记号笔标记“引燃点”(火焰接触位置),距离下端1000mm处标记“火焰蔓延极限线”(判定火焰蔓延高度的临界值),确保试验中定位准确。
试验装置的组成与技术要求
试验装置由燃烧箱、燃烧器、样品支架、温度测量系统及引燃物组件构成。燃烧箱为封闭的矩形箱体,尺寸需满足长≥600mm、宽≥600mm、高≥1200mm,箱顶设有面积≥0.01㎡的通风口(带金属网),用于排出烟雾且防止外部气流干扰;箱底铺有孔径≤5mm的金属网,下方放置棉花作为滴落物引燃测试物。
燃烧器采用丙烷气体燃烧器,喷嘴直径2.4mm±0.1mm,需能调节火焰高度至100mm±10mm(蓝色焰心,无黄色外焰)。温度测量需用K型铠装热电偶(直径1.5mm),置于喷嘴上方25mm处,测量火焰核心温度——需达到960℃±50℃,这是模拟真实火灾中火焰温度的关键参数。
样品支架为不锈钢材质(厚度≥2mm),呈垂直结构,可调节样品位置使下端距离燃烧器喷嘴250mm±5mm。引燃物组件为50g±5g的医用脱脂棉,铺成10mm±2mm厚的薄层,放置在金属网下方300mm处,用于测试滴落物是否能引燃可燃物。
试验的具体操作步骤
第一步,安装样品:将状态调节后的样品垂直固定在支架上,确保样品轴线与燃烧箱中轴线重合,“引燃点”正对燃烧器火焰中心,避免火焰偏移导致试验结果偏差。样品上端需固定牢固,防止燃烧时因自重下垂。
第二步,调节火焰:打开丙烷气瓶(压力调至0.02MPa±0.002MPa),点燃燃烧器,调节空气阀门使火焰呈现稳定的蓝色。用火焰高度尺测量火焰高度,需达到100mm±10mm;用热电偶测量喷嘴上方25mm处的温度,若未达到960℃±50℃,需调整丙烷与空气的混合比例(通常空气流量越大,火焰温度越高)。
第三步,施加火焰:将燃烧器移至样品“引燃点”正下方,保持火焰与样品接触,持续时间为60秒±2秒。施加过程中需保持燃烧器位置稳定,不得晃动,确保火焰持续作用于“引燃点”。
第四步,观察与记录:移开燃烧器后,立即启动计时器,开始观察两项关键指标:一、火焰蔓延的最高位置——若火焰超过“火焰蔓延极限线”(1000mm处),则视为蔓延超标;二、燃烧停止时间——从移开燃烧器到样品火焰完全熄灭的时长,需≤60秒。同时,观察样品是否产生滴落物:若滴落物落在棉花上并引燃(棉花出现明火或持续燃烧超过10秒),则判定滴落物引燃不合格。
试验结果的判定准则
GB/T 18380.11的合格判定需同时满足三项条件:第一,火焰蔓延的最高位置≤“火焰蔓延极限线”(即从样品下端起1000mm处);第二,燃烧停止时间≤60秒(移开燃烧器后);第三,滴落物未引燃下方的棉花。
需注意的是,判定需严格基于试验记录:火焰蔓延高度需用钢尺测量(精确至1mm),燃烧停止时间需用秒表记录(精确至1秒),棉花引燃需现场拍照留存证据。若任意一项不满足,即判定样品未通过阻燃试验。
试验中的注意事项
试验环境需无气流干扰:燃烧箱周围1米内不得有风扇、空调等通风设备,试验过程中需关闭燃烧箱门,仅通过观察窗监测,防止空气流动改变火焰形状或吹灭样品火焰。
火焰稳定性需全程监控:施加火焰时,需每隔10秒检查一次火焰高度与温度,若因气体压力波动导致火焰高度变化超过±10mm,需暂停试验并重新调节。燃烧器移开时需缓慢平移,避免带动气流影响样品燃烧状态。
棉花状态需预处理:试验前需将棉花置于干燥器中(硅胶干燥剂)处理24小时,确保完全干燥——若棉花含有水分,即使滴落物温度足够,也可能无法引燃,导致结果误判。
试验后需清理设备:试验结束后,需待样品冷却至室温(至少30分钟)再取下,避免烫伤。燃烧箱内的炭化物、滴落的绝缘层残渣需用毛刷清理干净,并用干布擦拭箱壁,防止残留物质影响下次试验的火焰温度。
热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