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问题

常见问题

服务热线:

阻燃检测中DIN 5510-2标准对轨道交通材料有何规定?

三方检测机构 2025-09-29

阻燃检测相关服务热线: 微析检测业务区域覆盖全国,专注为高分子材料、金属、半导体、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提供大型仪器测试、性能测试、成分检测等服务。 地图服务索引: 服务领域地图 检测项目地图 分析服务地图 体系认证地图 质检服务地图 服务案例地图 新闻资讯地图 地区服务地图 聚合服务地图

本文包含AI生成内容,仅作参考。如需专业数据支持,可联系在线工程师免费咨询。

DIN 5510-2是德国轨道交通行业针对车辆材料及构件制定的核心阻燃安全标准,聚焦列车火灾中材料燃烧的风险防控,规范了内饰、结构、电气等多类材料的燃烧性能、烟雾释放、滴落物及毒性指标,是欧洲地铁、动车组等车辆材料准入的关键依据,直接关联乘客与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

DIN 5510-2的适用范围与材料分类

DIN 5510-2适用于所有轨道客运车辆(地铁、城际动车组、有轨电车等),覆盖车辆内部及外部与火灾安全相关的材料。从功能属性看,材料主要分为三类:一、内饰材料(座椅面料、地板覆盖层、天花板装饰板、窗帘等),直接与乘客接触;二、结构材料(隔音棉、隔热板、车体胶粘剂等),起支撑或防护作用;三、电气材料(电缆、插座、继电器等),属于电气系统核心组件。

不同材料的风险属性决定了检测重点:内饰材料需优先控制烟雾与滴落物(避免阻碍逃生或引燃其他物品);结构材料需兼顾燃烧蔓延速度(防止火灾穿透车体);电气材料需关注高温稳定性(避免故障引发火灾)。例如,座椅面料的检测需覆盖燃烧、烟雾、滴落物三项指标,而电缆则需额外测试成束燃烧的蔓延情况。

车辆不同区域的差异化阻燃要求

DIN 5510-2根据车辆功能区域的风险等级,对材料提出梯度要求。司机室作为列车控制核心,材料需达到最高安全等级:燃烧性能S1级(火焰蔓延≤150mm)、烟雾等级SR1级(最大烟密度≤100)、无滴落物(D0级),确保驾驶员在火灾时能持续操作。

客室是乘客聚集区,材料要求兼顾安全与舒适性:地板覆盖层需通过ISO 9239-1地板燃烧测试,燃烧等级S2级(临界热辐射通量≥2.5kW/m²)、烟雾等级SR2级(最大烟密度≤200);座椅面料需达到S1级燃烧性能,且滴落物不得引燃下方滤纸(避免火灾扩大)。

行李舱与设备舱的材料需耐摩擦、抗冲击:行李舱内衬材料燃烧等级S2级、烟雾等级SR2级;设备舱的电气部件周边材料需耐高温,燃烧等级S1级且无滴落物,防止电气故障引燃周边线路。

燃烧性能的分级标准与检测方法

DIN 5510-2的燃烧性能分级基于材料的火焰蔓延特性,不同材料形态对应不同检测方法:垂直放置的内饰材料(如窗帘、天花板)用ISO 5658-2测试,测量火焰蔓延长度与滴落物;地板材料用ISO 9239-1测试临界热辐射通量(评估抵抗火源的能力);小尺寸电气部件用DIN EN 60695-11-10灼热丝测试(评估高温下的引燃风险)。

燃烧性能分为S1至S4四个等级:S1级要求火焰蔓延≤150mm、无滴落物引燃;S2级≤300mm、滴落物不持续引燃;S3级≤500mm、允许短时滴落;S4级则超过500mm或滴落物持续引燃。例如,客室窗帘需达到S1级(避免火焰顺着窗帘蔓延至车顶),行李舱内衬需达到S2级(控制火灾范围)。

烟雾释放的量化指标与限制

烟雾是轨道交通火灾中致人伤亡的主要因素(约60%的火灾死亡由烟雾导致),DIN 5510-2通过ISO 5659-2烟密度测试,量化两个核心指标:最大烟密度(Dmax)与烟密度达到最大值的时间(tmax)。同时要求测试过程中透光率不得低于10%(确保逃生视线)。

烟雾等级分为SR1至SR3三级:SR1级Dmax≤100、tmax≥60s(烟雾积累慢,能见度高);SR2级Dmax≤200、tmax≥30s;SR3级Dmax≤300、tmax≥10s。例如,司机室控制面板材料需SR1级(确保驾驶员能看清仪表),客室照明盖板需SR2级(避免烟雾遮挡灯光)。

滴落物与燃烧毒性的控制要求

燃烧时的熔融滴落物会引燃下方材料,扩大火灾范围。DIN 5510-2通过ISO 5658-2测试观察滴落物是否引燃滤纸,将滴落物等级分为D0(无滴落)、D1(滴落不引燃)、D2(滴落引燃)。例如,座椅面料需D0级(无滴落),窗帘需D1级(滴落不持续引燃)。

燃烧毒性是“隐形杀手”,DIN 5510-2采用ISO 19700标准测试气体成分(CO、HCl、SO2、HCN等),计算“毒性指数(CIT)”——CIT≤1时,气体不会短时间内导致人员失去意识;CIT>1则可能造成窒息或中毒。客室内饰材料的CIT需≤0.5,司机室材料≤0.3,确保逃生时的呼吸安全。

电缆与电气部件的专项阻燃规定

电缆是列车火灾的主要隐患(约30%的火灾由电缆故障引发),DIN 5510-2对电缆要求严格:单根电缆需通过DIN EN 60332-1-2垂直燃烧测试(火焰蔓延≤500mm);成束电缆需通过DIN EN 60332-3-24测试(燃烧蔓延≤1.5m,无滴落物引燃),防止电缆群燃。

电气部件(插座、继电器等)需通过灼热丝测试(DIN EN 60695-11-10):普通客室部件用750℃灼热丝,电气柜内部件用850℃,要求部件测试后不引燃周边材料、无熔融滴落。例如,客室USB插座需通过750℃测试,避免过载引发火灾。

电气柜内的绝缘材料(接线端子板、线槽)需达到S1级燃烧性能、SR1级烟雾等级,且无滴落物,防止电气故障引发的火灾蔓延至柜外。

合规验证与标识管理要求

DIN 5510-2要求材料供应商提供第三方检测机构(TÜV、SGS等)的合规报告,包含燃烧、烟雾、滴落物、毒性四项核心指标。整车制造商需对批量材料抽样复检(如每批座椅面料抽5%测试),确保生产一致性——不合格则整批退回。

材料需标注清晰的“阻燃标识”,格式为“燃烧等级+烟雾等级+滴落物等级”(如“S1-SR1-D0”),粘贴在明显位置(座椅下方、电缆外皮等),方便运维检查。车辆交付前需通过德国联邦铁路管理局(EBA)的“火灾安全认证”,未通过则不得运营,确保每列列车的材料合规性。

热门服务

关于微析院所

ABOUT US WEIXI

微析·国内大型研究型检测中心

微析研究所总部位于北京,拥有数家国内检测、检验(监理)、认证、研发中心,1家欧洲(荷兰)检验、检测、认证机构,以及19家国内分支机构。微析研究所拥有35000+平方米检测实验室,超过2000人的技术服务团队。

业务领域覆盖全国,专注为高分子材料、金属、半导体、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提供大型仪器测试(光谱、能谱、质谱、色谱、核磁、元素、离子等测试服务)、性能测试、成分检测等服务;致力于化学材料、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半导体材料、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专业研究,为相关企事业单位提供专业的技术服务。

微析研究所是先进材料科学、环境环保、生物医药研发及CMC药学研究、一般消费品质量服务、化妆品研究服务、工业品服务和工程质量保证服务的全球检验检测认证 (TIC)服务提供者。微析研究所提供超过25万种分析方法的组合,为客户实现产品或组织的安全性、合规性、适用性以及持续性的综合检测评价服务。

十多年的专业技术积累

十多年的专业技术积累

服务众多客户解决技术难题

服务众多客户解决技术难题

每年出具十余万+份技术报告

每年出具十余万+份报告

2500+名专业技术人员

2500+名专业技术人员

微析·国内大型研究型检测中心
首页 领域 范围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