涤纶面料的阻燃检测中洗涤后的性能保持率如何测试?
阻燃检测相关服务热线: 微析检测业务区域覆盖全国,专注为高分子材料、金属、半导体、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提供大型仪器测试、性能测试、成分检测等服务。 地图服务索引: 服务领域地图 检测项目地图 分析服务地图 体系认证地图 质检服务地图 服务案例地图 新闻资讯地图 地区服务地图 聚合服务地图
本文包含AI生成内容,仅作参考。如需专业数据支持,可联系在线工程师免费咨询。
涤纶面料因耐磨、易护理广泛应用于服装、家纺等领域,阻燃涤纶更在消防、航空等特殊场景中不可或缺。但阻燃性能会因日常洗涤逐渐衰减,洗涤后阻燃性能保持率成为评估产品耐用性的核心指标。本文将详细拆解该指标的测试流程与关键要点,为行业检测提供实操参考。
测试前的试样制备要点
试样需从面料不同部位(左、中、右,前、中、后)剪取,避免边缘或疵点区域,确保覆盖面料整体性能。
尺寸需符合阻燃测试标准:垂直燃烧法(GB/T 5455)用300mm×80mm试样,氧指数法(GB/T 2406)用150mm×10mm×厚度≤10mm试样。
数量需满足平行测试要求,每个项目制备5个平行样,若平行样偏差超允差(如续燃时间偏差>2s),需重新补测。
测试前将试样置于GB/T 2912.1标准环境(20±2℃、65±5%RH)调节24小时,消除生产或存储的应力与湿度差异。
洗涤程序的标准化选择
家庭日常洗涤选ISO 6330/GB/T 8629的“程序2”(40℃、温和搅拌),商业洗涤(酒店家纺)选“程序5”(60℃、强力搅拌)。
洗涤周期数量:服装类5-10次,家纺类10-20次,航空内饰需50次以上(如FAR 25.853标准)。
洗涤剂用“ECE参考洗涤剂A”(无磷,5g/L),硬水硬度150mg/L(CaCO3),避免含磷或强碱性洗涤剂。
漂洗2次(高位水位),脱水800-1000r/min;干燥选悬挂晾干(20℃)或滚筒烘干(60℃),匹配产品标签说明。
洗涤过程中的细节控制
用标准前开式滚筒洗衣机(5-7kg),内筒转速校准至标准(温和50r/min,强力100r/min)。
试样松散投放,避免折叠缠绕;数量少(<1kg)时加同材质未处理涤纶“陪洗布”,保证负载均匀。
洗涤剂先溶于40℃温水,再倒入洗衣机;自动添加系统需校准剂量(误差≤5%),防止剂量偏差。
水位与负载匹配:≥3kg用高位,<3kg用低位,避免洗涤剂稀释或试样浸润不足。
周期结束立即取试样,抖开检查无缠绕破损,若有需更换试样重测。
洗涤后试样的状态调节
洗涤后试样立即放标准环境调节24小时(厚试样48小时),平摊避免拉伸变形。
用“重量法”测含水率:连续两次称重差≤0.5%,即达涤纶标准回潮率(0.4%)。
褶皱用低温熨斗(≤110℃)熨平,垫薄棉布防阻燃剂分解。
调节后检查试样:无变形、起球或涂层脱落,边缘无毛刺。
洗涤前后的阻燃性能测试
用同一标准测试:垂直燃烧法(GB/T 5455)测续燃、阴燃时间与损毁长度;氧指数法(GB/T 2406)测LOI值。
测试前校准设备:垂直燃烧仪火焰调至38mm(丁烷),氧指数仪氧氮流量误差≤1%。
初始测试在试样制备后立即做,记录平行样平均值;洗涤后2小时内测试,流程与初始一致。
同一批试样用同一设备、操作人员,减少人为误差。
保持率的计算与结果表达
氧指数保持率=(洗涤后平均LOI/初始平均LOI)×100%,值越高性能保留越好。
续燃时间保持率=(洗涤后平均续燃/初始平均续燃)×100%,值越低衰减越严重。
剔除超允差平行样(如续燃偏差>2s),用剩余样计算。
结果含绝对值与保持率:如“初始LOI32%,洗涤10次后28%,保持率87.5%”。
常见干扰因素的排除策略
洗涤剂残留:漂洗后测pH(6-8),若pH>8增加一次漂洗。
试样破损:洗涤前后检查撕裂、起球,若有更换试样。
温度影响:干燥温度≤60℃,避免阻燃剂分解。
环境波动:用恒湿机控制湿度(±5%RH),波动大延长调节时间。
数据记录与结果判定
记录信息:试样编号、面料规格、阻燃方式、洗涤参数、测试数据、环境条件等。
按产品标准判定:如工作服要求“洗涤10次后LOI≥80%且续燃≤10s”,满足则合格。
临界结果(如79.5%)需复验,复验合格则判定合格,否则不合格。
热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