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S塑料的阻燃检测中热变形温度如何测试?
阻燃检测相关服务热线: 微析检测业务区域覆盖全国,专注为高分子材料、金属、半导体、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提供大型仪器测试、性能测试、成分检测等服务。 地图服务索引: 服务领域地图 检测项目地图 分析服务地图 体系认证地图 质检服务地图 服务案例地图 新闻资讯地图 地区服务地图 聚合服务地图
本文包含AI生成内容,仅作参考。如需专业数据支持,可联系在线工程师免费咨询。
ABS塑料因优异的抗冲击性、可加工性广泛应用于电子、汽车等领域,其阻燃性能直接关系到使用安全,而热变形温度作为衡量阻燃ABS在受热负荷下形状稳定性的关键指标,是阻燃检测中的重要项目。本文围绕ABS塑料阻燃检测中热变形温度的测试,从原理、标准、样品制备到流程等方面展开详细说明,为检测工作提供专业指引。
热变形温度测试的基本原理
热变形温度(HDT)是塑料在规定负荷、升温速率下,达到特定变形量时的温度,反映材料受热后的抗弯曲变形能力。对于阻燃ABS,其基体为ABS树脂,添加的阻燃剂(如溴系、磷系)会改变材料的热性能——部分阻燃剂可能降低树脂玻璃化转变温度,进而影响热变形温度。测试基于“三点弯曲”原理:试样置于两支承点间,中点施加垂直负荷,升温时材料刚性下降,当中点变形达0.2mm(GB/T 1634.1规定)时的温度即为热变形温度。
测试标准的选择与适用
国内常用GB/T 1634.1-2019《塑料 负荷变形温度的测定 第1部分:通用试验方法》,国际对应ISO 75-1:2013,美国采用ASTM D648-20。
三者核心差异在负荷与升温速率:GB/T 1634.1规定1.80MPa(高负荷)和0.45MPa(低负荷)两种应力,升温速率120℃/h;ASTM D648常用1.82MPa(近似1.80MPa),升温速率一致。阻燃ABS需模拟实际使用中的较高负荷,通常选1.80MPa条件。
样品的制备要求
试样尺寸需符合GB/T 1634.1规定:长度120mm±2mm、宽度10mm±0.2mm、厚度3mm±0.2mm(优先选3mm,变形更均匀)。外观需无气泡、裂纹或阻燃剂团聚——阻燃ABS常含氢氧化铝等无机填料,分散不均会导致结果偏差。制备后,试样需在23℃±2℃、50%±5%湿度下放置16小时以上,消除加工内应力,避免测试时内应力释放引发变形异常。
测试设备的组成与校准
测试设备包括四部分:加热介质槽(装甲基硅油,耐高温且导热均匀,适用于100℃以上测试)、温度控制系统(控温精度±0.5℃,升温速率误差≤10℃/h)、负荷装置(通过砝码或电动系统施力,需用标准砝码校准,误差≤1%)、变形测量系统(千分表或位移传感器,精度0.01mm,每月用标准量块校准)。温度传感器需每年计量校准,确保温度误差≤0.5℃。
具体测试流程的操作步骤
第一步预热设备,确保介质温度稳定在室温。第二步安装试样:将试样水平放于支承架,支承跨度调至100mm,压头对准试样中点,确保垂直无偏载。第三步施加负荷:按“负荷=应力×截面积”计算(如3mm厚×10mm宽试样,1.80MPa应力对应54N负荷),通过砝码或设备系统施力。第四步设定升温:升温速率调至120℃/h,启动加热。第五步记录变形:当试样中点变形达0.2mm时,立即记录温度——此即为热变形温度。第六步停止测试:变形达标或温度至200℃上限时,停止加热,待介质冷却后取出试样。
测试结果的判定与数据处理
每个样品测3个平行试样,取算术平均值,结果保留两位小数(如85.20℃)。若某试样值与平均值偏差超5%,需检查是否有缺陷(如内部裂纹),有缺陷则剔除并说明;无缺陷则重新测试。需注明测试标准与负荷条件(如“按GB/T 1634.1-2019,1.80MPa负荷下热变形温度为85.20℃”)。
此外,溴系阻燃剂可能使热变形温度降5-10℃,磷系影响较小,结果需结合阻燃剂类型分析。
测试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一、介质更换:甲基硅油使用超6个月会氧化粘度增大,需每6个月更换。
二、试样清洁:测试前用酒精擦净试样表面油污,避免影响导热。
三、升温速率:过快会导致内部温度不均,结果偏高;过慢则结果偏低,需定期检查速率是否达标。
四、试样一致性:3个试样需来自同一批次、同一位置,确保材料均匀,避免批次差异影响结果。
五、安全操作:加热时避免接触介质,待冷却后再取试样,防止烫伤。
热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