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问题

常见问题

服务热线:

欧盟化妆品法规对日化产品检测的标签要求有哪些

三方检测机构 2025-07-30

日化产品检测相关服务热线: 微析检测业务区域覆盖全国,专注为高分子材料、金属、半导体、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提供大型仪器测试、性能测试、成分检测等服务。 地图服务索引: 服务领域地图 检测项目地图 分析服务地图 体系认证地图 质检服务地图 服务案例地图 新闻资讯地图 地区服务地图 聚合服务地图

本文包含AI生成内容,仅作参考。如需专业数据支持,可联系在线工程师免费咨询。

欧盟化妆品法规(EC 1223/2009)是欧盟境内化妆品合规的核心框架,其中标签要求与产品检测环节深度绑定——标签上的每一项信息(从成分到功效,从安全警示到责任人)都需以科学检测数据为支撑,既是消费者获取真实信息的保障,也是监管机构核查合规性的“铁证”。本文聚焦法规中与检测直接关联的标签规则,拆解成分准确性、功效可信度、安全溯源等维度的具体要求,为日化企业打通“检测结果如何落地标签”的实操路径。

必须标注的检测相关基础信息

欧盟法规要求,化妆品标签需首先标注三项与检测直接关联的基础信息:产品名称、成分列表、净含量。其中,产品名称需准确反映产品属性,不能通过名称暗示未被检测验证的功效——比如“抗皱精华”的名称需以抗皱功效检测报告为支撑,若仅检测出保湿效果,不能使用“抗皱”作为名称。

净含量的标注需基于计量检测:比如“50ml”的液体产品,需用经校准的容量器检测,误差需控制在法规允许的±1%范围内(针对净含量≤100ml的产品);固体产品(如香皂)的“100g”标注,需用电子秤检测,确保每批产品的平均净含量不低于标注值。

成分列表是基础信息中的核心:所有成分需按INCI(国际化妆品原料命名)名称标注,且必须与检测出的成分组成完全一致——比如检测发现产品含“甘油”,标签需标“Glycerin”(而非“丙三醇”);若检测出禁用成分(如汞化合物),即使标签未标注,产品也会因违规被召回。

成分列表的检测合规要求

成分列表的准确性直接依赖于原料与成品的检测结果。首先,INCI名称需严格对应检测出的成分:比如某款产品使用“金缕梅提取物”,检测报告需确认其主要成分符合INCI名录中的“Hamamelis Virginiana (Witch Hazel) Leaf Extract”,标签必须标注该名称,不能简化为“金缕梅提取物”。

限用成分的标注需与检测含量一致:比如防腐剂“苯氧乙醇”的法规限值为1%,若检测出某批产品的苯氧乙醇含量为0.8%,标签需标注“防腐剂:苯氧乙醇”(无需标注具体含量,但若企业主动标注“苯氧乙醇0.8%”,则必须与检测结果完全一致);若检测含量超过1%,即使标签标注正确,产品也属于违规。

禁用成分的“零容忍”原则:欧盟法规列出了1300多种禁用成分(如糖皮质激素、致癌染料),检测若发现任何禁用成分存在,无论含量多少,标签都不能标注该成分,且产品必须立即停止销售——比如某款面膜被检测出含“氯倍他索丙酸酯”(糖皮质激素),即使标签未提,也会被欧盟委员会通报召回。

功效宣称的检测证据关联

欧盟法规对“功效宣称”的要求是“可证明、不误导”,每一项宣称都需有对应的检测报告支撑。比如“保湿”宣称,需通过“皮肤水分含量测试”(如Corneometer仪器)验证:使用产品后30分钟,皮肤水分含量提升≥15%,且效果可持续4小时以上,才能在标签上标注“保湿”;若仅检测出即时水分提升(10分钟内),则不能宣称“持久保湿”。

“无硅油”等否定式宣称需基于“排除性检测”:比如某款洗发水宣称“无硅油”,需通过气相色谱法(GC)检测,证明产品中不含任何硅油成分(如环聚二甲基硅氧烷、聚二甲基硅氧烷),检测报告需显示“硅油含量未检出(LOD=0.01%)”,才能在标签上标注;若检测出硅油含量为0.005%(低于检出限),则可标注“无硅油”,但需在检测报告中说明检出限。

“抗皱”等功效宣称需通过“临床测试”:比如某款面霜宣称“减少皱纹”,需招募30名以上志愿者,连续使用8周后,通过VISIA皮肤分析仪检测,皱纹深度减少≥10%,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才能在标签上标注“抗皱”;若仅用体外细胞实验(如成纤维细胞增殖测试)证明,不能支持标签上的“抗皱”宣称。

安全警示语的检测依据

安全警示语是“检测结果的直接翻译”,目的是告知消费者潜在风险。比如“避免接触眼睛”的警示语,需基于“眼刺激测试”(OECD 405)结果:若检测显示产品对兔眼产生“轻微至中度刺激”(如结膜充血),则必须在标签上标注该警示语;若检测结果为“无刺激”,则无需标注。

“含致敏香精”的警示语需对应“过敏原检测”:欧盟法规列出了26种常见致敏香精(如芳樟醇、香叶醇),若检测出产品含其中任何一种,且浓度超过0.001%(Leave-on产品)或0.01%(Rinse-off产品),必须在标签上标注“香精(含致敏成分:XXX)”——比如某款香水检测出含“芳樟醇”0.02%,标签需标注“香精(含致敏成分:芳樟醇)”。

儿童化妆品的“避免误食”警示语需基于“急性口服毒性检测”:若检测显示产品的LD50(大鼠急性口服)为500mg/kg(属于“有害”级别),则需标注“放置于儿童无法触及处,避免误食”;若LD50>2000mg/kg(“无有害”级别),则可简化标注,但仍需提醒家长注意。

原产国与责任人信息的检测溯源要求

原产国信息需与“生产过程检测”一致:比如标签标注“原产国:意大利”,则产品的原料采购、加工、灌装环节必须全部在意大利完成,且有对应的检测记录(如原料产地检测报告、生产线上的质量控制检测);若产品在意大利灌装,但原料来自中国,需标注“原产国:意大利(原料来自中国)”,不能隐瞒原料来源。

欧盟境内责任人需“持有全套检测报告”:责任人(如进口商、制造商)是标签信息的第一责任人,必须留存产品的《化妆品安全报告》(CSR),其中包含所有检测数据(成分分析、功效验证、安全评估)。比如标签标注“责任人:ABC GmbH,德国汉堡”,ABC GmbH需能在48小时内提供该产品的“成分检测报告”“功效验证报告”“急性毒性检测报告”,以供监管机构核查。

检测报告的“可追溯性”要求:标签上的“批次号”需与检测报告的批次对应——比如某批产品的批次号为“20230501”,其对应的检测报告需标注相同批次号,确保消费者或监管机构能通过批次号追踪到该批产品的所有检测数据;若批次号与检测报告不符,标签信息将被视为“不可信”。

特殊类别化妆品的额外标签检测要求

防晒产品的SPF值标注需严格遵循检测结果:SPF值的检测需采用“人体皮肤测试”(ISO 24444)或“体外测试”(ISO 24445),结果需取“最低有效值”——比如检测结果为SPF32,标签可标SPF30或SPF32,但不能标SPF35;若检测结果为SPF18,只能标SPF15或SPF18,不能虚高。

染发产品的“颜色耐久性”宣称需基于“洗头测试”:比如某款染发剂宣称“颜色保持6周”,需通过“重复洗头测试”验证:洗15次后,颜色保留率≥80%(用比色计检测),才能在标签上标注;若洗10次后颜色已褪色50%,则不能宣称“持久染发”。

防脱发产品的“减少脱发”宣称需通过“临床测试”:需招募50名以上脱发患者,连续使用产品6个月,通过“脱发数量计数”(如梳理测试)验证:脱发数量减少≥30%,且有统计学意义,才能在标签上标注“减少脱发”;若仅检测出“促进毛发生长”(体外细胞实验),则不能直接宣称“防脱发”。

标签可读性与检测信息的传达要求

欧盟法规要求标签信息“清晰、易读、不可磨灭”,确保消费者能准确获取检测相关内容。比如字体大小:对于净含量≤15ml的小包装,标签文字的最小高度为0.2mm;对于大包装(>100ml),最小高度为0.3mm——若成分列表的字体小于0.2mm,即使内容准确,也会因“不可读”被判定违规。

对比度过关是关键:透明或半透明包装的标签,文字颜色需与背景形成高对比度(如黑色文字配白色背景),避免因“反光”导致成分列表或功效宣称无法识别——比如某款精华液用透明玻璃瓶包装,标签用浅灰色文字,检测发现消费者无法看清“含致敏香精”的警示语,会被要求重新设计标签。

术语准确性避免误导:比如“无 parabens”需明确检测出产品不含所有 parabens类防腐剂(如甲基paraben、乙基paraben),不能简化为“无防腐剂”(若含其他防腐剂如苯氧乙醇);“天然”宣称需符合“天然成分占比≥95%”的检测标准(如Ecocert认证),不能仅凭“含植物提取物”就标注“天然”。

热门服务

关于微析院所

ABOUT US WEIXI

微析·国内大型研究型检测中心

微析研究所总部位于北京,拥有数家国内检测、检验(监理)、认证、研发中心,1家欧洲(荷兰)检验、检测、认证机构,以及19家国内分支机构。微析研究所拥有35000+平方米检测实验室,超过2000人的技术服务团队。

业务领域覆盖全国,专注为高分子材料、金属、半导体、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提供大型仪器测试(光谱、能谱、质谱、色谱、核磁、元素、离子等测试服务)、性能测试、成分检测等服务;致力于化学材料、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半导体材料、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专业研究,为相关企事业单位提供专业的技术服务。

微析研究所是先进材料科学、环境环保、生物医药研发及CMC药学研究、一般消费品质量服务、化妆品研究服务、工业品服务和工程质量保证服务的全球检验检测认证 (TIC)服务提供者。微析研究所提供超过25万种分析方法的组合,为客户实现产品或组织的安全性、合规性、适用性以及持续性的综合检测评价服务。

十多年的专业技术积累

十多年的专业技术积累

服务众多客户解决技术难题

服务众多客户解决技术难题

每年出具十余万+份技术报告

每年出具十余万+份报告

2500+名专业技术人员

2500+名专业技术人员

微析·国内大型研究型检测中心
首页 领域 范围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