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皮吸收测试中 Franz 扩散池法的操作步骤是什么
透皮吸收测试相关服务热线: 微析检测业务区域覆盖全国,专注为高分子材料、金属、半导体、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提供大型仪器测试、性能测试、成分检测等服务。 地图服务索引: 服务领域地图 检测项目地图 分析服务地图 体系认证地图 质检服务地图 服务案例地图 新闻资讯地图 地区服务地图 聚合服务地图
本文包含AI生成内容,仅作参考。如需专业数据支持,可联系在线工程师免费咨询。
Franz扩散池法是透皮吸收研究中最经典的体外评价方法,广泛用于外用药物、化妆品活性成分的透皮性能验证。其原理是通过模拟皮肤屏障(如离体皮肤),观察供体池中的药物透过皮肤进入接收池的过程,定量分析透皮速率与累积透过量。该方法操作标准化、结果重复性好,是行业内评估透皮有效性的核心手段。
实验前的准备工作
首先确定接收液:需满足“漏槽条件”(药物溶解度远大于透皮量),常用磷酸盐缓冲液(PBS,pH7.4,模拟人体皮肤pH)或生理盐水,脂溶性药物可加≤10%乙醇提高溶解度。接收液需用0.22μm滤膜过滤除菌,避免微生物干扰。
器材检查:Franz扩散池(供体池+接收池)需无裂缝,搅拌子清洁无残留;恒温水浴预调至32℃(人体皮肤温度),温度波动≤0.5℃;准备取样器、分光光度计或HPLC等检测仪器。
皮肤样品处理:常用SD大鼠背部皮肤或人尸体皮,新鲜或-20℃冻存(≤1个月)。使用前脱毛(电动剃毛器,避免损伤表皮),去除皮下脂肪,用32℃生理盐水漂洗3次,去除血迹杂质。
扩散池的组装与调试
向接收池加32℃接收液:液面没过“扩散界面”(皮肤放置处),避免气泡——气泡会阻挡药物扩散,可用注射器吸出或轻敲池壁排出。
放入搅拌子,启动搅拌器:转速300-500rpm(验证方法:加荧光素钠,1分钟内均匀则合适)。转速过低导致接收液不均,过高易破坏皮肤结构。
固定皮肤:表皮朝上(朝供体池)、真皮朝下(朝接收池),平铺于接收池接口,盖供体池用夹子固定。检查皮肤无褶皱/拉伸——褶皱会让透皮路径不均,拉伸会破坏屏障。
验证密封性:缝隙涂少量水,若吸水或冒泡,说明密封不严,需重新拧紧或换密封垫。
供试品添加与系统平衡
供试品制备:乳膏/凝胶搅拌至无颗粒,溶液用0.45μm滤膜过滤。用移液管加至供体池,均匀覆盖皮肤(面积与有效透皮面积一致,通常1-2cm²)。
体积控制:供体池加1-2ml(容量2-5ml),过多易溢出,过少易干涸。挥发性制剂(如酊剂)需盖石蜡膜防蒸发。
系统平衡:加供试品后静置30-60分钟(动物皮30分钟,人皮60分钟),让皮肤充分水合——水合后的皮肤角质层膨胀,透皮速率更接近人体实际。平衡时保持水浴与搅拌开启。
透皮实验的正式进行
平衡结束记0时刻,设置取样点:常用1、2、4、6、8、12、24小时(快速透皮可缩短至30分钟,缓慢透皮延长至48小时)。
取样操作:用1ml注射器从接收池取样口抽1ml,立即补1ml新鲜32℃接收液(维持体积恒定)。补加液需与原接收液一致,保证“漏槽条件”。
注意事项:针头插接收液中下层(避气泡),慢抽防吸搅拌子;取样后封取样口,样品标记时间编号,4℃保存防降解。
样品处理与定量分析
样品预处理:室温解冻后,0.22μm滤膜过滤(去皮肤碎屑/微生物)。紫外检测需稀释至吸光度0.2-0.8(线性最佳),HPLC检测转进样瓶。
标准曲线:用接收液配0.1、0.5、1、5、10μg/ml标准品,测吸光度/峰面积,绘标准曲线(R²≥0.999)。
定量计算:根据标准曲线得样品浓度(Ci),累积透过量Qn=(Cn×V)+Σ(Ci×Vi)(V接收池体积,Vi取样体积)。透皮速率(J)取曲线线性部分斜率÷有效面积,单位μg/(cm²·h)。
重复性验证:做3次平行实验,相对标准偏差(RSD)≤10%,否则重新实验。
实验后的清洁维护
拆卸扩散池:倒出残留供试品,去离子水冲3次,75%乙醇泡30分钟消毒,60℃以下烘干(防塑料变形)。
搅拌子清洁:洗洁精去残留,去离子水冲,丙酮泡5分钟(去脂溶性残留),晾干。
仪器维护:水浴倒空擦净,搅拌机关电源擦水迹,检测仪器按规程关机清理进样口。
常见问题排查
气泡问题:接收池有气泡会挡药物,需重新加接收液或吸气泡;实验中冒泡则换皮肤。
皮肤破损:安装前用手电筒照,透光点说明破损,需换皮肤——破损会让透皮速率异常高。
浓度不均:搅拌转速低导致,提高至500rpm,或换大搅拌子。
供试品干涸:水性品盖石蜡膜,油性品加体积至2ml,或缩短实验时间。
热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