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药

生物医药

服务热线:

稳定性试验中湿度参数的设定需要参考哪些标准依据

三方检测机构 2025-02-08

稳定性试验相关服务热线: 微析检测业务区域覆盖全国,专注为高分子材料、金属、半导体、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提供大型仪器测试、性能测试、成分检测等服务。 地图服务索引: 服务领域地图 检测项目地图 分析服务地图 体系认证地图 质检服务地图 服务案例地图 新闻资讯地图 地区服务地图 聚合服务地图

本文包含AI生成内容,仅作参考。如需专业数据支持,可联系在线工程师免费咨询。

稳定性试验是药品研发与质量控制的核心环节,其目的是模拟产品在存储、运输及使用中的环境条件,评估质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为有效期与包装选择提供科学依据。湿度作为关键环境参数,直接影响药品的物理形态(如片剂崩解、胶囊软化)、化学活性(如水解反应)及微生物安全性(如霉变)。因此,湿度参数的设定绝非主观判断,需严格遵循国际、国内权威标准,并结合剂型特性、原料吸湿性及目标市场的气候特征,确保试验结果能真实反映产品实际表现。

ICH Q1系列:国际制药行业的基础框架

ICH(国际人用药品注册技术协调会)的Q1系列指导原则是全球稳定性试验的核心依据,其中Q1A(R2)《新原料药和制剂的稳定性试验》明确了湿度参数的基础设定逻辑:长期试验(模拟常规存储)采用25℃±2℃/60%RH±5%RH,加速试验(模拟极端环境)采用40℃±2℃/75%RH±5%RH;若加速试验中产品出现显著变化(如含量下降超5%、有关物质增加),需补充30℃±2℃/65%RH±5%RH的中间条件试验。

这一设定源于全球气候特征——25℃/60%RH接近温带与亚热带地区的年平均环境,40℃/75%RH则代表极端高温高湿(如中国南方夏季)。例如,普通片剂的长期试验需按25℃/60%RH设定,加速试验按40℃/75%RH;若加速试验中片剂崩解时限从15分钟延长至30分钟,需补充中间条件试验,评估产品在“更常见恶劣环境”下的稳定性。

此外,ICH Q1B《光稳定性试验》要求样品置于25℃±2℃/60%RH±10%RH环境中,避免湿度变化干扰光降解结果——若湿度过高,样品可能同时发生光降解与水解,无法区分两种因素的影响。

中国药典(ChP 2020)的本土化调整

中国药典2020年版四部《9001 药物稳定性试验指导原则》沿用ICH框架,但结合中国气候特征进行了本土化补充。中国疆域跨越寒温带至热带,南方夏季温度可达35℃以上,湿度超80%,北方冬季湿度可低至20%以下。因此,ChP强调“需结合产品预期销售地区的实际环境调整试验条件”。

针对吸湿性强的产品(如含乳糖的片剂、明胶胶囊),ChP允许将长期试验湿度降至50%±5%RH——这一调整呼应了中国南方夏季高湿度的实际,避免标准条件过宽导致产品实际存储失效。例如,含乳糖的片剂,乳糖临界相对湿度(CRH)为65%,若按ICH的60%RH设定,南方夏季环境湿度可能超60%,导致片剂吸潮结块,因此ChP允许降至50%RH。

ChP还特别强调中间条件试验的必要性:若加速试验(40℃/75%RH)中产品质量变化超标,需立即启动30℃/65%RH试验,因为这一条件更接近中国大部分地区的夏季环境(如上海夏季平均30℃、湿度65%)。例如,某感冒药加速试验中有关物质增加2%(超标准),需按ChP要求补充中间条件试验,确定夏季稳定期。

FDA对剂型与产品特性的细化要求

美国FDA的《Stability Testing of Drug Substances and Products》(CDER指南)在ICH基础上,进一步强调“剂型特异性”与“产品特性”的影响。液体制剂(如注射剂、糖浆剂)含大量水分,对环境湿度不敏感,湿度设定可宽松(如长期60%±10%RH);固体制剂尤其是吸湿性强的品种(如含聚维酮的片剂),若CRH低于60%,加速试验湿度需降至65%±5%RH,而非默认的75%RH。

针对明胶胶囊,FDA提出明确要求:明胶软化点约70%RH,若加速试验用75%RH,胶囊可能软化变形,导致崩解延长或泄漏。因此,若明胶胶囊对75%RH敏感,可调整加速湿度至65%RH,但需提供稳定性数据支持——证明65%RH下胶囊物理(硬度、崩解)与化学(含量、有关物质)特性均符合标准。例如,布洛芬明胶胶囊的加速试验湿度设定为65%RH,即依据此要求。

FDA还关注包装防潮性能的影响:若产品用铝塑泡罩(防潮性强),即使剂型敏感,长期湿度可设为60%±10%RH;若用普通聚乙烯瓶(透湿率高),需降至50%±5%RH。例如,聚乙烯瓶包装的阿司匹林片剂,长期湿度设定为50%RH,就是为抵消包装缺陷。

WHO针对热带气候的特殊适配

世界卫生组织(WHO)的《Guidelines for Stability Testing of Pharmaceutical Products》针对热带与亚热带地区(如非洲、东南亚、拉丁美洲)的气候特征(年平均温度超25℃、湿度超60%),调整了湿度设定。ICH的25℃/60%RH不适用这些地区——若按此试验,产品实际存储中可能因温湿度过高失效。

WHO的调整主要有两点:一是长期试验温度从25℃提至30℃±2℃,湿度保持65%±5%RH;二是加速试验温度从40℃提至45℃±2℃,湿度75%±5%RH。例如,出口印度的抗生素片剂,需按WHO的30℃/65%RH设定长期试验——印度年平均27℃、湿度68%,30℃/65%RH更接近实际。

针对易吸潮的散剂、颗粒剂,WHO进一步降低长期湿度:若产品CRH低于50%,长期湿度设为40%±5%RH。例如,非洲儿童用维生素散剂,原料药CRH为45%,按WHO要求长期湿度降至40%RH,避免热带高湿度下吸潮结块,影响剂量准确性。

剂型特异性的标准补充依据

不同剂型的物理化学特性差异大,湿度设定需参考剂型特异性标准。粉末状制剂(如散剂、颗粒剂)比表面积大,易吸潮结块,ICH Q1A建议长期湿度不超50%±5%RH;半固体制剂(如软膏、乳膏)若含甘油等水溶性基质,可能吸潮软化分层,WHO建议加速湿度为75%±5%RH,但需监测物理稳定性(硬度、黏度、分层);栓剂(如可可豆脂型)遇湿易软化,FDA建议长期湿度不超60%±5%RH。

泡腾片因含碳酸氢钠与柠檬酸,遇湿会反应释放CO₂,导致片剂膨胀失效,ICH Q1A要求其长期湿度不超50%±5%RH,加速不超65%±5%RH。例如,某泡腾片长期湿度设定为45%RH,加速60%RH,即依据此要求。

冻干制剂(如注射用冻干粉针)含水量极低(<1%),但吸潮会导致含水量上升,影响复溶与稳定性。FDA建议长期湿度不超50%±5%RH,加速不超65%±5%RH。例如,重组人胰岛素冻干粉针,长期湿度设定为45%RH,就是为防止吸潮导致含水量上升。

原料吸湿性数据的直接参考

原料药的吸湿性是湿度设定的直接依据,核心指标是临界相对湿度(CRH)——当环境湿度超CRH,原料药快速吸潮,导致物理或化学变化。稳定性试验湿度必须低于CRH,或至少不超CRH的80%(ChP 2020四部《9103 药物吸湿性试验指导原则》要求)。

CRH通常用动态水分吸附仪(DVS)测定。例如,某原料药DVS测试显示,湿度达55%时重量增加超2%(视为显著吸潮),则CRH为55%。根据ChP要求,制剂湿度需不超CRH的80%(55%×80%=44%),因此长期试验湿度设定为40%±5%RH,加速为60%±5%RH(需确认60%RH下是否吸潮)。

若原料药吸湿性因辅料配伍变化,需重新评估CRH。例如,某原料药CRH60%,与乳糖(CRH65%)配伍后,混合粉末CRH降至55%(按混合物料CRH公式计算:1/CRH混合=1/60% + 1/65%-1/(60%×65%)),因此制剂湿度需降至50%±5%RH——这一调整依据是ICH Q1A中“需考虑辅料对原料吸湿性影响”的要求。

热门服务

关于微析院所

ABOUT US WEIXI

微析·国内大型研究型检测中心

微析研究所总部位于北京,拥有数家国内检测、检验(监理)、认证、研发中心,1家欧洲(荷兰)检验、检测、认证机构,以及19家国内分支机构。微析研究所拥有35000+平方米检测实验室,超过2000人的技术服务团队。

业务领域覆盖全国,专注为高分子材料、金属、半导体、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提供大型仪器测试(光谱、能谱、质谱、色谱、核磁、元素、离子等测试服务)、性能测试、成分检测等服务;致力于化学材料、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半导体材料、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专业研究,为相关企事业单位提供专业的技术服务。

微析研究所是先进材料科学、环境环保、生物医药研发及CMC药学研究、一般消费品质量服务、化妆品研究服务、工业品服务和工程质量保证服务的全球检验检测认证 (TIC)服务提供者。微析研究所提供超过25万种分析方法的组合,为客户实现产品或组织的安全性、合规性、适用性以及持续性的综合检测评价服务。

十多年的专业技术积累

十多年的专业技术积累

服务众多客户解决技术难题

服务众多客户解决技术难题

每年出具十余万+份技术报告

每年出具十余万+份报告

2500+名专业技术人员

2500+名专业技术人员

微析·国内大型研究型检测中心
首页 领域 范围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