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药

生物医药

服务热线:

透皮吸收测试数据报告中不确定度评估的计算方法与应用实例

三方检测机构 2025-01-10

透皮吸收测试相关服务热线: 微析检测业务区域覆盖全国,专注为高分子材料、金属、半导体、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提供大型仪器测试、性能测试、成分检测等服务。 地图服务索引: 服务领域地图 检测项目地图 分析服务地图 体系认证地图 质检服务地图 服务案例地图 新闻资讯地图 地区服务地图 聚合服务地图

本文包含AI生成内容,仅作参考。如需专业数据支持,可联系在线工程师免费咨询。

透皮吸收测试是经皮给药系统(如贴剂、凝胶、软膏)研发与质量控制的核心环节,其数据可靠性直接影响药物有效性与安全性评价。而不确定度评估作为衡量测试结果可信度的关键工具,能系统识别误差来源、量化误差大小,为数据解读提供科学依据。本文结合透皮吸收测试的实际流程,详细阐述不确定度评估的计算方法,并通过具体应用实例说明其在数据报告中的实践操作,助力从业者规范开展不确定度分析

透皮吸收测试中不确定度的核心概念

不确定度是表征测试结果分散性的参数,反映“真值”所在的区间范围。在透皮吸收测试中,结果通常以“累积透皮渗透量(μg/cm²)”或“透皮速率(μg/cm²·h)”表示,不确定度则回答“这个结果有多可靠”——比如渗透量100μg/cm²,不确定度10μg/cm²,意味着真值有95%概率落在90-110μg/cm²之间。

不确定度分为两类:A类是通过重复测量的统计分析得到的变异(如6次平行实验的标准偏差);B类是利用现有信息(如仪器校准证书、试剂说明书)估算的误差(如HPLC进样量的最大允许误差)。两者的区别在于数据来源,而非重要性——有时B类分量(如皮肤厚度差异)对结果的影响远大于A类。

需要注意的是,不确定度≠误差:误差是“测量值与真值的差值”,是客观存在但无法完全知晓的;不确定度是“对误差的估计”,是基于现有信息的主观判断,但需遵循科学方法量化。

透皮吸收测试中常见的不确定度来源

透皮吸收测试的流程可分为“样品制备→扩散实验→样品采集→浓度测定→数据计算”五大环节,每个环节都可能引入不确定度:

第一,仪器与设备因素。Franz扩散池的体积准确性(如接收室体积标注10mL,实际可能偏差±0.2mL)、搅拌器转速稳定性(转速波动会导致接收液中药物扩散不均,浓度测量偏差)、HPLC的波长准确性(波长偏移1nm可能使药物响应值下降5%)均会影响结果。例如,某品牌扩散池的接收室体积误差±0.1mL(k=2),对应的不确定度为0.05mL,若接收液体积10mL,相对不确定度0.5%。

第二,样品与试剂因素。皮肤样品的制备是关键变量——鼠皮剥离时厚度不均(如0.8-1.2mm)、人体皮肤反复冻融导致角质层破坏,都会改变透皮速率;接收液的pH值波动(如pH5.0±0.2)会影响弱酸性药物的解离度,进而改变透皮量;药物标准品的纯度(如99.5%±0.2%)则直接影响浓度计算的准确性。

第三,方法学与操作因素。取样时间的偏差(如24小时取样延迟10分钟)、进样顺序的残留(HPLC进样时前一样品残留0.1%)、实验员的手法差异(剥离皮肤时用力不均导致厚度差异),这些看似微小的操作波动,累积后可能导致结果偏差5%-10%。

不确定度评估的计算步骤详解

不确定度评估需遵循“识别来源→量化分量→合成不确定度→计算扩展不确定度”的逻辑流程,以下结合透皮测试场景具体说明:

第一步,识别不确定度来源。用“因果图”梳理流程:以“累积渗透量的不确定度”为结果,分支涵盖“扩散池体积”“皮肤厚度”“HPLC进样量”“接收液pH”“取样时间”等10-15个因素,确保无遗漏。

第二步,量化各分量。A类分量用贝塞尔公式计算:对n次重复测量的结果xi,平均值x̄=Σxi/n,标准偏差s=√[Σ(xi-x̄)²/(n-1)],相对标准偏差RSD=s/x̄×100%(如6次平行实验的RSD=3%,对应A类相对不确定度3%)。B类分量用“最大允许误差/包含因子”估算:若仪器校准证书显示进样量误差±0.5μL(k=2),则不确定度u=0.5/2=0.25μL,相对不确定度=0.25μL/10μL×100%=2.5%(假设进样量10μL)。

第三步,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当各分量独立时,合成相对标准不确定度ucr=√(u1r²+u2r²+…+unr²)(u1r为第一个分量的相对不确定度)。例如,A类相对不确定度3%、HPLC进样量2.5%、皮肤厚度5%,合成ucr=√(3²+2.5²+5²)=√(9+6.25+25)=√40.25≈6.34%。

第四步,计算扩展不确定度。扩展不确定度U=ucr×k(k为包含因子,通常取2,对应95%置信概率)。若平均值x̄=150μg/cm²,U=6.34%×2=12.68%,则扩展不确定度绝对值=150×12.68%≈19μg/cm²。

尼古丁透皮贴透皮吸收测试的不确定度实例

以某尼古丁透皮贴的24小时透皮吸收测试为例,采用Franz扩散池(接收室体积10mL)、大鼠腹部皮肤(厚度1.0±0.1mm)、HPLC法(检测波长260nm)测定接收液中尼古丁浓度,具体步骤如下:

1、重复测量(A类分量):取6个平行扩散池,测得24小时累积渗透量分别为145、152、148、155、147、153μg/cm²,计算平均值x̄=150μg/cm²,标准偏差s=3.74μg/cm²,相对标准偏差RSD_A=3.74/150×100%≈2.5%。

2、仪器不确定度(B类分量):HPLC进样量为10μL,校准证书显示误差±0.5μL(k=2),故进样量相对不确定度u1r=0.5/(2×10)×100%=2.5%;检测器响应因子的校准不确定度为±1.2%(k=2),相对不确定度u2r=1.2%/2=0.6%。

3、样品与试剂(B类分量):大鼠皮肤厚度误差±0.1mm(k=2),相对不确定度u3r=0.1/(2×1.0)×100%=5%;接收液体积用10mL移液管,校准误差±0.1mL(k=2),相对不确定度u4r=0.1/(2×10)×100%=0.5%;尼古丁标准品纯度99.5%,不确定度±0.2%(k=2),相对不确定度u5r=0.2%/2=0.1%。

4、合成与扩展不确定度:合成相对标准不确定度ucr=√(2.5%²+2.5%²+0.6%²+5%²+0.5%²+0.1%²)=√(6.25+6.25+0.36+25+0.25+0.01)=√38.12≈6.17%;扩展不确定度U=6.17%×2=12.34%,绝对值=150×12.34%≈18.5μg/cm²。

最终结果表示为:“24小时累积透皮渗透量:(150±19)μg/cm²(k=2,置信水平95%)”。

数据报告中不确定度的规范呈现

不确定度评估的结果需清晰体现在数据报告中,关键内容包括:

1、评估范围:明确“本不确定度涵盖24小时累积透皮渗透量的测量结果”,避免歧义。

2、分量明细:列出各不确定度分量的来源、量化方法与数值,例如“重复测量变异(A类,2.5%)、HPLC进样量误差(B类,2.5%)、皮肤厚度差异(B类,5%)”。

3、计算过程:简要说明合成与扩展不确定度的计算逻辑,如“各分量独立,合成相对不确定度为6.17%;取k=2,扩展不确定度12.34%”。

4、结果表示:用“平均值±扩展不确定度”格式,注明k值与置信概率,例如“(150±19)μg/cm²,k=2,置信水平95%”。

不确定度评估的注意事项与常见误区

1、分量的相关性:若两个分量存在关联(如HPLC进样量与检测器响应),需计算协方差,但透皮测试中大部分分量独立,可忽略协方差。

2、重复次数的影响:A类分量的可靠性依赖重复次数,n≥6才能保证标准偏差的稳定性;若n=3,需用t分布调整k值(如n=3时k=4.303)。

3、忽略小分量:若某分量的相对不确定度小于合成不确定度的10%(如0.5% vs 6%),可忽略以简化计算,不影响结果准确性。

4、方法学验证的支撑:不确定度评估需基于方法学验证数据——精密度对应A类分量,准确性对应方法偏差的B类分量,线性范围对应检测器响应的不确定度,避免“凭空估算”。

热门服务

关于微析院所

ABOUT US WEIXI

微析·国内大型研究型检测中心

微析研究所总部位于北京,拥有数家国内检测、检验(监理)、认证、研发中心,1家欧洲(荷兰)检验、检测、认证机构,以及19家国内分支机构。微析研究所拥有35000+平方米检测实验室,超过2000人的技术服务团队。

业务领域覆盖全国,专注为高分子材料、金属、半导体、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提供大型仪器测试(光谱、能谱、质谱、色谱、核磁、元素、离子等测试服务)、性能测试、成分检测等服务;致力于化学材料、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半导体材料、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专业研究,为相关企事业单位提供专业的技术服务。

微析研究所是先进材料科学、环境环保、生物医药研发及CMC药学研究、一般消费品质量服务、化妆品研究服务、工业品服务和工程质量保证服务的全球检验检测认证 (TIC)服务提供者。微析研究所提供超过25万种分析方法的组合,为客户实现产品或组织的安全性、合规性、适用性以及持续性的综合检测评价服务。

十多年的专业技术积累

十多年的专业技术积累

服务众多客户解决技术难题

服务众多客户解决技术难题

每年出具十余万+份技术报告

每年出具十余万+份报告

2500+名专业技术人员

2500+名专业技术人员

微析·国内大型研究型检测中心
首页 领域 范围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