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问题

常见问题

服务热线:

燃烧性能检测技术规范有哪些不同版本

三方检测机构-王工 2024-10-04

燃烧性能检测相关服务热线: 微析检测业务区域覆盖全国,专注为高分子材料、金属、半导体、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提供大型仪器测试、性能测试、成分检测等服务。 地图服务索引: 服务领域地图 检测项目地图 分析服务地图 体系认证地图 质检服务地图 服务案例地图 新闻资讯地图 地区服务地图 聚合服务地图

本文包含AI生成内容,仅作参考。如需专业数据支持,可联系在线工程师免费咨询。

燃烧性能检测是评估材料火灾危险性的核心技术,直接关系到建筑、交通、家电等领域的安全合规。由于不同国家/地区的火灾场景、技术标准及安全需求差异,燃烧性能检测技术规范形成了多个版本体系,其内容涵盖试验方法、判定指标、适用范围等关键维度。了解这些规范的不同版本,不仅能帮助企业应对跨区域合规要求,也能为材料研发提供针对性的技术依据。

国内GB系列燃烧性能检测规范的版本迭代

作为国内建筑材料燃烧性能的核心规范,GB 8624经历了多次版本调整,其中2006版与2012版的差异最为显著。2006版《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采用“七等级”体系,将材料分为A1、A2、B、C、D、E、F级,分级依据包括燃烧热值、烟气毒性、火焰传播速率等多维度指标——例如A1级要求材料总燃烧热值≤2.0 MJ/kg且无燃烧滴落物,A2级则允许总燃烧热值≤3.0 MJ/kg但需满足烟气毒性指标。

2012版GB 8624对分级体系进行了简化,调整为“A、B1、B2、B3”四级:A级对应不燃材料,B1级为难燃,B2级为可燃,B3级为易燃。这一变化贴合国内建筑工程的实际应用场景,减少了企业合规判定的复杂性——比如以前需区分A1和A2级的石材,2012版中统一归为A级,只需满足GB/T 5464《建筑材料不燃性试验方法》的要求即可。

除了分级体系,2012版还更新了关键试验方法。对于B1、B2级材料,新增GB/T 20284《建筑材料或制品的单体燃烧试验》(SBI)作为火灾增长特性的评估手段,代替了2006版中GB/T 2406《塑料燃烧性能试验方法 氧指数法》与GB/T 8626《建筑材料可燃性试验方法》的组合。SBI试验能更真实模拟材料在火灾中的热释放速率和烟气生成量,比如某款聚苯板保温材料,2006版氧指数测试为32(达到B级),但2012版SBI试验测得热释放速率峰值超过150 kW,最终判定为B2级,直接影响其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限制。

2012版还扩大了适用范围,将复合材料、夹心材料纳入规范。例如对“金属面夹芯板”的燃烧性能评估,明确要求芯材与面板分别测试后综合判定——某企业生产的铝塑复合板,2012版要求芯材达到B1级、面板达到A级才能整体判定为B1级,而2006版仅需芯材达到B级即可,解决了此前复合材料合规判定的模糊性。

2022年GB 8624发布局部修订公告,细化了“烟气毒性”指标:采用GB/T 20285《材料产烟毒性危险分级》的“动物试验法”替代原有的“气体分析法”,更直观反映烟气对人体的危害。比如某款PVC地板的烟气毒性测试,原2012版通过CO浓度≤500 ppm判定合格,修订后需观察试验小鼠死亡率≤10%,提高了对材料烟气安全性的要求。

国际ISO系列燃烧性能检测规范的版本特点

ISO(国际标准化组织)的燃烧性能规范以通用性和科学性著称,其中ISO 1182《建筑材料不燃性试验方法》与ISO 5660-1《建筑材料热释放速率试验方法 第1部分:热释放速率锥型量热仪法》是全球应用最广的标准。ISO 1182:2017版对比2002版,调整了试验条件的控制精度——试验炉内温度需稳定在750℃±5℃(旧版为±10℃),试样尺寸统一为100mm×100mm×50mm(旧版允许±5mm误差),减少了试验结果的离散性。比如同一块陶瓷砖,旧版可能因温度波动导致“不燃性”判定偏差,新版则更稳定。

ISO 5660-1:2015版对比2002版,新增“烟气成分连续监测”要求:需实时测量CO、CO₂、O₂浓度,并计算“有效燃烧热(EHC)”。这一调整更准确评估材料的能量释放,比如某款聚氨酯泡沫材料,旧版仅测试热释放速率峰值为300 kW,新版还需计算EHC为15 MJ/kg,结合两者才能全面反映燃烧强度。

ISO 9772:2018《橡胶及橡胶制品 燃烧性能的测定 氧指数法》是橡胶材料的专用标准,对比2003版优化了“烟气密度测试”方法——将试样燃烧位置从“水平”改为“垂直”,更贴近轮胎、密封件等橡胶制品的实际火灾状态。某轮胎企业出口欧洲的橡胶密封件,旧版ISO 9772测试烟气密度Dm≤400,新版要求Dm≤350,企业需增加氢氧化铝阻燃剂用量才能达标。

ISO规范的版本迭代常基于全球火灾事故反馈:ISO 5660-1:2015版增加“滴落物收集装置”,源于2010年某飞机火灾中塑料部件滴落物加剧火势,新标准要求记录滴落物数量和燃烧时间,为航空材料合规提供更严格依据。

美国ASTM系列燃烧性能检测规范的版本差异

ASTM(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的燃烧性能规范以“实用性”为核心,针对不同行业制定专用标准,其中ASTM E84《建筑材料表面燃烧特性试验方法》(俗称“隧道试验”)与ASTM D635《塑料水平燃烧速率和燃烧行为试验方法》最具代表性。ASTM E84-23版对比2019版,调整了“火焰传播指数(FPI)”与“发烟指数(SI)”阈值——Class A级材料的FPI从≤20调整为≤25,SI从≤40调整为≤50,让低发烟木质装饰材料更易达标。比如某品牌竹纤维墙板,旧版FPI为22无法达标,新版因阈值放宽顺利通过。

ASTM D635-22版针对塑料“轻量化”趋势,新增“薄壁塑料”测试参数:厚度≤1.5mm的塑料(如家电外壳、汽车内饰),燃烧速率需≤25mm/min(旧版为≤50mm/min)。某企业生产的PP家电外壳,旧版燃烧速率30mm/min判定合格,新版需添加溴系阻燃剂才能降至≤25mm/min。

ASTM F814-21版(航空内饰材料燃烧性能)对比2014版,增加“烟气毒性”测试: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检测HCN、HCl等有害气体浓度,旧版仅测试CO浓度。这一变化源于2013年某航空火灾中HCN导致乘客中毒,新标准要求HCN浓度≤10 ppm,提高了航空材料安全性。

ASTM规范与美国“国家火灾安全规范(NFPA)”联动:ASTM E84的Class A级要求与NFPA 101《生命安全规范》一致,企业进入美国市场需同时满足两者最新版本,否则无法通过消防验收。

欧盟EN系列燃烧性能检测规范的版本调整

欧盟EN系列规范以“协调性”为特点,整合了各国地方标准,其中EN 13501-1《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 第1部分:根据燃烧试验反应特性的分级》是核心标准。EN 13501-1:2018版对比2007版,新增“补充试验要求”——B、C级材料需额外通过EN 13823:2010《建筑材料燃烧性能试验 单火焰源试验》,评估小火焰下的燃烧行为。某款聚酯纤维窗帘,旧版通过EN ISO 11925-2(小火焰点火试验)判定为C级,新版需额外满足EN 13823的“火焰蔓延长度≤150mm”才能维持C级。

EN ISO 1182:2017版(不燃性试验)与ISO同步,但针对欧盟市场增加“烟气腐蚀性”指标:测试SO₂、NOₓ浓度,因欧盟关注火灾后建筑设备的腐蚀风险。某款岩棉保温材料,ISO 1182仅需满足不燃性,EN版还需SO₂浓度≤10 ppm才能在欧盟建筑中使用。

EN 14961-1:2020版(纺织品燃烧性能)优化了“垂直燃烧试验”条件:火源火焰高度从20mm调整为30mm,更贴近窗帘、沙发面料的实际火灾状态。某企业生产的涤纶窗帘,旧版火焰蔓延时间12秒合格,新版需≥15秒,需增加阻燃涂层厚度才能达标。

欧盟EN规范的执行与“CE认证”绑定:企业出口欧盟需符合最新版本,否则无法贴附CE标志。比如某家具企业的海绵坐垫,2014版EN 1021-1(软垫家具燃烧性能)仅需通过“香烟点火试验”,2020版要求额外通过“小火焰点火试验”,需调整海绵密度和阻燃剂用量。

热门服务

关于微析院所

ABOUT US WEIXI

微析·国内大型研究型检测中心

微析研究所总部位于北京,拥有数家国内检测、检验(监理)、认证、研发中心,1家欧洲(荷兰)检验、检测、认证机构,以及19家国内分支机构。微析研究所拥有35000+平方米检测实验室,超过2000人的技术服务团队。

业务领域覆盖全国,专注为高分子材料、金属、半导体、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提供大型仪器测试(光谱、能谱、质谱、色谱、核磁、元素、离子等测试服务)、性能测试、成分检测等服务;致力于化学材料、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半导体材料、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专业研究,为相关企事业单位提供专业的技术服务。

微析研究所是先进材料科学、环境环保、生物医药研发及CMC药学研究、一般消费品质量服务、化妆品研究服务、工业品服务和工程质量保证服务的全球检验检测认证 (TIC)服务提供者。微析研究所提供超过25万种分析方法的组合,为客户实现产品或组织的安全性、合规性、适用性以及持续性的综合检测评价服务。

十多年的专业技术积累

十多年的专业技术积累

服务众多客户解决技术难题

服务众多客户解决技术难题

每年出具十余万+份技术报告

每年出具十余万+份报告

2500+名专业技术人员

2500+名专业技术人员

微析·国内大型研究型检测中心
首页 领域 范围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