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问题

常见问题

服务热线:

燃烧性能检测结果判定的等级标准是什么

三方检测机构-孔工 2024-10-06

燃烧性能检测相关服务热线: 微析检测业务区域覆盖全国,专注为高分子材料、金属、半导体、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提供大型仪器测试、性能测试、成分检测等服务。 地图服务索引: 服务领域地图 检测项目地图 分析服务地图 体系认证地图 质检服务地图 服务案例地图 新闻资讯地图 地区服务地图 聚合服务地图

本文包含AI生成内容,仅作参考。如需专业数据支持,可联系在线工程师免费咨询。

燃烧性能检测是评估材料火灾风险的核心环节,其等级标准是将材料火灾危险性量化分类的关键依据。不同国家、地区及应用场景(如建筑、电子、纺织)有不同的标准体系——国内以GB 8624为核心,国际遵循ISO系列,北美采用UL标准,纺织品则有专项规范。这些标准通过不燃性、燃烧速率、产烟量等指标,将材料划分为从“不燃”到“易燃”的多个等级,直接决定材料的使用场景(如A1级用于防火墙,V-0级用于电子外壳)。本文将系统解析主流标准的等级划分逻辑与关键指标。

国内建筑材料燃烧性能的核心标准:GB 8624体系

国内建筑材料燃烧性能的分级主要依据GB 8624-2012《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该标准将材料分为A(不燃)、B1(难燃)、B2(可燃)、B3(易燃)四大类,其中A类又细分为A1、A2两个等级。

A1级是最高不燃等级,需满足两项关键要求:一是依据GB/T 5464《建筑材料不燃性试验方法》,在750℃高温下灼烧30分钟,试样无火焰、温升不超过50℃、质量损失不超过50%;二是依据GB/T 14402《建筑材料及制品的燃烧性能 燃烧热值的测定》,材料总热值≤2.0MJ/kg。常见的A1级材料包括岩棉保温板、防火涂料覆盖的钢结构构件。

A2级同样属于不燃类,但允许一定的燃烧反应——需额外通过GB/T 20284《建筑材料或制品的单体燃烧试验》,要求燃烧增长速率指数(FIGRA)≤120W/s,总产烟量(TSP)≤30m²,且无燃烧滴落物引燃下方滤纸。例如,部分加气混凝土砌块属于A2级。

B1级为“难燃材料”,判定需结合多项试验:GB/T 8626《建筑材料可燃性试验方法》(点火15秒后无持续燃烧)、GB/T 11785《建筑材料燃烧或分解的烟密度试验方法》(烟密度等级≤75),以及单体燃烧试验中的FIGRA≤250W/s、TSP≤150m²。B1级材料常用于建筑内装修的石膏板、阻燃胶合板。

B2级是“可燃材料”,只需满足基本燃烧控制——可燃性试验中点火15秒后持续燃烧,但火焰蔓延速度较慢;B3级则是“易燃材料”,点火后迅速燃烧,甚至产生剧烈火焰,常见于普通木材、未处理的纺织品。

国际通用的燃烧性能等级:ISO标准体系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燃烧性能标准覆盖更广泛的材料类型,核心包括ISO 1182(不燃性试验)、ISO 9772(难燃性试验)、ISO 9773(织物燃烧性能)三大类。

ISO 1182《建筑材料不燃性试验方法》与GB 8624的A类分级对应,将材料分为Class A1、Class A2:Class A1要求试样在750℃下灼烧30分钟,无火焰、温升≤50℃、质量损失≤50%;Class A2则允许轻微火焰,但需满足燃烧热值≤3MJ/kg(依据ISO 1716《建筑材料及制品的燃烧性能 总燃烧热值的测定》)。

ISO 9772《建筑材料及制品的难燃性 垂直表面的火焰蔓延》针对难燃材料,分为Class B、C、D三个等级:Class B要求火焰蔓延高度≤150mm,燃烧时间≤10秒;Class C允许火焰蔓延高度≤300mm;Class D则是火焰蔓延高度≤600mm。该标准常用于欧洲建筑中的保温材料分级。

ISO 9773《纺织品 燃烧性能 垂直方向 火焰蔓延的测定》针对织物,分为Class I、Class II、Class III:Class I要求续燃时间≤5秒、阴燃时间≤5秒、损毁长度≤100mm,适用于消防服、酒店窗帘等需高阻燃的纺织品;Class III则是常规可燃织物。

北美地区常用的燃烧性能等级:UL标准体系

北美市场的燃烧性能等级以美国保险商实验室(UL)的标准为主,其中UL 94(塑料燃烧性能)和UL 723(建筑材料表面燃烧)最常用。

UL 94《设备和器具部件用塑料材料的燃烧试验》是塑料行业的“黄金标准”,分级从高到低为V-0、V-1、V-2、HB:V-0级要求用喷灯火焰灼烧试样10秒,移开后火焰需在10秒内熄灭,且滴落的熔化物不能引燃下方12英寸处的棉花;V-1级火焰熄灭时间延长至30秒,其他要求与V-0一致;V-2级允许滴落物引燃棉花,但火焰需在30秒内熄灭;HB级适用于厚度≤3mm的塑料,水平燃烧试验中火焰蔓延速度≤40mm/min(厚度>1.5mm)或≤75mm/min(厚度≤1.5mm)。例如,手机充电器的塑料外壳通常需达到V-0级。

UL 723《建筑材料表面燃烧特性的试验方法》针对建筑内装修材料,分为Class A、B、C:Class A要求火焰传播指数(FPI)≤25,烟密度≤450;Class B为FPI≤75、烟密度≤450;Class C为FPI≤200、烟密度≤450。北美商场的吊顶材料多要求Class A级。

纺织品燃烧性能的专项等级标准

纺织品因应用场景特殊(如服装、窗帘、床上用品),其燃烧性能等级需单独判定,核心标准包括国内的GB/T 5455和国际的ISO 6941。

国内GB/T 5455《纺织品 燃烧性能试验 垂直法》将纺织品分为B1、B2、B3三级:B1级(难燃)要求续燃时间≤5秒、阴燃时间≤5秒、损毁长度≤150mm;B2级(可燃)续燃≤15秒、阴燃≤15秒、损毁长度≤200mm;B3级(易燃)则是续燃>15秒或损毁长度>200mm。例如,酒店窗帘需达到B1级,而普通家用棉布多为B3级。

国际标准ISO 6941《纺织品 燃烧性能 垂直方向 火焰蔓延速度的测定》更关注“火焰蔓延速率”,分为Class 1(慢燃)、Class 2(中燃)、Class 3(快燃):Class 1要求火焰蔓延速度≤10mm/s,适用于消防服、航空座椅套;Class 3则是火焰蔓延>25mm/s,属于危险级别。

另外,儿童服装的燃烧性能有更严格的要求——美国CPSC 16 CFR Part 1615/1616标准规定,儿童睡衣需达到“慢燃”等级,即垂直燃烧试验中续燃时间≤10秒,无熔融滴落物。

燃烧性能等级判定的关键指标解析

无论采用哪种标准,燃烧性能等级的划分都围绕五大核心指标展开,这些指标直接反映材料的火灾风险:

1、不燃性:通过高温灼烧试验(如GB/T 5464、ISO 1182),观察材料是否会被点燃并持续燃烧。不燃性是A1、Class A1等最高等级的必备条件。

2、燃烧速率:衡量火焰蔓延的快慢——包括火焰蔓延速度(如纺织品的垂直燃烧损毁长度)、燃烧增长速率指数(FIGRA,建筑材料的单体燃烧试验)。燃烧速率越快,等级越低(如B3级材料的火焰蔓延远快于B1级)。

3、产烟量:通过烟密度试验(GB/T 11785、UL 723)或烟释放速率试验(ISO 19706)测定。高等级材料(如A1、V-0)需严格控制产烟量,避免烟雾窒息风险。

4、燃烧滴落物:判断材料燃烧时是否产生熔融滴落物,以及滴落物是否会引燃下方物体——UL 94的V-0级不允许滴落物引燃棉花,而V-2级则允许,这也是电子设备外壳需用V-0级塑料的原因。

5、燃烧热值:通过热值测定试验(GB/T 14402、ISO 1716),低热值材料(如A1级≤2MJ/kg)的火灾荷载小,更安全。

例如,某款阻燃塑料要达到UL 94 V-0级,需同时满足:火焰10秒内熄灭(燃烧速率)、无滴落物引燃棉花(滴落物)、烟密度低(产烟量);而一款岩棉板要达到GB 8624 A1级,需满足不燃性(无火焰、低温升)和低热值(≤2MJ/kg)。

热门服务

关于微析院所

ABOUT US WEIXI

微析·国内大型研究型检测中心

微析研究所总部位于北京,拥有数家国内检测、检验(监理)、认证、研发中心,1家欧洲(荷兰)检验、检测、认证机构,以及19家国内分支机构。微析研究所拥有35000+平方米检测实验室,超过2000人的技术服务团队。

业务领域覆盖全国,专注为高分子材料、金属、半导体、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提供大型仪器测试(光谱、能谱、质谱、色谱、核磁、元素、离子等测试服务)、性能测试、成分检测等服务;致力于化学材料、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半导体材料、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专业研究,为相关企事业单位提供专业的技术服务。

微析研究所是先进材料科学、环境环保、生物医药研发及CMC药学研究、一般消费品质量服务、化妆品研究服务、工业品服务和工程质量保证服务的全球检验检测认证 (TIC)服务提供者。微析研究所提供超过25万种分析方法的组合,为客户实现产品或组织的安全性、合规性、适用性以及持续性的综合检测评价服务。

十多年的专业技术积累

十多年的专业技术积累

服务众多客户解决技术难题

服务众多客户解决技术难题

每年出具十余万+份技术报告

每年出具十余万+份报告

2500+名专业技术人员

2500+名专业技术人员

微析·国内大型研究型检测中心
首页 领域 范围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