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问题

常见问题

服务热线:

哪些环境条件会影响红外热像检测对设备温度场分布的测量准确性

三方检测机构-岳工 2024-07-16

红外热像检测相关服务热线: 微析检测业务区域覆盖全国,专注为高分子材料、金属、半导体、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提供大型仪器测试、性能测试、成分检测等服务。 地图服务索引: 服务领域地图 检测项目地图 分析服务地图 体系认证地图 质检服务地图 服务案例地图 新闻资讯地图 地区服务地图 聚合服务地图

本文包含AI生成内容,仅作参考。如需专业数据支持,可联系在线工程师免费咨询。

红外热像检测作为非接触式温度测量技术,广泛应用于电力、石化、冶金等行业的设备故障诊断,其核心是通过接收目标的红外辐射还原温度场分布。但实际检测中,环境条件会直接影响红外辐射的传输、目标表面状态及热像仪的信号接收,导致温度场测量出现偏差。了解这些环境因素的影响机制,是提高检测准确性的关键。

大气组分对红外辐射的衰减作用

大气中的水蒸汽、二氧化碳、臭氧等气体分子,以及雾霾中的颗粒物,会对红外辐射产生吸收和散射。不同波长的红外辐射受吸收的程度不同——中波红外(3-5μm)主要被水蒸汽吸收,长波红外(8-14μm)则易被二氧化碳影响。南方夏季的潮湿环境中,当湿度超过70%,测量50米外的变压器绕组温度时,水蒸汽会吸收部分红外辐射,导致热像仪显示温度比实际低3-6℃。

雾霾中的PM2.5颗粒物更麻烦——它们会散射红外光线,让热像图变得模糊。比如雾霾天测输电线路绝缘子,原本的局部高温点会被散射的辐射“掩盖”,看起来和正常区域没区别,很容易漏判故障。有检测人员做过实验:在PM2.5浓度200μg/m³的环境中,测量100米外的设备,红外信号强度会下降30%以上,温度误差高达10℃。

环境温度与周围辐射源的反射干扰

红外热像仪接收到的信号,其实是目标自身辐射加反射的周围辐射。如果周围有高温物体,比如阳光、高温管道,反射辐射会“冒充”目标的热量,导致温度误判。最常见的情况是阳光直射——中午测户外开关柜,金属外壳反射太阳辐射,热像图上会出现“虚假高温点”,温度比实际高10℃以上,新手很容易误以为设备故障。

就算在室内,旁边的高温设备也会捣乱。比如检测车间里的电机,若旁边有80℃的蒸汽管道,电机外壳会反射管道的辐射,显示温度比实际高5-7℃。而且反射干扰的强度和目标表面有关:抛光金属的发射率低(比如不锈钢只有0.15),反射率就高,受影响更严重;而黑色漆面发射率高(0.9左右),反射的辐射少,误差就小。

目标表面发射率的环境依赖性

发射率是物体自身辐射能力的指标,数值0到1——数值越高,辐射能力越强。不同材料的发射率差很大:黑色漆面0.9,抛光铝0.05,混凝土0.85。但环境会改变表面状态,进而影响发射率。比如户外的铝制输电线路接头,新的时候发射率0.2,用一年氧化后,表面变粗糙,发射率能升到0.45。如果检测时还按0.2设置热像仪,显示温度会比实际低15-20℃,根本测不准。

表面潮湿也会影响发射率。比如刚下雨后测混凝土电线杆,潮湿表面的发射率从0.85升到0.92,若没调整,温度读数会比实际高2-4℃。还有积灰——设备表面积了一层灰,发射率会升高,比如原本0.6的钢铁表面,积灰后能到0.8,这时候测温度,结果会比实际高。很多检测误差不是热像仪的问题,而是没算准发射率的变化。

风速与气流的散热影响

风会带走目标表面的热量,让表面温度低于内部实际温度。比如户外的输电线路接头,风速3m/s时,表面温度比内部导体低8-12℃。如果只看表面温度,可能会觉得接头没问题,但其实内部已经因为接触不良开始发热了。有次检测一条110kV线路,接头表面温度显示45℃(正常),但拆开后发现内部触头已经烧蚀——就是因为风把表面的热量吹走了,掩盖了故障。

气流对大型设备的影响更明显。比如石化储罐的罐壁,有风时散热快,热像图显示的温度场很均匀,但罐内介质温度其实没变化。如果据此判断保温层没问题,可能会忽略罐壁的局部破损——因为破损处的热量被风吹走了,根本显不出来。

雨雾等液态水的直接干扰

雨水和雾的影响分两步:一是直接冷却目标表面,二是衰减红外辐射。雨天测户外变压器套管,雨水打湿表面,通过蒸发散热,让表面温度比实际低10-15℃——套管内部的局部放电高温,会被雨水“浇灭”,热像图上根本看不到。

雾的问题在散射——雾中的小水滴(直径1-100μm)会把红外辐射打散,让热像仪接收到的信号变弱。比如浓雾中测10米外的泵体,原本清晰的温度梯度会变得模糊,正常区域和故障区域混在一起,根本分不出来。还有镜头起雾——湿度高时,热像仪镜头会结一层小水珠,导致光线折射,热像图全是白影,连设备轮廓都看不清。

电磁辐射对热像仪的信号干扰

红外热像仪的核心元件(比如焦平面阵列、信号处理电路)很怕电磁辐射。在变电站、高压线路附近检测时,强电磁会干扰电子信号,导致温度读数波动或图像出杂点。有检测人员在500kV变电站测变压器,周围母线的电磁辐射让温度显示从60℃跳到75℃,波动15℃,根本没法用。

机场附近更麻烦——雷达的电磁辐射会让热像图出现大量“雪花点”,温度场的轮廓都画不出来。这种干扰的特点是“没规律”:同一位置测三次,结果可能是50℃、65℃、58℃,完全没法判断哪个准。而且电磁干扰很难消除,只能尽量避开电磁强的区域,或者选抗干扰能力强的热像仪。

热门服务

关于微析院所

ABOUT US WEIXI

微析·国内大型研究型检测中心

微析研究所总部位于北京,拥有数家国内检测、检验(监理)、认证、研发中心,1家欧洲(荷兰)检验、检测、认证机构,以及19家国内分支机构。微析研究所拥有35000+平方米检测实验室,超过2000人的技术服务团队。

业务领域覆盖全国,专注为高分子材料、金属、半导体、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提供大型仪器测试(光谱、能谱、质谱、色谱、核磁、元素、离子等测试服务)、性能测试、成分检测等服务;致力于化学材料、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半导体材料、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专业研究,为相关企事业单位提供专业的技术服务。

微析研究所是先进材料科学、环境环保、生物医药研发及CMC药学研究、一般消费品质量服务、化妆品研究服务、工业品服务和工程质量保证服务的全球检验检测认证 (TIC)服务提供者。微析研究所提供超过25万种分析方法的组合,为客户实现产品或组织的安全性、合规性、适用性以及持续性的综合检测评价服务。

十多年的专业技术积累

十多年的专业技术积累

服务众多客户解决技术难题

服务众多客户解决技术难题

每年出具十余万+份技术报告

每年出具十余万+份报告

2500+名专业技术人员

2500+名专业技术人员

微析·国内大型研究型检测中心
首页 领域 范围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