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排放检测中pH值与悬浮物指标的测定规范
污水排放检测相关服务热线: 微析检测业务区域覆盖全国,专注为高分子材料、金属、半导体、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提供大型仪器测试、性能测试、成分检测等服务。 地图服务索引: 服务领域地图 检测项目地图 分析服务地图 体系认证地图 质检服务地图 服务案例地图 新闻资讯地图 地区服务地图 聚合服务地图
本文包含AI生成内容,仅作参考。如需专业数据支持,可联系在线工程师免费咨询。
在污水排放检测中,pH值与悬浮物(SS)是反映水质污染程度的核心指标——pH值体现水体酸碱平衡状态,直接影响污水处理工艺效率(如活性污泥法适宜pH为6.5-8.5)与受纳水体生态稳定性(酸性污水会腐蚀管道、抑制水生植物光合作用);悬浮物则代表水中不溶性固体含量,关联着水体浊度、管道淤积及水生生物栖息地质量。准确测定这两项指标,需严格遵循标准化操作规范,从样品采集到结果计算的每一步都直接影响数据可靠性。本文围绕两者的测定规范展开,详细拆解操作细节与质量控制要点。
pH值测定的样品采集与预处理
pH值测定的样品采集需用聚乙烯或硼硅玻璃容器(禁止金属容器,避免金属离子与酸碱反应),采集时需充满容器以减少空气接触——空气中的CO₂会溶解入样,导致碱性水样pH降低。若水样含悬浮物或油类,需用0.45μm微孔滤膜快速过滤(禁止滤纸,其会吸附离子),过滤时避免曝气。
样品需尽快测定,常温下存放不超过2小时——延迟测定会因微生物活动(如细菌分解有机物产酸)或CO₂扩散导致偏差。如需短时间保存,可置于4℃冰箱(密封防CO₂进入),但冷藏后需恢复至室温再测,避免温度差异影响电极响应。
特殊水样预处理:含高浓度硫化物的水样(如造纸废水)需加少量3%过氧化氢氧化硫化物,防止腐蚀玻璃电极;含重金属的水样(如电镀废水)需用抗污染电极(带聚四氟乙烯套管),避免金属离子吸附电极表面。
pH值测定的仪器要求与校准
pH计需选精度≥0.01pH的型号,配套玻璃电极(指示)与饱和甘汞电极(参比)。玻璃电极使用前需在3mol/L KCl溶液中浸泡24小时(激活膜),用后需放回浸泡液(禁止干放);参比电极需定期补充饱和KCl溶液,保持盐桥畅通。
校准需用覆盖水样pH范围的标准缓冲液:测酸性污水用pH4.00(邻苯二甲酸氢钾)和pH6.86(混合磷酸盐);测碱性污水用pH6.86和pH9.18(硼砂)。校准前用蒸馏水冲洗电极3次,滤纸吸干(禁止擦拭),先校准中间值(如pH6.86),再校准另一浓度。
仪器需按《JJG119-2018》每年检定1次,检定项目包括示值误差、重复性等,不合格仪器需维修或更换。
pH值测定的操作步骤与注意事项
将摇匀的水样倒入50mL烧杯,电极浸入液面下1-2cm(避免碰杯底),用玻璃棒缓慢搅拌(防气泡),待读数稳定(1-2分钟变化≤0.02pH)后记录。重复测定2次取平均值。
若水样pH超出电极范围(0-14),需用无CO₂蒸馏水稀释(倍数≤10)并注明;温度差异超过5℃时,开启pH计温度补偿功能(手动输入水样温度)。
异常处理:读数波动剧烈需检查电极是否破损(玻璃膜有裂纹会不稳定)或参比电极盐桥是否堵塞(可轻晃电极排气泡);读数偏差大需重新校准或更换标准液(标准液开封后冷藏,保质期6个月)。
悬浮物测定的样品采集与保存
悬浮物测定需用具塞玻璃瓶或聚乙烯瓶(容量≥500mL),采集前用待测水样冲洗3次防交叉污染。采集时需剧烈摇匀水样(悬浮物易沉降),根据含量调整体积:含量高(≥500mg/L)取50-100mL,含量低(≤100mg/L)取200-500mL,确保滤膜上悬浮物量在10-100mg之间(太少误差大,太多难烘干)。
样品需24小时内测定,若延迟需加1-2mL/L甲醛固定(抑制微生物分解),但需确认执行标准(如GB8978-1996不允许加固定剂则需尽快测)。含油水样需用石油醚萃取油层,含挥发性有机物的水样需密封防挥发。
悬浮物测定的样品预处理(过滤与恒重)
悬浮物测定用重量法(GB11901-1989),滤膜选0.45μm微孔滤膜,需提前恒重:将滤膜放入称量瓶,103-105℃烘干2小时,干燥器冷却30分钟后称重,重复至两次差≤0.2mg。
过滤用真空抽滤:滤膜贴在布氏漏斗上,用蒸馏水湿润,缓慢倒水样抽滤至清澈,用蒸馏水冲洗容器3次并倒入滤器,确保悬浮物全部转移。含溶解性盐的水样需用热蒸馏水(60-80℃)冲洗滤膜2次,去除可溶性盐;含粘性有机物的水样可加10-20mg高岭土作助滤剂。
悬浮物测定的重量法操作规范
过滤后,滤膜放入原称量瓶,103-105℃烘干2小时(温度过高会分解有机物,过低则水分未除尽)。烘干后立即放入干燥器冷却30分钟(冷却不足会吸收空气中水分),称重精确至0.1mg。
重复烘干-冷却-称重至两次差≤0.4mg(恒重):若第二次重量增加,说明滤膜吸水需重新烘干;若减少超过0.4mg,需检查烘箱温度或滤膜是否破裂。
操作细节:烘干时称量瓶盖子半开(利水分蒸发),冷却时干燥器盖子留小缝(防压力变化),称重时戴手套(避免手汗污染),天平需稳定1分钟再读数。
悬浮物测定的结果计算与数据处理
结果计算公式:SS(mg/L)=(m₂ - m₁)×10⁶ / V,其中m₁为恒重滤膜重量(g),m₂为滤膜加悬浮物重量(g),V为水样体积(mL)。系数10⁶是单位转换(1g=1000mg,1mL=10⁻³L)。
平行样要求:每批≤20个样品做2个平行样,相对偏差≤5%(SS≤10mg/L时≤10%)。有效数字保留:≥100mg/L保留三位(如125mg/L),10-100mg/L保留两位(如28mg/L),<10mg/L保留一位(如5mg/L)。
异常处理:若结果偏差大,需检查滤膜是否破裂(滤液浑浊则破裂)、恒重是否彻底(m₂ - m₁<10mg需增加水样体积)或天平是否归零。
pH值与悬浮物测定的质量控制要点
空白试验:pH测定用无CO₂蒸馏水做空白,值应在7.0±0.2范围内;悬浮物测定做滤膜空白,值≤0.2mg。加标回收:悬浮物每批做1个加标样(加硅藻土),回收率90%-110%。
人员与环境:操作需培训合格人员,实验室保持清洁(防灰尘),温度18-25℃(防温度影响电极或烘干),相对湿度≤70%(防称量时吸水)。
常见干扰因素及排除方法
pH值干扰:CO₂干扰——采集时充满容器、尽快测定;悬浮物干扰——过滤去除;温度干扰——开启温度补偿或恢复室温。
悬浮物干扰:油类干扰——石油醚萃取;溶解性盐干扰——热蒸馏水冲洗滤膜;微生物分解——尽快测定或加甲醛。
其他干扰:滤膜吸附——用聚四氟乙烯滤膜;烘箱温度不均——定期校准烘箱;天平误差——每天用标准砝码校准。
热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