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行业资讯

服务热线:

复合材料航天器部件微缺陷无损伤检测的激光超声技术研究

三方检测机构-岳工 2024-01-19

无损伤检测相关服务热线: 微析检测业务区域覆盖全国,专注为高分子材料、金属、半导体、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提供大型仪器测试、性能测试、成分检测等服务。 地图服务索引: 服务领域地图 检测项目地图 分析服务地图 体系认证地图 质检服务地图 服务案例地图 新闻资讯地图 地区服务地图 聚合服务地图

本文包含AI生成内容,仅作参考。如需专业数据支持,可联系在线工程师免费咨询。

复合材料因高比强度、高比模量及抗腐蚀性能,成为航天器结构部件的核心材料之一。但制备或服役过程中易产生分层、孔隙、纤维断裂等微缺陷,这些缺陷若未及时检测,可能引发结构失效,威胁航天器运行安全。传统无损检测技术如超声C扫、X射线探伤存在接触式损伤、分辨率有限或辐射风险等问题,而激光超声技术作为非接触、高分辨率的新型检测手段,为复合材料航天器部件微缺陷检测提供了新路径。

激光超声技术的检测原理

激光超声技术通过脉冲激光照射材料表面,利用光热效应或光压效应激发超声波。当短脉冲激光作用于复合材料表面时,材料吸收激光能量后局部快速升温膨胀,产生热应力,进而激发纵波、横波和表面波等多种模式的超声波——这一光热效应适用于碳纤维、玻璃纤维等非金属复合材料,因光压效应需更高激光能量,易对材料造成烧蚀损伤。

激发的超声波在材料内部传播时,遇到缺陷会发生反射、折射或散射。随后通过激光干涉仪(如迈克尔逊干涉仪)接收反射或透射的超声信号:干涉仪将超声波引起的表面微位移转换为光程差变化,再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通过信号处理算法(如小波变换、快速傅里叶变换)提取缺陷相关特征,可实现缺陷的定位(基于超声波传播时间)和定量分析(基于信号幅值、相位与缺陷尺寸的关联)。

与传统超声检测相比,激光超声的非接触特性避免了耦合剂污染或探头压痕损伤,高脉冲频率(可达100kHz)则保证了高空间分辨率(可达10μm),尤其适合复合材料微缺陷的精细检测。

复合材料微缺陷的激光超声信号特征

分层缺陷是复合材料最常见的微缺陷,多因层间粘结不良产生。当纵波遇到分层界面时,会发生部分反射,反射信号的幅值与分层面积正相关——分层面积每增加10mm²,信号幅值约提高15-20%;相位则因界面声阻抗差异(如碳纤维与树脂的声阻抗差约1.5×10^6 kg/(m²·s))滞后0.1-0.3π,可通过相位变化判断分层界面的粘结状态。

孔隙缺陷源于制备中的气泡残留,尺寸多在10-200μm之间。超声波遇到孔隙会发生散射,导致信号能量衰减,衰减程度与孔隙率正相关——孔隙率每增加1%,能量衰减约5-8%。此外,小孔隙(<100μm)对高频波(>15MHz)散射更强,信号高频成分占比升高;大孔隙(>100μm)则影响低频波(<10MHz),信号低频成分衰减更明显。

纤维断裂缺陷会破坏纤维连续性,当超声波沿纤维方向传播时,断裂处会产生额外反射峰,反射峰位置对应断裂位置,幅值与断裂纤维数量相关——断裂纤维每增加5根,幅值约提高10%。同时,纤维断裂会引入频率调制,使原信号谱出现边带,边带间隔与断裂纤维间距一致(如间距0.5mm对应边带间隔2MHz)。

通过整合时域(幅值、相位)、频域(频率分布)和波模式(纵波/横波比例)特征,可建立微缺陷的“特征指纹库”,为缺陷识别提供基础。

航天器部件复杂结构的适配性优化

航天器部件常采用曲面、蜂窝夹层或加筋结构,激光超声需通过聚焦方式优化适配复杂表面。针对曲面部件(如卫星天线反射面),采用扫描振镜系统控制激光束入射角度,确保激光垂直照射曲面各点——当曲面曲率半径<500mm时,振镜偏转角度需调整至±15°范围内,避免角度偏差导致的信号衰减。

蜂窝夹层结构(如航天器舱壁)的检测需优化激光参数:选择10-50ns脉冲宽度,激发体波(纵波/横波)穿透蜂窝芯层,减少表面波干扰;激光能量控制在2-4mJ,避免烧蚀蜂窝壁。对于加筋结构(如火箭箭体框架),筋条会遮挡下方区域,可采用斜入射策略——激光从筋条两侧以30°角入射,利用横波折射绕过筋条,检测筋条下方5-10mm处的缺陷。

针对复杂结构的死角区域(如部件边角),可采用小型化激光探头(尺寸<50mm×50mm),配合机械臂灵活调整检测角度,确保全覆盖检测。

多缺陷类型的区分方法

复合材料航天器部件常存在多缺陷共存(如分层+孔隙),需通过信号特征差异实现区分。纵波反射系数可区分分层与孔隙:分层界面反射系数高(约0.2-0.3),信号幅值大;孔隙反射系数低(<0.1),信号以衰减为主。

表面波色散特性可区分纤维断裂与分层:纤维断裂会降低表面波群速度(约5-10%),而分层对群速度影响小,但会增加表面波衰减(约15-20%)。通过测量表面波群速度变化,可快速区分两种缺陷。

频率谱分析可区分孔隙与纤维断裂:孔隙信号高频成分(>15MHz)占比>40%,纤维断裂信号则有明显边带(频率间隔1-5MHz)。结合机器学习算法(如支持向量机),输入幅值、相位、频率占比等10个特征参数,多缺陷区分准确率可达92%以上。

实际工程应用中的参数校准

工程检测前需针对具体材料和缺陷类型校准参数。激光能量需平衡信号强度与材料损伤: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安全能量范围为1-5mJ,超过5mJ会导致表面烧蚀(出现直径>0.5mm的凹坑);玻璃纤维复合材料能量可提高至3-7mJ,因玻璃纤维熔点更高。

脉冲宽度需匹配缺陷尺寸:检测10-50μm微缺陷时,选择10-30ns脉冲,确保超声波波长(λ=v×τ,v为声速,τ为脉冲宽度)与缺陷尺寸相当,提高散射效率;检测50-200μm缺陷时,脉冲宽度可增加至30-50ns。

扫描速度需兼顾精度与效率:高精度检测(分辨率<50μm)时,速度控制在0.5-1mm/s,保证每个检测点的激光照射时间足够;快速筛查(分辨率<100μm)时,速度可提高至2-3mm/s。通过标准试样(含已知缺陷的复合材料板)校准,建立缺陷尺寸与信号幅值的线性关系(如幅值每提高1V对应缺陷尺寸增加0.1mm),确保定量准确性。

环境干扰的抑制策略

环境振动会影响信号稳定性,采用主动隔振平台(振动衰减率>90%)隔离外界振动,同时在信号处理中加入振动补偿:采集平台振动信号,对超声信号进行反相抵消,可将振动引起的幅值波动从±15%降低至±3%以内。

温度波动会改变复合材料声速(温度每变化1℃,声速约变化0.5%),影响缺陷定位精度。检测前需将材料预热至20-25℃(室温),或在信号处理中加入温度补偿模块——实时测量材料温度,调整声速参数(如20℃时碳纤维声速为5900m/s,25℃时为5929m/s),修正缺陷坐标。

灰尘会散射激光,降低信噪比,需采用透明防尘罩密封光路,定期用无水乙醇清洁干涉仪镜片(每检测10个部件清洁一次),可将信噪比从20dB提高至35dB以上。

激光超声检测结果的验证方法

检测结果需通过多种方法验证。对于疑似缺陷,采用超声C扫复核:对比激光超声与C扫的缺陷定位(误差<0.2mm)和尺寸(误差<5%),确保一致性。对于关键部件(如火箭发动机喷管)的缺陷,进行破坏性试验——机械剥离缺陷区域,观察实际缺陷形态,验证激光超声的尺寸测量误差(<10%)。

针对无法破坏性试验的部件,采用数字图像相关技术(DIC):施加小载荷(<1MPa),测量缺陷区域的变形量,若变形量超过非缺陷区域的2倍,则判定缺陷为“危险缺陷”,需更换部件。

通过多方法验证,激光超声检测的结果可信度可达95%以上,满足航天器部件的高可靠性要求。

热门服务

关于微析院所

ABOUT US WEIXI

微析·国内大型研究型检测中心

微析研究所总部位于北京,拥有数家国内检测、检验(监理)、认证、研发中心,1家欧洲(荷兰)检验、检测、认证机构,以及19家国内分支机构。微析研究所拥有35000+平方米检测实验室,超过2000人的技术服务团队。

业务领域覆盖全国,专注为高分子材料、金属、半导体、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提供大型仪器测试(光谱、能谱、质谱、色谱、核磁、元素、离子等测试服务)、性能测试、成分检测等服务;致力于化学材料、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半导体材料、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专业研究,为相关企事业单位提供专业的技术服务。

微析研究所是先进材料科学、环境环保、生物医药研发及CMC药学研究、一般消费品质量服务、化妆品研究服务、工业品服务和工程质量保证服务的全球检验检测认证 (TIC)服务提供者。微析研究所提供超过25万种分析方法的组合,为客户实现产品或组织的安全性、合规性、适用性以及持续性的综合检测评价服务。

十多年的专业技术积累

十多年的专业技术积累

服务众多客户解决技术难题

服务众多客户解决技术难题

每年出具十余万+份技术报告

每年出具十余万+份报告

2500+名专业技术人员

2500+名专业技术人员

微析·国内大型研究型检测中心
首页 领域 范围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