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行业资讯

服务热线:

医学检验实验室检验方法确认与验证的技术要求及实施步骤

三方检测机构-孔工 2023-12-29

医学检验相关服务热线: 微析检测业务区域覆盖全国,专注为高分子材料、金属、半导体、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提供大型仪器测试、性能测试、成分检测等服务。 地图服务索引: 服务领域地图 检测项目地图 分析服务地图 体系认证地图 质检服务地图 服务案例地图 新闻资讯地图 地区服务地图 聚合服务地图

本文包含AI生成内容,仅作参考。如需专业数据支持,可联系在线工程师免费咨询。

医学检验实验室的检验结果是临床诊断、治疗决策的核心依据,而检验方法的可靠性直接决定结果的准确性。无论是引入新的检测技术、应用非标准方法,还是验证已有的标准方法,确认与验证都是实验室质量体系中的关键环节——它不仅要满足ISO15189、CLIA等法规要求,更要保障临床需求的适配性。本文将从定义区分、技术要求到实施步骤,系统拆解医学检验方法确认与验证的核心要点,为实验室实践提供可操作的指引。

明确确认与验证的适用场景及定义边界

在医学检验领域,“确认”与“验证”是两个易混淆但本质不同的概念。根据ISO15189:2022的定义,“确认”针对的是“非标准方法、实验室自行开发的方法,或对标准方法的重大修改”——比如实验室为检测某种罕见病原体自行设计的PCR引物,或调整了标准方法的样本处理步骤(如从血清改为全血),这类方法需要通过确认证明其能满足预期用途。

而“验证”则适用于“已有的标准方法(如FDA批准的试剂盒、CLSI发布的检测规程)”,目的是证明实验室有能力正确执行该方法,确保结果与方法的预期性能一致。例如,实验室引入某品牌的乙肝表面抗原ELISA试剂盒,需要验证其在本实验室的设备、人员操作下,性能是否符合说明书要求。

简单来说,确认是“证明方法本身有效”,验证是“证明实验室能做好这个方法”。两者的边界清晰:当方法是“新的、非标准化的”,用确认;当方法是“已有的、标准化的”,用验证。

技术要求之方法选择的三大核心依据

无论是确认还是验证,方法的选择都需基于法规、实验室能力与临床需求的三重考量。首先是法规符合性:必须符合CLIA(美国临床实验室改进修正案)、ISO15189(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等要求,例如CLIA规定,非标准方法需经过确认并记录在案,否则不得用于临床检测。

其次是实验室能力匹配:要考虑现有设备(如是否有实时荧光PCR仪、质谱仪)、人员技能(如是否掌握基因测序的数据分析)、样本处理能力(如能否处理冷冻血浆样本)。例如,若实验室没有超高速离心机,就不宜选择需要超速离心的方法;若人员未接受过下一代测序(NGS)培训,就不应贸然引入NGS方法。

最后是临床需求适配:需结合检测的临床目的(如筛查、诊断、监测疗效)、样本类型(如血液、尿液、脑脊液)、疾病特点(如急性传染病需要快速检测,肿瘤标志物需要高灵敏度)。例如,针对手足口病的EV71病毒检测,临床需要快速出结果,因此选择胶体金免疫层析法(15分钟出结果)比PCR(2小时)更合适;而针对肺癌的EGFR基因突变检测,需要高灵敏度,因此选择数字PCR(最低检测限可达0.1%突变频率)比普通PCR更优。

技术要求之性能参数的量化标准

性能参数是衡量方法可靠性的核心指标,ISO15189要求必须对以下参数进行确认或验证:准确性、精密度、灵敏度、特异性、参考区间。

准确性(Accuracy):指结果与“真实值”的接近程度,需通过参考物质(如NIST的标准物质)或参考方法(如国际公认的参考实验室的方法)进行验证。例如,检测血糖的方法,用NIST的葡萄糖参考物质做回收试验,回收率应在95%-105%之间(可接受标准)。

精密度(Precision):包括批内精密度(同一次试验中同一样本的重复检测变异)和批间精密度(不同时间、不同人员的重复检测变异),通常用变异系数(CV)表示。例如,批内精密度要求CV≤5%(如ELISA方法),批间精密度要求CV≤10%(如PCR方法),具体数值需根据方法类型调整(如质谱法的CV要求更严格,≤3%)。

灵敏度(Sensitivity):指方法能检测到的最低分析物浓度(最低检测限,LOD)或最低比例(如基因突变的最低检测限)。例如,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的LOD需≤500 copies/mL(根据WHO要求);AFP(甲胎蛋白)检测的LOD需≤5 ng/mL(用于肝癌筛查)。

特异性(Specificity):指方法排除非目标分析物干扰的能力,需验证交叉反应(如类似病原体、药物、自身抗体)。例如,检测梅毒的TP-ELISA方法,需验证是否会与类风湿因子(RF)、抗核抗体(ANA)产生交叉反应,若交叉反应率>1%,则方法不可接受。

参考区间(Reference Interval):指健康人群中某指标的正常范围,需根据实验室的人群特点(如年龄、性别、地域)建立或验证。例如,血常规的血红蛋白参考区间,男性为130-175 g/L,女性为120-155 g/L,但高原地区人群的参考区间需上调(如男性150-180 g/L),因此实验室需验证已有参考区间是否适用于本地人群。

实施步骤之前期准备:人、文、物的三重确认

实施确认或验证前,需完成三大准备工作:

1、成立跨学科小组:成员应包括检验技术人员(负责试验操作)、临床医生(提供临床需求指导)、质量管理人员(确保符合质量体系要求)、设备工程师(保障设备正常运行)。例如,某实验室引入新的肿瘤标志物CA125检测方法,小组由肿瘤内科医生(确认临床需求)、生化检验师(负责试验)、质量主管(审核流程)、设备工程师(校准化学发光仪)组成。

2、文献与法规调研:收集方法的相关文献(如PubMed上的方法学研究、试剂盒说明书、CLSI的指南)、法规要求(如FDA的试剂盒批准文件、ISO15189的条款),明确方法的原理、操作步骤、预期性能参数。例如,调研某PCR方法时,需查该方法的引物序列(是否有专利)、扩增条件(退火温度、循环数)、探针标记(是否为荧光素)。

3、设备与试剂准备:确认设备已校准(如天平的校准证书在有效期内,PCR仪的温度准确性已验证)、试剂在有效期内(如酶试剂需-20℃保存,避免反复冻融)、样本条件明确(如血清样本需4℃保存不超过24小时,否则需-80℃冷冻)。例如,做血糖检测的验证试验前,需确认葡萄糖氧化酶试剂在有效期内,生化分析仪的比色杯已清洗干净,样本是空腹静脉血(采集后30分钟内分离血清)。

实施步骤之试验操作:按参数逐一验证

准备完成后,即可开展具体试验,以下是关键参数的试验方法:

● 准确性试验:① 回收试验:取已知浓度的参考物质(如100 mg/dL的葡萄糖参考液),加入空白样本(如去蛋白血清),做回收试验,计算回收率(回收量/加入量×100%),要求回收率在95%-105%之间;② 比对试验:用待验证方法与参考方法(如已确认的方法)同时检测20-50份临床样本,计算两种方法结果的相关性(如Pearson相关系数r≥0.95)和偏差(如平均偏差≤5%)。

● 精密度试验:① 批内精密度:取同一份高、中、低浓度的样本(如血糖的高值150 mg/dL、中值100 mg/dL、低值60 mg/dL),每份做10次重复检测,计算CV值;② 批间精密度:连续5天每天检测同一份高、中、低浓度样本,计算CV值。要求批内CV≤5%,批间CV≤10%(根据方法调整)。

● 灵敏度试验:用参考物质做梯度稀释(如从1000 copies/mL稀释到1 copies/mL),每个浓度做5次检测,找到“能稳定检测到的最低浓度”(即LOD)。例如,某PCR方法的空白样本均值为10 copies/mL,标准差为5 copies/mL,则LOD=10+3×5=25 copies/mL,若预设LOD≤30 copies/mL,则达标。

● 特异性试验:用可能干扰的物质(如类似病原体、药物、自身抗体)做试验,看是否出现假阳性。例如,检测流感病毒H1N1的方法,需用H3N2、乙型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的阳性样本做试验,若结果为阴性,则特异性符合要求。

● 参考区间验证:若使用已有参考区间(如试剂盒说明书中的参考区间),需用20-50份本实验室的健康人群样本做检测,若≥95%的样本结果在参考区间内,则验证通过;若需建立新参考区间,则需用至少120份健康人群样本,用百分位数法计算95%参考区间。

实施步骤之数据处理:用统计学判断“是否达标”

试验完成后,需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数据,判断是否符合预设的可接受标准:

● 准确性:若用回收试验,计算回收率的均值和标准差,若均值在95%-105%之间,则达标;若用比对试验,用Bland-Altman图评估偏差分布,若95%的偏差在±5%范围内,则达标。

● 精密度:计算批内和批间的CV值(标准差/均值×100%),若CV值小于预设标准(如批内≤5%、批间≤10%),则达标。例如,某方法的批内CV为3.2%,批间CV为7.8%,均符合要求。

● 灵敏度:定量方法计算LOD(均值+3倍标准差),定性方法计算最低阳性浓度,若结果≤预设值(如新冠病毒LOD≤500 copies/mL),则达标。

● 特异性:计算交叉反应率(交叉反应阳性数/总测试数×100%),若≤1%,则达标。例如,用10份H3N2阳性样本试验,结果均为阴性,交叉反应率0%,符合要求。

需注意,可接受标准应结合法规、方法类型和临床需求制定——比如血糖检测的准确性偏差≤5%,NGS检测的准确性偏差≤10%(因NGS变异更大)。

实施后的关键:记录与文件化

ISO15189要求,确认与验证的所有过程必须文件化,保留至少5年(或按法规要求)。记录内容应包括:

● 试验基本信息:日期、人员、方法名称、设备型号(如Abbott ARCHITECT i2000)、试剂批号(如20230501)、样本编号(如S20231001-001)。

● 试验步骤:操作流程(如PCR的变性温度95℃ 30秒,退火58℃ 30秒,延伸72℃ 30秒,共40循环)、样本处理方法(如血清离心3000 rpm 10分钟)。

● 数据与结果:原始数据(如吸光度值、Ct值)、统计结果(如回收率98%、批内CV3.2%)、可接受标准、结论(如“准确性达标”)。

● 偏差与纠正:若结果不达标(如精密度CV12%),需记录原因(如设备校准过期)、纠正措施(重新校准后重测)、再次试验结果(如CV8%,达标)。

文件化的目的是“可追溯”——当临床出现异常结果时,能通过记录回溯试验过程;当质量审核时,能证明方法符合法规要求。例如,某实验室的CA125结果异常,通过记录发现是试剂过期,及时纠正避免了错误报告。

热门服务

关于微析院所

ABOUT US WEIXI

微析·国内大型研究型检测中心

微析研究所总部位于北京,拥有数家国内检测、检验(监理)、认证、研发中心,1家欧洲(荷兰)检验、检测、认证机构,以及19家国内分支机构。微析研究所拥有35000+平方米检测实验室,超过2000人的技术服务团队。

业务领域覆盖全国,专注为高分子材料、金属、半导体、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提供大型仪器测试(光谱、能谱、质谱、色谱、核磁、元素、离子等测试服务)、性能测试、成分检测等服务;致力于化学材料、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半导体材料、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专业研究,为相关企事业单位提供专业的技术服务。

微析研究所是先进材料科学、环境环保、生物医药研发及CMC药学研究、一般消费品质量服务、化妆品研究服务、工业品服务和工程质量保证服务的全球检验检测认证 (TIC)服务提供者。微析研究所提供超过25万种分析方法的组合,为客户实现产品或组织的安全性、合规性、适用性以及持续性的综合检测评价服务。

十多年的专业技术积累

十多年的专业技术积累

服务众多客户解决技术难题

服务众多客户解决技术难题

每年出具十余万+份技术报告

每年出具十余万+份报告

2500+名专业技术人员

2500+名专业技术人员

微析·国内大型研究型检测中心
首页 领域 范围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