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检验中自身免疫性肝病相关抗体检测的标准化流程
医学检验相关服务热线: 微析检测业务区域覆盖全国,专注为高分子材料、金属、半导体、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提供大型仪器测试、性能测试、成分检测等服务。 地图服务索引: 服务领域地图 检测项目地图 分析服务地图 体系认证地图 质检服务地图 服务案例地图 新闻资讯地图 地区服务地图 聚合服务地图
本文包含AI生成内容,仅作参考。如需专业数据支持,可联系在线工程师免费咨询。
自身免疫性肝病(AILD)是一类由自身免疫异常介导的肝脏疾病,涵盖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等,其诊断与病情监测高度依赖相关抗体检测。然而,不同实验室因标本处理、试剂选择、操作流程的差异,常导致结果不一致,直接影响临床决策。建立标准化检测流程是消除实验室间差异、保证结果准确性的核心,对AILD的早期诊断、治疗方案选择及预后评估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标本采集与预处理的标准化要求
自身免疫性肝病抗体检测的标本以血清为首选,采集前需告知患者空腹8-12小时,避免高脂饮食、饮酒或服用免疫抑制剂(如泼尼松),防止干扰免疫反应。采集时使用无抗凝剂的真空采血管,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标本污染。
标本转运需保持2-8℃低温,采集后4小时内完成离心(3000rpm,10分钟),分离血清并转移至干净EP管。若无法及时检测,血清需冻存于-20℃以下(避免反复冻融),复融时室温缓慢融化并充分混匀。
需严格拒收不合格标本:溶血标本(血红蛋白会与抗体结合,导致假阳性)、脂血标本(乳糜颗粒散射光影响吸光度读数)、凝固不全标本(纤维蛋白原黏附酶标板,干扰结果)。不合格标本需及时通知临床重新采集,并记录拒收原因。
试剂与设备的标准化管理
试剂选择需优先选用CFDA(或CE、FDA)认证的产品,确保灵敏度与特异性符合临床要求。使用前核对试剂批次、效期及保存条件(如2-8℃冷藏),避免使用过期或保存不当的试剂(如酶结合物冻融后出现沉淀)。
试剂批次更换时需做比对试验:选取20份临床标本(10份阳性、10份阴性),用新旧批次试剂同时检测,结果一致性需≥95%,否则需更换试剂或联系厂家确认。
设备管理需定期校准与维护:酶标仪、洗板机每年由计量机构校准,日常使用前检查温度(酶标仪温育箱需稳定在37℃±0.5℃)、转速(离心机误差≤50rpm)。洗板机每周清洁管路,防止洗液残留导致交叉污染;酶标仪每月清洁滤光片,保证吸光度读数准确。
自身免疫性肝病抗体检测常用方法有间接免疫荧光法(IIF)、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IIF以肝、肾组织切片为底物,是筛查“金标准”,但判读依赖经验;ELISA定量检测,适合阳性标本确认;CLIA自动化程度高,适用于大样本量检测。
实验室需根据定位选择方法:基层实验室用IIF+ELISA组合,三级医院引入CLIA提高效率。无论选哪种方法,均需做方法学验证:
灵敏度验证:用已知低浓度阳性标本(如AMA-M2 25U/mL,参考值<20U/mL),结果需为阳性;特异性验证:用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标本检测,结果需为阴性;重复性验证:同一份阳性标本测10次,CV≤10%;线性验证:5个浓度标准品(0、50、100、150、200U/mL),相关系数R²≥0.99。
操作步骤的规范化执行
以ELISA法检测AMA-M2为例,操作需严格遵循说明书:
1、加样:标准品(6个浓度)、质控品(高、中、低)及标本按顺序加样100μL,用校准移液器,避免气泡或交叉污染。
2、温育:酶标板放37℃温育箱60分钟,温育前预热30分钟,避免箱门附近温度过低。
3、洗板:自动洗板机洗5次,每次300μL洗液浸泡30秒,拍干时轻按酶标板,避免孔底残留液体。
4、加酶结合物:每孔100μL,振荡混匀后37℃温育30分钟,再次洗板。
5、底物反应:加TMB底物100μL,避光孵育15分钟(溶液呈蓝色),加终止液100μL(变为黄色),10分钟内用酶标仪读450nm吸光度(参考波长630nm)。
操作中需戴手套,避免手接触试剂;计时准确,不得缩短温育时间(如将60分钟减至45分钟会降低灵敏度);试剂平衡至室温后使用,防止冷链断裂影响活性。
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
室内质控每天做定值质控品(如AMA-M2高值60U/mL、中值30U/mL、低值25U/mL),结果需在±2SD范围内(如中值参考范围28-32U/mL)。若失控,立即查因:
—— 试剂问题:是否过期、污染;
—— 操作问题:加样量不足、温育时间不够;
—— 设备问题:酶标仪温度异常、洗板机压力不足。
失控处理后重新检测该批标本,记录原因(如“洗板机管路堵塞”)及措施(如“清洁管路”)。
室间质评每年参加2-3次(如卫生部临检中心的AILD抗体质评),成绩需≥80%合格。若不合格,分析原因(如方法学差异、人员培训不足)并整改,合格后方可发报告。
结果判读与报告的标准化
结果判读按试剂说明书cut-off值:ELISA法cut-off=阴性对照均值+2SD(如阴性均值0.100,SD0.020,cut-off=0.140),吸光度≥cut-off为阳性,<为阴性。
定性结果注滴度(如“ANA:1:160阳性”),定量结果注数值与参考范围(如“AMA-M2:120U/mL,参考值<20U/mL”)。报告需含检测方法(如“ELISA法”)、标本状态(如“血清无溶血”)、检测日期及检验者签名。
结果解释需客观:如AMA-M2阳性提示PBC,但需结合临床(乏力、瘙痒)、肝功能(碱性磷酸酶升高)及肝活检;SMA阳性提示AIH,需排除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损伤。避免过度推断(如“AMA-M2阳性=PBC”)。
检测后标本与数据的管理
检测后血清标本-20℃保存至少1个月,标注姓名、编号、日期,避免混淆。保存期满后,装入黄色医疗废物袋,高压灭菌(121℃30分钟)后丢弃。
数据录入LIS系统,包括标本信息、试剂批次、设备参数、质控结果、检测结果,每周备份至服务器,保留至少3年。数据销毁需经负责人批准,用粉碎或格式化方式,确保患者隐私。
热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