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行业资讯

服务热线:

纺织品阻燃性能检测的关键指标及合格判定标准

三方检测机构-王工 2023-02-23

性能检测相关服务热线: 微析检测业务区域覆盖全国,专注为高分子材料、金属、半导体、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提供大型仪器测试、性能测试、成分检测等服务。 地图服务索引: 服务领域地图 检测项目地图 分析服务地图 体系认证地图 质检服务地图 服务案例地图 新闻资讯地图 地区服务地图 聚合服务地图

本文包含AI生成内容,仅作参考。如需专业数据支持,可联系在线工程师免费咨询。

纺织品是日常生活与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材料,但一旦遭遇明火,易成为火灾蔓延的载体,其阻燃性能直接关系到人身安全与财产损失。阻燃性能检测作为防控纺织品火灾风险的核心环节,需依托科学的关键指标与明确的合格判定标准,才能有效区分产品的阻燃能力、指导企业合规生产,并为消费者提供安全保障。本文将系统拆解纺织品阻燃检测的核心指标,结合不同场景与标准体系,解析合格判定的具体要求。

极限氧指数(LOI):衡量阻燃性的基础指标

极限氧指数(LOI)是指纺织品在规定试验条件下,维持持续燃烧所需的最低氧气浓度(以体积百分比表示),是评价纺织品阻燃性能最基础、最常用的指标。其测试原理是将试样固定在氧氮混合气体流中,通过调节氧浓度,找到能让试样点燃后持续燃烧30秒或损毁长度达50mm的最低氧浓度值。

LOI的数值直接反映了纺织品的阻燃能力:LOI<21%时,试样在空气中(氧气约21%)易自然燃烧,属于易燃品;LOI在21%-27%之间,需在高于空气氧浓度的环境中才能燃烧,属于难燃品;LOI>27%时,即使在氧气浓度较高的环境中也难以持续燃烧,达到阻燃级别。

不同类型的纺织品对LOI的要求差异显著。例如,普通民用服装面料的LOI通常需≥28%,以满足日常明火接触(如打火机、蜡烛)的安全需求;工业用防火布(如电焊防护布、隧道防火帘)的LOI则需≥35%,甚至更高,以应对高温、明火等极端场景;而儿童服装等特殊用途纺织品,LOI要求往往更为严格,部分标准甚至要求≥30%。

需要注意的是,LOI仅反映纺织品的“阻燃性”,无法完全代表实际火灾中的蔓延风险,因此需结合其他指标综合评估。

垂直燃烧性能:模拟悬挂状态的火灾风险

垂直燃烧性能主要针对悬挂或垂直放置的纺织品(如窗帘、幕布、悬挂装饰布),模拟其在实际使用中接触明火后的燃烧行为。这类纺织品一旦起火,火焰易沿垂直方向快速蔓延,因此垂直燃烧检测是评估其火灾危险性的关键。

测试时,将试样垂直固定在夹具上,用规定尺寸的点火源(如本生灯)在试样底部边缘点火10秒,随后观察并记录三个核心参数:一是“损毁长度”(试样被烧损的最大长度),二是“燃烧时间”(试样从点火到熄灭的持续时间),三是“滴落物引燃性”(燃烧过程中滴落的熔融物是否引燃下方120mm处的标准棉絮)。

我国《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 50222)对窗帘、幕布等悬挂纺织品的垂直燃烧性能有明确要求:损毁长度≤150mm,燃烧时间≤30秒,且无滴落物引燃棉絮。若满足这三项条件,方可判定为“B1级难燃材料”,允许在商场、酒店等公共场所使用。

部分高端纺织品(如五星级酒店的窗帘)还会额外要求“无续燃”——即点火源移开后,试样在10秒内自行熄灭,进一步降低火灾蔓延风险。

水平燃烧性能:针对平面铺设纺织品的检测

水平燃烧性能主要适用于平面铺设的纺织品,如床垫面料、地毯、沙发套等,这类纺织品在使用中多处于水平状态,火灾时火焰通常沿平面蔓延,因此需检测其“水平方向的燃烧速率”或“损毁面积”。

测试方法通常是将试样水平固定在测试台上,用点火源接触试样一端的边缘(或中心),记录火焰蔓延至规定距离的时间,或燃烧结束后测量损毁面积。例如,床垫面料的测试中,点火源会接触面料表面的中心位置,观察火焰是否会向四周扩散,以及扩散的速度。

以《床垫阻燃性能试验方法》(GB 17927)为例,要求床垫面料的水平燃烧速率≤25mm/min——即火焰从点火点蔓延100mm的时间需超过4分钟,这样即使床垫局部接触明火,也能为人员逃离争取足够时间。

对于地毯这类大面积铺设的纺织品,部分标准(如ASTM E648)还会测试“临界热辐射通量”(CHF),即能让地毯持续燃烧的最低热辐射强度,CHF值越高,说明地毯在高温环境中越难燃烧,适用于机场、地铁等人员密集场所。

45°倾斜燃烧性能:兼顾悬挂与平面的中间状态

45°倾斜燃烧性能主要针对服装面料(如外套、防护服),模拟人体穿着时纺织品处于“半悬挂、半平面”的状态(如袖子、衣摆下垂时的角度)。这类纺织品的燃烧不仅会损伤人体,还可能因熔融滴落(如聚酯纤维)造成二次烫伤,因此检测需重点关注“燃烧速率”与“熔融滴落”。

测试时,将试样以45°角固定,点火源从试样下端边缘点火1秒,随后测量“损毁长度”(从点火点到试样上端的烧损长度)与“燃烧时间”,同时观察是否有熔融滴落物。例如,《防护服装 阻燃防护 第1部分:阻燃服》(GB 8965.1)要求:损毁长度≤100mm,燃烧时间≤10秒,且无熔融滴落物——这是因为若熔融物滴落在皮肤表面,会导致更严重的烫伤。

对于儿童服装,部分标准(如GB 31701《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安全技术规范》)还增加了“领口、袖口的特殊测试”:要求这些部位的损毁长度≤50mm,以保护儿童的颈部、手腕等脆弱部位。

热释放速率:评估火灾蔓延的核心参数

热释放速率(HRR)是指纺织品在燃烧过程中单位时间内释放的热量(以kW/m²表示),是评估火灾蔓延速度的核心指标——热量释放越快,火焰温度越高,越易引燃周围物品,导致火灾扩大。

热释放速率的测试需使用“锥型量热仪”:将试样置于锥形加热器下,模拟火灾中的热辐射环境(通常设定为50kW/m²或75kW/m²),点火后通过氧气消耗量法计算实时热释放速率,重点关注“峰值热释放速率(PHRR)”与“平均热释放速率(MHRR)”。

我国《建筑装饰用纺织品防火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GB/T 16172)对室内装饰用纺织品的热释放速率要求为:峰值热释放速率≤200kW/m²,平均热释放速率≤100kW/m²。若超过这一数值,火灾时会在短时间内释放大量热量,导致室内温度骤升,增加人员逃生难度。

需要说明的是,热释放速率与纺织品的材质密切相关:天然纤维(如棉、麻)的热释放速率较慢,但易炭化;合成纤维(如聚酯、尼龙)的热释放速率较快,但可能产生熔融滴落,因此需根据材质特性调整阻燃处理工艺——例如,对聚酯纤维进行“共聚型阻燃改性”,可降低其热释放速率并减少熔融滴落。

烟密度等级(SDR):关注火灾中的烟气危害

火灾中,80%以上的伤亡由烟气导致——有毒烟气(如一氧化碳、氰化氢)会造成人员窒息或中毒,而浓烟会阻碍视线,影响逃生。烟密度等级(SDR)是衡量纺织品燃烧时产烟量的关键指标,直接关系到火灾中的人员安全。

烟密度的测试采用“烟密度箱法”:将试样置于密闭箱内,用规定的点火源点燃,通过箱顶的光电传感器测量透光率变化(透光率越低,烟密度越高),并计算烟密度等级(SDR=100-透光率×100)。

我国《建筑材料燃烧或分解的烟密度试验方法》(GB/T 8627)规定,室内装饰用纺织品的烟密度等级需≤75;公共场合用纺织品(如电影院幕布、医院窗帘)的SDR要求更严格,需≤50,以确保火灾时能保持一定的能见度,为人员逃生提供条件。

部分高端纺织品还会额外测试“有毒气体释放量”(如一氧化碳浓度≤500ppm、氰化氢浓度≤10ppm),进一步降低烟气的致命风险——这也是航空航天、地铁等特殊领域纺织品的必测项目。

不同标准体系下的合格判定差异

全球范围内,纺织品阻燃检测的标准体系主要分为三类:中国标准(GB)、国际标准(ISO)与欧美标准(ASTM、EN)。不同体系的测试方法与合格要求存在差异,企业需根据目标市场选择对应的标准。

例如,国际标准ISO 6941-1《纺织品 燃烧性能 垂直方向 火焰蔓延性的测定》与中国GB/T 5455-2014的测试方法类似,但合格判定中,ISO标准更关注“火焰蔓延速率”(≤10mm/s),而GB标准更强调“损毁长度”与“滴落物”;美国ASTM D6413《纺织品热释放速率的测定》则要求峰值热释放速率≤150kW/m²,比中国GB/T 16172的200kW/m²更严格。

欧洲标准EN 13501-1《建筑产品和构件的火灾分类》则采用“分级体系”:将纺织品分为A1(不燃)、A2(难燃)、B1(难燃)、B2(可燃)四个等级,其中B1级要求LOI≥28%、热释放速率≤150kW/m²、烟密度≤75,适用于欧盟市场的建筑装饰纺织品。

企业出口时需特别注意:若产品销往欧洲,需通过EN 13501认证;销往美国需符合ASTM标准;而国内销售则需满足GB系列标准——若标准选择错误,可能导致产品无法通关或被召回。

纺织品用途对合格标准的最终导向

纺织品的用途是合格标准的最终导向——不同场景下,火灾风险不同,对阻燃性能的要求也不同。以下是几类典型用途纺织品的具体要求:

1. 民用服装:普通阻燃服需满足GB 8965.1要求(LOI≥28%、45°倾斜损毁长度≤100mm、无熔融滴落);儿童服装需符合GB 31701(LOI≥30%、燃烧时间≤5秒)。

2. 家纺产品:床垫面料需符合GB 17927(水平燃烧速率≤25mm/min);窗帘需满足GB 50222(损毁长度≤150mm、燃烧时间≤30秒、无滴落引燃)。

3. 工业用布:电焊防护布需符合GB/T 17591(LOI≥35%、垂直燃烧无续燃);隧道防火帘需满足GB 25970(热释放速率≤100kW/m²、烟密度≤50)。

4. 特殊领域:航空航天用纺织品需符合FAA 14 CFR Part 25(热释放速率≤65kW/m²、烟密度≤20);地铁用纺织品需符合TB/T 3237(燃烧时间≤10秒、无滴落引燃)。

简言之,纺织品的阻燃检测需“按需定制”——结合使用场景、目标市场与用户需求,选择合适的指标与标准,才能真正实现“安全”与“合规”的平衡。

热门服务

关于微析院所

ABOUT US WEIXI

微析·国内大型研究型检测中心

微析研究所总部位于北京,拥有数家国内检测、检验(监理)、认证、研发中心,1家欧洲(荷兰)检验、检测、认证机构,以及19家国内分支机构。微析研究所拥有35000+平方米检测实验室,超过2000人的技术服务团队。

业务领域覆盖全国,专注为高分子材料、金属、半导体、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提供大型仪器测试(光谱、能谱、质谱、色谱、核磁、元素、离子等测试服务)、性能测试、成分检测等服务;致力于化学材料、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半导体材料、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专业研究,为相关企事业单位提供专业的技术服务。

微析研究所是先进材料科学、环境环保、生物医药研发及CMC药学研究、一般消费品质量服务、化妆品研究服务、工业品服务和工程质量保证服务的全球检验检测认证 (TIC)服务提供者。微析研究所提供超过25万种分析方法的组合,为客户实现产品或组织的安全性、合规性、适用性以及持续性的综合检测评价服务。

十多年的专业技术积累

十多年的专业技术积累

服务众多客户解决技术难题

服务众多客户解决技术难题

每年出具十余万+份技术报告

每年出具十余万+份报告

2500+名专业技术人员

2500+名专业技术人员

微析·国内大型研究型检测中心
首页 领域 范围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