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A认证资质被撤销后重新申请的条件和流程
[ CMA认证资质 ]相关服务热线: 微析检测业务区域覆盖全国,专注为高分子材料、金属、半导体、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提供大型仪器测试、性能测试、成分检测等服务。
本文包含AI生成内容,仅作参考。如需专业数据支持,可联系在线工程师免费咨询。
CMA(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是我国检验检测机构开展合法业务的核心资质,一旦被撤销,机构将无法出具带CMA标志的检测报告,直接影响业务开展。对于被撤销资质的机构而言,重新申请是恢复合规运营的关键,但需满足严格条件并遵循规范流程。本文将详细拆解CMA撤销后重新申请的条件、材料及流程,为机构提供实操指引。
CMA认证撤销的常见原因及对重新申请的影响
CMA资质被撤销的原因主要分为三类:
一、严重违规行为,如出具虚假检测报告、数据造假、隐瞒重大变更(如场所搬迁未报备)。
二、未通过监督评审或复评审且未在规定期限内整改。
三、逾期未申请延续(资质有效期满后未提交延续申请)。
不同撤销原因对重新申请的时间要求不同:若因严重违规(如数据造假)被撤销,需自撤销之日起满12个月后方可申请;若因未通过监督评审或复评审,整改完成后满6个月可申请;若因逾期未延续,撤销后即可申请,但需按首次申请要求补充材料。
需注意的是,若机构在撤销期间存在新的违规记录(如被市场监管部门处罚),将直接影响重新申请审核结果,甚至延长申请期限。
CMA重新申请的前置条件
首先,针对撤销原因的整改需全面完成。机构需提交详细整改报告,包括问题分析、整改措施、责任到人及验证结果(如“数据记录不全”问题需提供修改后记录模板、人员培训记录及最近1个月检测记录验证)。
其次,满足时间要求。根据撤销原因严重程度,机构需等待相应“冷却期”:严重违规需满12个月,一般违规需满6个月,逾期未延续无冷却期但需补充延续材料。
三、人员与设备需维持有效状态。关键检测人员(如技术负责人、授权签字人)需与撤销前一致或具备同等资质;设备需定期校准(提供校准报告)、维护(提供维护记录),满足检测标准要求。
最后,需符合法律法规合规性要求。机构需提供最近6个月合规证明(如无市场监管部门行政处罚决定书),且营业执照、场所使用权证明等基础资质均在有效期内。
重新申请需准备的材料清单
1、基本材料:《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申请书》(在线或纸质版)、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加盖公章)、场所使用权证明(房产证或租赁合同)。
2、撤销相关材料:原CMA撤销决定书、针对撤销原因的整改报告及验证材料(如第三方验证报告、内部审核记录)。
3、人员资质材料:检测人员职称证书、培训证书;授权签字人资格证明(职称、从业经历);内审员、管理评审人员资质证书。
4、设备与体系材料:设备台账、校准报告、维护记录;最新版本质量手册、程序文件(标注针对撤销问题的修改内容);最近1次内部审核、管理评审报告。
5、其他材料:若撤销期间开展非CMA业务,需提供最近3个月检测报告(无CMA标志)及原始记录;如有分包项目,需提供分包机构CMA证书及协议。
重新申请的提交与初审流程
目前CMA重新申请主要通过“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系统”在线提交:机构注册账号、填写申请表、上传材料扫描件后提交;部分地区支持线下送至当地市场监管局资质认定部门。
提交后,资质认定部门进行初审,重点审核材料完整性与合规性:检查是否遗漏整改报告、验证材料;确认整改是否针对撤销原因、时间要求是否满足。
初审结果分为三种:材料齐全且符合要求,进入现场评审;材料不齐全,需5个工作日内补正(补正次数不超2次);材料不符合要求(如整改未完成),驳回申请需重新准备。
现场评审的重点与注意事项
现场评审由评审组开展,重点检查三方面:
一、整改措施落实情况(如查看检测记录是否完善、设备是否按计划保养)。
二、体系运行有效性(抽查内部审核、管理评审记录,验证符合RB/T 214-2017要求)。
三、检测能力保持(对关键项目盲样测试、考核人员操作技能)。
评审方式包括:现场查看(场所布局、设备状态)、文件审查(体系文件、检测记录)、人员考核(提问标准理解、现场操作)、盲样测试(发放未知样品要求出具报告)。
机构需提前准备:按分类归档文件、调试设备确保正常运行、安排关键人员在岗(技术负责人、授权签字人全程参与)、准备盲样测试场地与试剂(若涉及化学检测)。
评审中发现不符合项(如标准变更未更新体系文件),机构需10个工作日内提交整改报告,评审组验证通过后方可进入下一环节。
评审通过后的证书恢复流程
若现场评审结论为“符合”,机构需5个工作日内提交《不符合项整改报告》(针对minor不符合项),并上传至系统。
资质认定部门复核整改报告,通过后20个工作日内作出批准决定,颁发新CMA证书。新证书有效期从批准日起算,一般为6年。
机构收到证书后,需及时公示新CMA标志及编号,更新检测报告模板(去除旧编号用新编号)。若评审结论为“不符合”(如整改未落实),需重新整改,满3个月后可再次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