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A认证资质新旧标准转换的过渡政策及要求说明
[ CMA认证资质 ]相关服务热线: 微析检测业务区域覆盖全国,专注为高分子材料、金属、半导体、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提供大型仪器测试、性能测试、成分检测等服务。
本文包含AI生成内容,仅作参考。如需专业数据支持,可联系在线工程师免费咨询。
为贯彻实施《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能力评价 检验检测机构通用要求》(RB/T 214-2020),市场监管总局出台CMA认证资质新旧标准转换过渡政策,旨在衔接2015版旧标准与2020版新标准,保障机构资质延续及业务稳定性。过渡政策涉及适用范围、时间节点、资料要求、现场评审等关键环节,是机构完成转换的核心依据,需准确理解与执行。
过渡政策的适用范围
CMA新旧标准转换过渡政策主要适用于两类机构:
一、2020年12月1日(RB/T 214-2020实施日)前已取得CMA资质的机构。
二、过渡期间(2020年12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申请资质延续、扩项或重大变更(如名称、地址、检测能力调整)的机构。
需明确的是,首次申请CMA资质的机构不适用过渡政策,需直接按照RB/T 214-2020及对应领域补充要求提交申请;而已有旧资质的机构,若在过渡期间未启动转换,2024年1月1日后旧资质将失效,需重新申请新版资质。
此外,机构若涉及“跨阶段转换”(如同时申请延续与扩项),需将所有业务范围同步按新版标准梳理,确保转换后资质覆盖的检测能力全符合要求。
转换的时间节点要求
过渡政策的核心时间边界为2020年12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机构需在该期限内完成转换。具体时间要求分三类情况:
一、资质延续,需在旧资质到期前3个月内提交转换申请,避免有效期中断。
二、扩项或变更,需在申请时同步提交转换材料,与扩项/变更评审合并进行。
三、未到期但主动转换的机构,可随时向资质认定部门提出申请,不受有效期限制。
若机构因特殊原因(如评审资源紧张、整改难度大)无法在期限内完成,可向所在地省级市场监管部门申请延长过渡期限,最长不超过6个月,但需提供书面说明及整改计划。
需注意,2024年1月1日后,所有未完成转换的旧资质将自动失效,机构不得再以CMA名义开展检测活动,需重新申请新版资质。
旧标准资质的有效期管理
过渡期间,旧版CMA资质(按2015版标准取得)仍具备法律效力,机构可正常开展对应检测业务。但需明确:旧资质的有效期不影响转换要求,即便是未到期的旧资质,机构若在过渡期间申请扩项或变更,仍需按新版标准补充材料。
例如,机构旧资质有效期至2023年6月,若在2022年10月申请扩项,需同时提交新版质量手册、扩项项目的方法验证记录等材料,评审时将同时检查旧资质覆盖能力与新扩项能力的合规性。
此外,若机构在过渡期间未启动转换,旧资质到期后无法直接延续,需按首次申请流程重新提交新版材料,包括全范围的体系文件与能力验证记录。
转换所需的文件资料
机构申请转换需提交的资料需全面覆盖RB/T 214-2020的核心要素,主要包括:
1、新版《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申请书》(需勾选“新旧标准转换”选项)。
2、旧版CMA资质证书复印件(正、副本)。
3、符合新版要求的质量手册与程序文件(需覆盖4.1组织、4.2人员、4.5检测方法等15个要素)。
4、管理体系运行证明(近12个月的内部审核报告、管理评审报告及整改记录)。
5、人员能力资料(授权签字人资格证明、关键岗位人员培训记录、年度能力评价表)。
6、设备与设施资料(设备校准/检定证书、期间核查记录、场所布局图及环境控制记录)。
7、检测方法资料(现行有效方法清单、方法验证/确认记录、偏离情况说明)。
8、其他补充资料(如外部能力验证结果、客户投诉处理记录)。
资料提交需注意电子化要求:部分省份已启用“全国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系统”,需在线上传PDF格式文件,且每份资料需加盖机构公章;纸质资料需与电子资料一致,装订成册并标注页码。
若资料存在缺失或不符合要求,资质认定部门将一次性告知补正,补正时间一般不超过15个工作日,逾期未补正将视为放弃申请。
现场评审的重点调整
新旧标准转换的现场评审将重点核查新版标准新增或强化的条款,与旧版评审的核心差异包括:
1、风险评估与控制(4.5.30):需检查机构是否建立全流程风险评估机制(如样品接收、检测操作、数据报告的风险识别),并制定应对措施(如异常数据的追溯流程)。
2、数据完整性(4.5.19):需核查电子数据的存储与备份(如LIMS系统的权限管理、数据不可篡改设置),以及纸质记录的真实性(如原始记录的签字、日期完整性)。
3、外部提供资源控制(4.5.10):需检查外部供应商(如试剂供应商、校准机构)的评估记录,以及外部人员(如外包检测人员)的资质审核。
4、人员能力评价(4.2.5):需核查人员年度能力评价结果(如理论考试、操作考核、业绩评估),而非仅依赖培训记录。
5、方法的选择与验证(4.5.14):需检查方法的现行有效性(如是否更新至最新版本),以及非标方法的确认流程(如验证其准确性、精密度)。
评审结论分为“符合”“基本符合”“不符合”三类:“基本符合”需在15个工作日内完成整改并提交验证材料;“不符合”需重新申请评审。
此外,评审组将随机抽取检测项目进行现场试验,验证机构的实际操作是否符合新版要求(如样品处理的防护措施、数据记录的实时性)。
跨领域转换的特殊要求
若机构涉及多个检测领域(如同时开展食品、环境、机动车检测),转换时需同时满足RB/T 214-2020通用要求与对应领域的补充要求(如食品领域的RB/T 158-2021、环境领域的RB/T 215-2021)。
以食品检测机构为例,除通用要求外,还需符合:
1、场所要求:实验室需划分清洁区、缓冲区、检测区,避免交叉污染。
2、样品处理:需配备样品前处理专用设备(如微波消解仪),并记录样品制备过程的温度、时间。
3、人员要求:接触高风险样品的人员需持健康证,且定期开展生物安全培训。
4、设备要求:食品检测用试剂需单独存储,且有明确的标识(如“食品专用”)。
跨领域机构需针对每个领域单独准备资料,现场评审时将安排对应领域的专家进行检查,确保各领域能力均符合新版标准。
转换后的资质维持要求
机构完成转换取得新版CMA资质后,需持续满足RB/T 214-2020的运行要求,主要包括:
1、体系运行:每年至少开展1次内部审核与管理评审,及时整改发现的问题。
2、人员管理:每年度对所有人员进行能力评价,授权签字人需保持资格有效性(如定期参加培训)。
3、设备管理:按计划开展设备校准/检定与期间核查,记录设备的使用状态。
4、方法管理:及时更新检测方法至最新版本,对变更的方法重新进行验证。
5、数据管理:定期审查电子数据的存储情况,确保数据可追溯(如保存期限不少于6年)。
6、监督响应:配合市场监管部门的监督评审(如飞行检查、专项检查),及时提交整改报告。
若转换后发生重大变更(如扩项、地址变更),需在变更发生后30日内提交申请,按新版标准补充资料:扩项需提交新项的方法验证记录、人员培训证明;地址变更需提交新场所的布局图、环境检测报告。
常见问题的处理方式
机构在转换过程中常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1、过渡期间旧资质到期,转换评审未完成:可向省级市场监管部门申请“资质延续临时证明”,有效期一般不超过6个月,需提交评审进度说明与业务连续性计划。
2、转换评审发现不符合项,整改时间不足:可申请延长整改期限(最长30天),需提交书面申请与详细整改计划,说明延期理由。
3、旧版质量手册无法直接适配新版:需重新编制质量手册,确保每个新版要素都有对应程序(如风险评估程序、数据完整性程序),避免“换汤不换药”。
4、人员能力不足:针对新版要求的缺失项开展培训(如风险评估、数据管理),或招聘具备对应能力的人员,提交培训记录与考核结果。
5、跨领域补充要求不明确:可参考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领域补充要求》,或咨询所在地省级资质认定部门,避免遗漏关键条款。
需强调的是,机构应主动关注政策更新,部分省份会根据本地情况出台细化要求(如资料提交格式、评审流程),需及时查阅省级市场监管部门官网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