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符合项整改报告的编制规范在CNAS认证资质中
[ CNAS认证资质 ]相关服务热线: 微析检测业务区域覆盖全国,专注为高分子材料、金属、半导体、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提供大型仪器测试、性能测试、成分检测等服务。
本文包含AI生成内容,仅作参考。如需专业数据支持,可联系在线工程师免费咨询。
在CNAS(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认证资质的维持与复评审中,不符合项整改是验证机构合规性的核心环节。整改报告作为整改行为的书面载体,其编制规范直接关系到不符合项的“闭合有效性”——不规范的报告可能延长评审周期,甚至导致资质暂停;而符合要求的报告能快速证明机构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结合CNAS准则(如CNAS-CL01:2018)与实践经验,系统拆解不符合项整改报告的编制要点。
不符合项定位:锚定“准则条款+事实细节”双核心
准确的定位是整改报告的基础,需同时满足“条款引用精准”与“事实描述具体”两个要求。条款引用要指向CNAS准则的具体条文,例如“不符合CNAS-CL01:2018第6.2.2条‘实验室应确保人员具备所需的能力’”,而非笼统表述“不符合CNAS要求”。事实描述需包含“时间、人员、行为、结果”四要素,例如“2023年12月5日,校准员李四在对电子天平(编号:TL-012)进行校准前,未按照《校准作业指导书》(SOP-03)要求核查设备的溯源证书有效性(该天平的计量证书已于2023年11月30日到期),导致本次校准结果缺乏溯源性”,避免模糊化表述。
原因分析:用“工具思维”挖掘根本原因
原因分析不能停留在“员工失误”“管理不到位”等表面结论,需借助结构化工具穿透问题本质。常用工具有“5Why分析法”或“鱼骨图”:以“未核查溯源证书”为例,通过5Why追问——Why1:员工没查证书?Why2:不知道要查?Why3:培训没覆盖该要求?Why4:培训教材未纳入“溯源证书核查”环节?Why5:上次修订培训计划时遗漏了“设备溯源管理”模块——最终定位根本原因是“培训计划不完善”。鱼骨图则可从“人、机、法、环、测”维度拆解,例如“法”的层面是SOP未明确核查频次,“人”的层面是新员工未接受专项培训,确保原因分析全面且深入。
纠正与纠正措施:区分“临时补救”与“长期预防”
CNAS要求整改需包含“纠正”(针对当前不符合的即时补救)与“纠正措施”(预防复发的长期措施)。纠正行为需直接解决现有问题,例如“召回2023年12月5日的校准报告,重新核查天平溯源证书(2024年1月2日完成新证书校准)并补发报告”;纠正措施需针对根本原因设计,例如“修订《培训计划》(2024年1月10日发布),增加‘设备溯源管理’专项模块;对全体校准员开展考核(2024年1月15日完成,通过率100%);在SOP-03中明确‘校准前需核查溯源证书有效期’的强制要求”。需避免“只做纠正、不做措施”的形式化整改。
验证证据:用“可追溯记录”证明整改效果
验证是评审员判断整改有效性的关键,需提供“实施记录”与“效果评价”两类证据。实施记录要体现措施的落地过程,例如《培训计划》修订版(有质量负责人签字)、培训签到表(12名校准员签字)、SOP-03修订页(红色标注修改内容);效果评价要体现措施的长期影响,例如“2024年1月16日-2月15日,对15台设备的校准记录进行抽查,全部核查了溯源证书有效性,无类似不符合项发生”。证据需“可查、可证”,不能仅用“口头说明”或“空白表格”替代。
报告结构:遵循“问题-原因-措施-效果”逻辑链
整改报告的结构需清晰呈现整改全流程,通常包含四部分:
1、不符合项基本信息(评审日期、不符合项编号、准则条款、事实描述)。
2、原因分析(工具使用过程、根本原因结论)。
3、纠正与纠正措施(具体内容、实施时间、责任人)。
4、验证情况(实施记录清单、效果评价数据)。例如某报告的结构:“1、不符合项:2023年12月5日,校准员李四未核查天平溯源证书(CNAS-CL01:2018 6.4.1)。
2、原因分析:培训计划遗漏‘设备溯源管理’模块(5Why分析结论)。
3、纠正:召回报告并重新校准(2024年1月2日完成);纠正措施:修订培训计划+专项培训+SOP完善(2024年1月15日完成)。
4、验证:培训记录齐全,抽查15台设备无问题(2024年2月15日完成)”。逻辑清晰的结构能帮助评审员快速理解整改的完整性。
常见误区:规避“形式化整改”的三个陷阱
编制报告时需避免三类常见错误:
一、“原因分析模糊”——用“员工疏忽”代替“培训缺失”,导致措施针对性不足。
二、“混淆纠正与措施”——仅提交“重新检测”的记录,未提供“完善SOP”的证据,被判定“整改不彻底”。
三、“证据链断裂”——仅提供培训通知,无签到表或考核结果,无法证明培训有效。例如某机构曾因“原因分析写‘员工粗心’”被要求重新整改,后续通过“5Why”挖到“作业指导书未明确操作步骤”,并补充SOP修订记录后才通过评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