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AS认证资质扩项申请的流程步骤和时间周期
[ CNAS认证资质 ]相关服务热线: 微析检测业务区域覆盖全国,专注为高分子材料、金属、半导体、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提供大型仪器测试、性能测试、成分检测等服务。
本文包含AI生成内容,仅作参考。如需专业数据支持,可联系在线工程师免费咨询。
CNAS(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认证资质扩项是实验室在现有认可范围内,通过申请增加检测/校准项目以拓展业务能力的关键环节,直接关系到企业响应客户需求、提升市场竞争力的效率。对于计划开展扩项的实验室而言,清晰掌握流程步骤与时间周期,能有效缩短准备周期、规避申请风险。本文结合CNAS认可规则(如CNAS-RL01《实验室认可规则》),详细拆解扩项申请的全流程及各环节时间要求。
前期准备:需求确认与资料梳理
扩项申请的起点是精准识别业务需求。企业需通过三重维度锁定扩项方向:
一、客户需求(如长期合作的食品企业要求新增“重金属镉检测”),二是市场趋势(如环保政策要求新增“水质中微塑料检测”),三是自身能力(如现有设备可改造用于新项目,避免重复采购)。需求需以《客户需求台账》《业务发展规划》等文件固化,确保扩项与核心业务匹配。
需求明确后,需对接CNAS体系要求梳理文件。质量手册需补充扩项项目的描述(如“本实验室具备食品中镉的检测能力”);程序文件需更新“检测方法变更控制程序”,明确扩项的申请与评审流程;作业指导书需针对新设备或标准编写操作细节(如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镉的前处理步骤)。文件需覆盖扩项全流程,避免文审因“体系未覆盖”被驳回。
技术资料收集需聚焦“有效性”:标准文本需确认现行有效(可通过“国家标准全文公开系统”查询);设备需获取覆盖扩项参数的校准证书(如镉检测需校准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镉元素通道”);人员需具备扩项项目的培训记录(如“农残检测新标准”培训证书)。
方法验证/确认是文审重点。标准方法需验证精密度(多次检测的标准差)与准确度(加标回收率),结果需符合标准要求;非标准方法需做全项确认(检出限、定量限、线性范围)。这些报告需提前完成,避免文审补正延误流程。
前期准备时间因规模而异:小型实验室扩项1-3个项目需1个月,大型实验室扩项10个以上需2个月。准备越充分,后续流程越顺畅。
在线申请:系统填报与资料上传
前期准备完成后,需通过“CNAS实验室认可业务系统”(https://lsrz.cnas.org.cn/)提交申请。登录系统后选择“扩项申请”模块,填写《CNAS-AL01实验室认可申请书》——扩项部分需明确“能力清单”,包含项目名称、标准编号、检测范围(如“食品中镉的测定”“GB 5009.15-2014”“0.01mg/kg-1.0mg/kg”)。
上传资料需注意格式:所有资料转为PDF,命名清晰(如“202405-质量手册(扩项版).pdf”“镉检测-方法验证报告.pdf”)。核心资料包括:现有认可证书复印件、更新后的质量手册/程序文件、设备校准证书、人员培训记录、方法验证报告。
提交后CNAS会在5个工作日内受理。若资料完整,发送《受理通知书》;若缺失(如未传作业指导书),返回“补正通知”,需10个工作日内补充。
此环节通常1-2周完成,需确认系统账号状态,避免因账号问题延误。
文件审核:合规性与完整性审查
受理后进入文审环节,评审组重点核查“合规性”与“完整性”。合规性审查包括:标准是否现行有效、设备校准范围是否覆盖扩项参数、人员资质是否符合岗位要求(如检测人员需具备化学上岗证)。
完整性审查关注资料是否齐全:如是否上传更新后的质量手册、是否提供方法验证报告、是否填写“能力清单”。常见不符合项有“作业指导书未上传”“校准证书未覆盖参数”“方法验证数据缺失”。
若文审有问题,CNAS发送《文审不符合项通知》,需15个工作日内整改:如“作业指导书未传”需补充并标注“补正版”,“校准证书未覆盖”需重新校准设备获取新证书。
整改后上传《文审整改报告》,评审组5个工作日内复核。通过则进入现场评审,未通过需再次补正。文审周期通常2-3周。
现场评审安排:计划协调与前期准备
文审通过后,CNAS匹配评审组(如食品检测扩项安排食品专家),发送《评审计划征求意见函》。企业需1周内确认评审时间,若冲突可申请调整,但需等待1-2周重新排期。
评审时间取决于扩项数量:
1-5个项目需2天,5-10个需3天。评审前1周,企业需准备现场:调试设备至正常状态、准备盲样测试用样品、整理原始记录(如前期试检测的镉含量记录)。
评审组会发送《现场评审计划》,明确每日行程(如第一天文件核查+现场试验,第二天末次会议)。企业需配合确认计划,确保评审顺利。
现场评审实施:能力验证与符合性检查
现场评审持续2-3天,流程为“首次会议→现场核查→末次会议”。首次会议由评审组长主持,介绍评审范围与要求,企业汇报扩项准备情况(如技术负责人说明镉检测的准备工作)。
现场核查包括“文件核查”与“现场试验”。文件核查检查质量体系运行记录(如扩项项目的内部审核报告)、原始记录的完整性(是否填写设备编号、检测日期);现场试验选择盲样测试(CNAS提供盲样,对比结果偏差)、人员比对(两名检测员测同一样品,结果需符合允差)。
评审组会即时记录不符合项(如“现场试验回收率仅70%”“作业指导书未包含设备维护步骤”),末次会议反馈结果,企业签收《现场评审不符合项报告》。
不符合项整改:闭环验证与报告提交
现场评审后,企业需30个工作日内整改不符合项。整改遵循“PDCA循环”:分析原因→制定措施→实施→验证。例如“回收率不合格”,原因可能是前处理错误,措施为延长消解时间,验证需重新检测盲样。
整改需提供证据:如“延长消解时间”需附《消解时间调整记录》,“更换试剂”需附新试剂质检报告,“重新检测”需附盲样结果。
编制《不符合项整改报告》,内容包括:不符合项描述、原因、措施、证据、效果。报告需条理清晰,证据充分。
提交后评审组5个工作日内验证,通过则签署《整改验证结论》,未通过需再次整改。整改周期通常2-4周。
认可决定与证书发放:流程收尾与资质更新
整改通过后,评审组提交《评审报告》《整改报告》至CNAS评定委员会。评定委员会每2周召开会议,审查资料合规性,确认符合要求后做出“认可决定”。
认可决定后,CNAS制作新版证书(包含扩项项目),通过EMS邮寄企业。从整改通过到收到证书需2-3周。
新版证书有效期与原证书一致,企业需核对信息(如扩项项目是否正确),公示证书以拓展业务。至此,扩项流程全部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