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材料

建筑材料

服务热线:

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不合格后具体如何处理

三方检测机构-王工 2017-10-18

建筑工程检测相关服务热线: 微析检测业务区域覆盖全国,专注为高分子材料、金属、半导体、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提供大型仪器测试、性能测试、成分检测等服务。 地图服务索引: 服务领域地图 检测项目地图 分析服务地图 体系认证地图 质检服务地图 服务案例地图 新闻资讯地图 地区服务地图 聚合服务地图

本文包含AI生成内容,仅作参考。如需专业数据支持,可联系在线工程师免费咨询。

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不合格是工程建设中的关键风险点,直接关系到结构安全、使用功能与合规性。一旦出现不合格结果,需遵循“核查-界定-整改-验证”的闭环流程,每个环节都需严谨操作,避免隐患遗留。本文围绕检测不合格后的具体处理步骤,拆解从初步核查到最终验收的核心要点,为建设、施工、监理等各方提供实操指南。

检测不合格后的初步核查与复检程序

收到不合格检测报告后,首要任务是核查报告的有效性——需确认检测机构是否具备对应资质、抽样部位是否与工程部位一致、检测方法是否符合规范(如混凝土强度检测中,回弹法需对应构件的浇筑方向与龄期)。若发现抽样有误(如试块编号与现场不符)或检测仪器未校准,需立即向检测机构提出异议。

对结果有异议时,需在规定时限内(通常3-5个工作日)申请复检。复检需遵循“原样同源”原则:例如钢筋力学性能不合格,需从同一批次、同一炉号的钢筋中抽取双倍试块;混凝土强度异议可采用钻芯法(比回弹法更直接),钻芯部位需避开受力主筋与管线。需注意,涉及结构安全的项目(如地基承载力)复检需经建设单位与监理确认,避免随意重复检测。

若复检结果仍不合格,进入正式处理流程;若复检合格,需将原报告、异议申请与复检报告一并归档,说明问题原因与核查结果,杜绝后续争议。

不合格项的分类与责任界定

质量不合格需先按“成因”分类,才能明确责任主体:材料类不合格(如水泥强度不达标、钢筋锈蚀)责任多在供应商或采购单位(未按规定抽样检测);施工工艺类不合格(如混凝土振捣不密实、墙面抹灰空鼓)责任在施工单位;设计类不合格(如梁配筋量不足)责任在设计单位;勘察类不合格(如地基土参数错误)责任在勘察单位。

责任界定需结合资料溯源:例如材料不合格需核对“进场验收记录”与“合格证”——若供应商提供的合格证标注强度为C30,但检测结果仅为C25,供应商需承担责任;若施工单位未按规定抽样检测就使用材料,施工单位需负全责。施工工艺问题需查看“施工日志”与“监理旁站记录”——若监理已下达整改通知但施工单位未执行,施工单位全责;若监理未履职,需承担连带责任。

清晰的责任界定是后续整改的基础,避免“互相推诿”导致处理延误。例如某项目墙面瓷砖脱落,检测发现瓷砖粘结剂强度不足,经核查是施工单位未按配合比搅拌粘结剂,最终由施工单位承担整改费用。

制定针对性整改方案的核心要点

整改方案需由责任主体牵头,经设计单位认可(涉及结构安全时)、监理审核后实施。核心内容包括:一是“问题定位”,明确不合格的具体部位(如“3号楼2层东单元梁L1”)与程度(如“混凝土强度为设计值的75%”);二是“整改依据”,引用对应规范(如《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三是“整改方法”,根据问题类型选择工艺——如混凝土强度不足可采用增大截面法(外包钢筋混凝土),墙面空鼓需铲除至基层重新抹灰;四是“材料要求”,明确整改材料的性能指标(如加固用碳纤维布的抗拉强度需≥3000MPa);五是“时间节点”,规定整改开始与完成时间,避免影响总工期。

例如某住宅楼楼板裂缝检测不合格(裂缝宽度0.4mm),整改方案需明确:沿裂缝方向凿V型槽(深度15mm、宽度20mm),清理后用环氧树脂灌浆料填充,表面粘贴100mm宽碳纤维布加固;方案需经设计单位确认,确保加固后楼板承载力满足要求。

整改过程中的质量管控要点

整改并非“修补”那么简单,需全程纳入监理管控。首先是材料管控:整改所用材料需与方案一致,进场时需复检——如灌浆料需检测流动度与抗压强度,抹灰用水泥需检测安定性。其次是工艺管控:施工前需向工人交底整改细节(如碳纤维布粘贴时基层需打磨至平整度≤2mm),监理需旁站关键工序(如灌浆料灌注时需检查饱满度)。

隐蔽工程需提前报验:如梁加固时,钢筋绑扎完成后需经监理验收,合格后方可浇筑混凝土;墙面抹灰前,基层需刷界面剂,经检查无误后才能抹灰。此外,需留存“整改记录”——包括施工日期、操作人员、监理检查结果、现场照片,形成完整的过程资料,证明整改的合规性。

若整改中发现新问题(如铲除抹灰层后发现墙体裂缝),需立即暂停施工,联系设计单位调整方案,避免“越改越糟”。

整改后的复查与验收流程

整改完成后,施工单位需先自检,对照整改方案检查是否覆盖所有不合格部位(如空鼓部位是否全部铲除)。自检合格后,向监理提交“整改报告”,附自检记录、材料复检报告、过程照片。

监理单位需组织初步验收,采用与原检测一致或更严格的方法核查——如混凝土强度整改后,需用钻芯法检测;墙面抹灰整改后,需用小锤敲击检查空鼓率(规范要求≤5%)。初步验收合格后,由建设单位委托原检测机构或第三方机构进行“最终检测”,出具合格报告。

最终验收需由建设、设计、施工、监理四方共同参与,签署“整改验收记录”,确认不合格项已消除。验收资料需归档保存(包括原检测报告、整改方案、过程记录、最终检测报告),作为工程竣工验收的重要依据。

不合格情况的应急处置与风险防控

部分不合格情况需立即采取应急措施,避免危害扩大。例如:若检测发现柱混凝土强度仅为设计值的60%,可能导致柱坍塌,需立即停止该区域施工,疏散人员,设置警示带;若地基沉降速率超过0.5mm/d,需采取临时支撑(如打锚杆)或反压土,防止沉降加剧。

应急处置需遵循“安全优先”原则,由建设单位牵头组织专家论证。例如某商业楼基坑开挖后,检测发现地基土承载力不足,应急方案包括:停止开挖,在基坑周边堆载沙袋增加反力,同时联系勘察单位重新勘察,设计单位调整基础形式(将独立基础改为桩基础)。

应急措施实施后需持续监测——如沉降观测每天1次,直至沉降速率稳定在0.1mm/d以内;裂缝观测用裂缝宽度仪每周测量,若裂缝宽度超过0.3mm,需调整应急方案。

热门服务

关于微析院所

ABOUT US WEIXI

微析·国内大型研究型检测中心

微析研究所总部位于北京,拥有数家国内检测、检验(监理)、认证、研发中心,1家欧洲(荷兰)检验、检测、认证机构,以及19家国内分支机构。微析研究所拥有35000+平方米检测实验室,超过2000人的技术服务团队。

业务领域覆盖全国,专注为高分子材料、金属、半导体、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提供大型仪器测试(光谱、能谱、质谱、色谱、核磁、元素、离子等测试服务)、性能测试、成分检测等服务;致力于化学材料、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半导体材料、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专业研究,为相关企事业单位提供专业的技术服务。

微析研究所是先进材料科学、环境环保、生物医药研发及CMC药学研究、一般消费品质量服务、化妆品研究服务、工业品服务和工程质量保证服务的全球检验检测认证 (TIC)服务提供者。微析研究所提供超过25万种分析方法的组合,为客户实现产品或组织的安全性、合规性、适用性以及持续性的综合检测评价服务。

十多年的专业技术积累

十多年的专业技术积累

服务众多客户解决技术难题

服务众多客户解决技术难题

每年出具十余万+份技术报告

每年出具十余万+份报告

2500+名专业技术人员

2500+名专业技术人员

微析·国内大型研究型检测中心
首页 领域 范围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