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问题

常见问题

服务热线:

有毒有害物质检测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关键环节和细节呢?

三方检测机构-孔工 2017-09-17

毒害物质检测相关服务热线: 微析检测业务区域覆盖全国,专注为高分子材料、金属、半导体、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提供大型仪器测试、性能测试、成分检测等服务。 地图服务索引: 服务领域地图 检测项目地图 分析服务地图 体系认证地图 质检服务地图 服务案例地图 新闻资讯地图 地区服务地图 聚合服务地图

本文包含AI生成内容,仅作参考。如需专业数据支持,可联系在线工程师免费咨询。

有毒有害物质检测是环保、食品药品安全、消费品质量监控等领域的核心支撑,其结果直接关系到公众健康与环境安全。然而,检测过程涉及多环节操作,任何一个细节的疏漏都可能导致结果偏差,甚至引发误判。因此,明确检测各阶段的关键环节与注意事项,是确保数据可靠性的前提。本文将围绕样品采集、方法选择、前处理等核心步骤,拆解其中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

样品采集:代表性与防污染是核心

样品的代表性直接决定检测结果的意义如果采集的样品无法反映整体情况,后续检测再精准也失去价值。以土壤重金属检测为例,需按照“网格布点法”均匀设置采样点位,覆盖污染区、边界区与背景区,每公顷至少采集5个点的混合样,避免单一位置的偶然性偏差。采集工具的选择同样关键:金属铲可能引入铁、铜等重金属污染,需改用塑料或不锈钢材质;挥发性有机物(VOCs)如苯、甲苯的采样,必须使用带聚四氟乙烯垫片的顶空瓶,且采样后立即密封,防止目标物挥发损失。

防污染是采集环节的另一道防线。采样前需用待测样品冲洗工具3次,避免工具上的残留物质干扰;采集食品样品时,要避免接触包装材料比如检测塑料包装食品中的邻苯二甲酸酯,不能直接用手接触食品,需戴一次性聚乙烯手套,防止手套中的增塑剂迁移到样品中。此外,样品的保存条件需严格遵循标准:新鲜蔬菜中的亚硝酸盐需在4℃冷藏条件下24小时内检测,超过时间会因细菌作用导致亚硝酸盐含量升高;土壤样品如需长期保存,需风干后装入磨口玻璃瓶,避免受潮。

检测方法选择:适配性与合规性缺一不可

检测方法的选择需先匹配待测物质的理化性质。例如,挥发性有机物(VOCs)适合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因其沸点低、易挥发,GC能有效分离,MS能准确定性;而重金属如铅、镉则更适合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因其灵敏度高、能同时测定多种元素。若选错方法,可能导致检测结果偏差比如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VOCs,会因VOCs无法在液相中保留而无法检出。

合规性是方法选择的另一准则。检测需优先采用国家标准(如GB系列)或行业标准,若使用非标准方法(如实验室自建方法),必须通过方法验证验证内容包括检出限、定量限、回收率、精密度等。例如,某实验室想用超声提取代替索氏提取检测塑料中的邻苯二甲酸酯,需验证两种方法的回收率:若超声提取的回收率为85%-95%,与索氏提取的90%-100%接近,且精密度(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5%,才能替代使用。

试剂与设备:纯度与校准是基础

试剂的纯度直接影响检测结果。例如,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需用色谱纯试剂,若用分析纯试剂,其中的杂质会在色谱柱上保留,产生杂峰,干扰目标物的测定;原子吸收光谱(AAS)法检测重金属时,需用优级纯硝酸,若用分析纯硝酸,其中的重金属杂质会导致空白值升高,影响检测下限。试剂的保质期也需关注:丙酮易挥发,开封后需在阴凉处保存,若超过保质期,其纯度下降,会影响萃取效率。

设备的校准与维护是保证检测准确性的关键。天平需每季度校准一次,校准用标准砝码需有计量检定证书;气相色谱的色谱柱需定期测试柱效比如用苯、甲苯的混合标准溶液进样,若保留时间延长或峰宽增大,说明柱效下降,需更换色谱柱;ICP-MS的雾化器需每周检查一次,若发现堵塞(表现为进样量减少、信号强度下降),需用稀硝酸冲洗或更换雾化器。

前处理操作:控制损耗与干扰的关键

前处理的核心是富集目标物、去除干扰物,操作细节直接影响检测结果。例如,液液萃取法提取水中的多环芳烃(PAHs)时,需调节水样的pH值PAHs是中性物质,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易溶于水,因此需将pH调至中性,提高萃取效率;若pH调节不当,会导致回收率下降至60%以下。

固相萃取(SPE)是常用的前处理方法,其流速控制至关重要:流速过快(超过5ml/min)会导致目标物无法充分吸附在SPE小柱上,流速过慢(低于1ml/min)会延长操作时间,降低效率。因此,需用真空泵或固相萃取仪控制流速在2-3ml/min。此外,SPE小柱的活化步骤不能省略用甲醇活化C18小柱,能去除小柱中的杂质,并使固定相溶剂化,提高吸附能力。

消解是土壤、金属样品前处理的重要步骤。例如,土壤消解需用硝酸-氢氟酸-高氯酸体系:硝酸分解有机质,氢氟酸分解硅酸盐,高氯酸赶尽氢氟酸和硝酸。消解过程中需注意赶酸温度高氯酸的沸点约200℃,若温度超过250℃,会分解产生氯气和氧气,存在爆炸风险;赶酸不彻底(溶液中仍有高氯酸残留)会腐蚀ICP-MS的雾化器和炬管,缩短仪器寿命。消解后的溶液需澄清透明,若有悬浮物,需用0.45μm滤膜过滤,避免堵塞仪器进样系统。

质量控制:全程穿插的“误差防火墙”

空白试验是消除试剂与环境干扰的重要手段。每批样品需做试剂空白即除不加样品外,其他操作与样品完全一致。例如,检测水中的铅时,试剂空白的吸光度需低于方法检出限(如0.005Abs),若空白值过高,说明试剂或实验用水中含有铅,需更换试剂或使用超纯水。

平行样用于验证操作的精密度。每批样品需做10%的平行样(至少2个),平行样的相对偏差(RSD)需小于10%比如某样品的两次检测结果为0.12mg/kg和0.13mg/kg,RSD为8.3%,符合要求;若RSD超过10%,需重新检测。

加标回收试验用于验证方法的准确性。加标量需为样品中目标物含量的0.5-2倍,回收率需在80%-120%之间(不同物质要求不同)。例如,检测蔬菜中的亚硝酸盐,加标量为0.1mg/kg,若样品本底值为0.05mg/kg,加标后检测值为0.14mg/kg,回收率为93.3%,符合要求。

数据记录与追溯:可溯源性是核心要求

数据记录需实时、准确、完整。采样时需记录采样时间、地点、采样人、保存条件;前处理时需记录萃取时间、温度、消解体系;仪器分析时需记录柱温、流速、进样量等参数。记录不能涂改,若需修改,需用横线划掉原数据,注明修改原因和修改人签名。

原始记录需保留所有细节比如标准曲线的浓度点(如0.01、0.05、0.1、0.5mg/L)、峰面积(如1234、6170、12340、61700)、回归方程(如y=123400x+123)、相关系数(r=0.9999)。这些细节能帮助后续追溯结果的来源比如若某样品的检测结果异常,可通过标准曲线检查是否因曲线线性不好导致。

数据存储需安全、可备份。电子数据需存放在加密的服务器中,定期备份;纸质记录需存放在干燥、通风的档案柜中,保存期限至少5年(根据行业要求)。若数据丢失,可能导致无法复现检测结果,影响结果的可信度。

人员能力:操作规范性的根本保障

检测人员需具备相应的专业资质。例如,从事化学分析的人员需持有化学检验员职业资格证书,或通过实验室内部培训考核。培训内容包括标准操作流程(SOP)、仪器操作、安全知识等比如处理有机试剂时,需在通风橱中操作,戴丁腈手套(避免有机溶剂渗透),避免吸入有毒气体。

操作规范性需通过定期复训强化。例如,新的国家标准出台后(如GB 5009.12-2017取代旧标准),需组织人员学习新方法的差异比如旧标准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检测铅,新方法增加了ICP-MS法,需培训人员掌握ICP-MS的操作技巧。

人员的责任心是关键。例如,消解过程中需全程看守,避免赶酸过度;仪器分析时需关注基线变化若基线漂移过大,需停止分析,检查仪器是否稳定。若人员操作马虎,可能导致严重后果比如消解时未看守,高氯酸分解爆炸,造成仪器损坏或人员受伤。

热门服务

关于微析院所

ABOUT US WEIXI

微析·国内大型研究型检测中心

微析研究所总部位于北京,拥有数家国内检测、检验(监理)、认证、研发中心,1家欧洲(荷兰)检验、检测、认证机构,以及19家国内分支机构。微析研究所拥有35000+平方米检测实验室,超过2000人的技术服务团队。

业务领域覆盖全国,专注为高分子材料、金属、半导体、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提供大型仪器测试(光谱、能谱、质谱、色谱、核磁、元素、离子等测试服务)、性能测试、成分检测等服务;致力于化学材料、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半导体材料、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专业研究,为相关企事业单位提供专业的技术服务。

微析研究所是先进材料科学、环境环保、生物医药研发及CMC药学研究、一般消费品质量服务、化妆品研究服务、工业品服务和工程质量保证服务的全球检验检测认证 (TIC)服务提供者。微析研究所提供超过25万种分析方法的组合,为客户实现产品或组织的安全性、合规性、适用性以及持续性的综合检测评价服务。

十多年的专业技术积累

十多年的专业技术积累

服务众多客户解决技术难题

服务众多客户解决技术难题

每年出具十余万+份技术报告

每年出具十余万+份报告

2500+名专业技术人员

2500+名专业技术人员

微析·国内大型研究型检测中心
首页 领域 范围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