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申请RAHS检测时需要准备哪些资料和样品呢
RAHS检测相关服务热线: 微析检测业务区域覆盖全国,专注为高分子材料、金属、半导体、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提供大型仪器测试、性能测试、成分检测等服务。 地图服务索引: 服务领域地图 检测项目地图 分析服务地图 体系认证地图 质检服务地图 服务案例地图 新闻资讯地图 地区服务地图 聚合服务地图
本文包含AI生成内容,仅作参考。如需专业数据支持,可联系在线工程师免费咨询。
RoHS检测是欧盟针对电子电气产品限制铅、汞、镉等6种有害物质的强制要求,也是企业将产品销往欧盟市场的“通行证”。不少企业第一次申请ROHS检测时,常因资料或样品准备不充分导致检测周期延长,甚至影响产品上市节奏。本文结合检测机构的实际要求,详细梳理产品申请ROHS检测时需准备的资料与样品要点,帮企业少走弯路。
基本身份与主体信息检测的“身份凭证”
申请ROHS检测的第一步,是明确“谁在申请”“产品是谁做的”。申请人(委托检测的企业)需提供完整的主体信息:公司全称要与营业执照一致,比如“XX电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不能简化为“XX科技”;注册地址要写清详细门牌号,如“江苏省苏州市虎丘区华山路88号”;联系人需留常用手机和企业邮箱,避免因联系方式失效导致检测进度停滞。
如果申请人是贸易公司,不是产品的实际制造商,还需补充制造商的信息:名称、地址要与制造商的营业执照一致。这部分信息不是“多余项”欧盟监管机构查货时,会通过检测报告中的制造商信息溯源,一旦产品出现有害物质超标,能快速定位生产责任方。
产品有注册商标的,需提供商标注册号;未注册的要注明“未注册商标”。检测报告中的商标信息会直接对应产品包装,若填写错误,后续修改报告可能需要1-2周时间,影响产品清关。
产品技术资料检测的“解剖图”
检测机构要判断产品是否符合ROHS要求,核心是“知道产品由什么做的”。产品说明书是最基础的技术资料:需写清产品的功能(如“智能音箱用于语音交互”)、主要组成部件(如“音箱由外壳、扬声器、电路板、电池组成”)、使用场景(如“家用环境,温度0-40℃”)这些信息能帮检测机构快速定位“高风险部件”,比如电池是汞、镉的常见来源,电路板是铅的高风险区。
BOM表(物料清单)是技术资料的“核心”。一份合格的BOM表要详细到每个组件:名称(如“手机电池”)、供应商(如“深圳XX电池厂”)、材质(如“锂聚合物”)。比如某企业曾因BOM表漏写“手机螺丝”,导致检测时未测试螺丝的镉含量,最终欧盟查货时发现螺丝超标,产品被退回。
电子电气产品需提供电路图或结构示意图。比如电路板的电路图能让检测机构看出哪些部件是焊接在主板上的(如电容、电阻),方便后续拆解测试;智能手表的结构示意图要标注“表带(硅胶)”“表盘(铝合金)”“屏幕(玻璃)”,避免检测时遗漏关键部件。
材质说明要“精准到细节”。比如塑料外壳不能只写“塑料”,要说明是“ABS树脂”还是“PC+ABS合金”;金属部件要写清是“纯铜”还是“黄铜(铜锌合金)”不同材质的有害物质含量风险不同,比如黄铜中的铅含量通常比纯铜高。
有害物质相关声明风险的“前置筛查”
供应商的《ROHS符合性声明》是检测机构判断物料风险的重要依据。这份声明需由物料供应商出具,内容包括:物料名称、型号、生产日期、有害物质(铅、汞等6种)的含量均符合ROHS限制要求(如“铅含量<1000ppm”),并加盖供应商公章。
很多企业忽略这份声明的“有效性”如果供应商提供的声明只写“符合ROHS”,没有具体的有害物质含量限值,检测机构会要求补充。比如某企业用了一家小供应商的塑料粒子,供应商的声明只写“符合ROHS”,但检测发现塑料中的镉含量达1500ppm(ROHS限值是100ppm),最终企业不得不更换供应商,重新做检测。
若企业有同类产品的过往ROHS检测报告,可一并提供。比如之前做过同型号的手机电池检测,这次申请整机检测时,检测机构会参考旧报告,减少对电池的重复测试,缩短检测周期。
企业自己拟的《ROHS符合性声明》草稿也能帮上忙检测机构会根据最终的检测结果,调整声明中的内容,确保声明与检测数据一致。
样品的数量要求检测的“物质基础”
ROHS检测多为“破坏性检测”(需拆开产品测试内部部件),因此样品数量要满足检测需求。整机产品(如电视、冰箱)一般需提供2-3台:1台用于拆解测试,1台备用(若第一台测试中出现意外损坏)。
组件产品(如电路板、电池)的数量要求更高:电路板需提供5-10块,因为要测试焊锡、电阻、电容等多个部件;电池需提供3-5块,用于测试汞、镉等有害物质的含量。
材料级样品(如塑料颗粒、金属板材)需提供100-200克:比如测试塑料中的铅含量,需要足够的样品量做化学分析(通常取20克样品溶解后检测)。
部分小型产品(如USB数据线)可适当减少数量,但至少要提供5根因为要测试插头(金属)、线身(塑料)、接口(金属)等多个部位。
样品的规格与一致性结果有效的“关键前提”
样品必须与量产产品“完全一致”。很多企业第一次做检测时,会用研发阶段的“原型机”(Prototype)代替量产机,结果检测通过了,但量产时因材质变更(比如把ABS塑料换成了更便宜的再生塑料),导致产品实际有害物质超标,最终被欧盟召回。
样品需是“完整的成品”。比如申请智能手表检测时,不能缺少表带或充电器表带是硅胶材质,可能含邻苯二甲酸酯(ROHS限制物质);充电器的电路板可能含铅,这些都是检测的重点。
特殊产品需标注关键参数。比如电池样品要写清容量(“3000mAh”)、电压(“3.7V”);灯具样品要标注光源类型(“LED”)、功率(“15W”)这些参数会影响检测机构对“有害物质限量”的判断(比如大功率灯具的汞含量限值更严格)。
特殊产品的额外资料针对性的“补充要求”
不同类型的产品,ROHS检测的要求略有差异。电池类产品需提供电池规格书:包含化学成分(如“锂聚合物”)、额定容量、循环寿命,因为电池是汞、镉的高风险部件,规格书能帮检测机构快速定位测试重点。
灯具类产品需提供光源的型号和材质说明。比如LED灯的光源是“氮化镓芯片”,荧光灯的光源是“汞蒸气灯管”不同光源的有害物质类型不同,检测项目也会调整。
医疗器械类产品(如医疗监护仪)需额外提供医疗认证资料(如CE认证的医疗器械证书)。因为欧盟对医疗设备有ROHS豁免条款(比如某些植入式设备可豁免铅的限制),检测机构会根据认证资料判断是否适用豁免。
玩具类电子产品(如儿童智能手表)需补充EN71-3玩具安全标准的检测报告。欧盟对玩具的有害物质限制更严格(如铅含量限值是90ppm,比普通电子产品的1000ppm低很多),这份报告能帮检测机构确认产品是否符合玩具的特殊要求。
资料与样品的提交细节避免“返工”的小技巧
资料格式要“规范”:电子版优先用PDF(避免Word文档因版本问题乱码),纸质版需加盖企业公章(检测机构会留存原件备案)。如果资料中有手写内容,要确保字迹清晰,比如BOM表中的供应商名称不能潦草,否则检测机构可能要求重新提交。
资料要“完整”:BOM表不能遗漏任何组件,哪怕是一颗螺丝。比如某企业申请手机检测时,BOM表漏写了“SIM卡托的金属弹片”,检测机构拆解后发现弹片中的镍含量超标,导致检测结果不合格,企业不得不重新补充资料,延长了2周时间。
样品包装要“防损”:易碎品(如玻璃屏幕)要用泡沫垫包裹,再放入硬纸盒;电子设备要关闭电源,取出电池(避免运输中短路);液体类样品(如电池电解液)要密封,防止泄漏。
运输方式要“可靠”:国内样品用顺丰(时效1-2天),国际样品用DHL或FedEx(时效3-5天)。避免用普通快递,因为运输时间过长可能导致样品受潮(比如塑料部件吸潮后,测试的有害物质含量会不准确)或损坏(比如电路板被压弯,无法测试)。
热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