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问题

常见问题

服务热线:

样品在进行色差检测前需要经过哪些预处理步骤以消除干扰

三方检测机构 2025-07-28

色差检测相关服务热线: 微析检测业务区域覆盖全国,专注为高分子材料、金属、半导体、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提供大型仪器测试、性能测试、成分检测等服务。 地图服务索引: 服务领域地图 检测项目地图 分析服务地图 体系认证地图 质检服务地图 服务案例地图 新闻资讯地图 地区服务地图 聚合服务地图

本文包含AI生成内容,仅作参考。如需专业数据支持,可联系在线工程师免费咨询。

色差检测是评估样品颜色一致性的核心手段,但其结果的准确性高度依赖样品的初始状态——表面污渍、成分不均、环境湿度变化甚至光泽差异,都可能让仪器“误读”颜色。预处理的本质,是通过科学操作消除这些“非颜色本身”的干扰,让测量值回归样品的固有颜色属性。本文将系统拆解样品色差检测前的7个核心预处理步骤,结合不同材质的操作细节,为精准测量提供可落地的实践指南。

样品表面清洁:去除外源性污染物

表面污染物是最直接的干扰源,包括灰尘、油污、手指印或残留的加工试剂(如脱模剂)。这些物质会覆盖样品表面,改变光线的反射/透射路径:比如金属零件上的油污会增强光线吸收,导致测得的L*值(明度)低于实际;纺织品上的灰尘颗粒会散射光线,让颜色显得更“灰”。

清洁操作需“温和且彻底”:光滑表面(塑料、玻璃)用干燥无尘布擦拭,顽固污渍可蘸少量异丙醇(立即用干布擦干,避免溶剂残留);多孔表面(皮革、海绵)用软毛刷轻扫浮尘,禁止用液体清洁剂——否则液体渗透会改变内部结构和颜色;对于光学元件(如镜头玻璃),需用专用光学清洁剂(如乙醇-乙醚混合液),避免损伤镀膜。

清洁后需避免二次污染:操作时戴无粉丁腈手套,样品放在无尘托盘上,直至检测前都不直接接触表面。

均匀性调整:确保样品成分与结构一致

样品内部的不均匀性(如颗粒大小差异、颜料分布不均、纹理方向不同)会导致不同部位的颜色波动。比如粉末化妆品未混匀时,粗颗粒区域明度更高,细颗粒区域更暗;液态涂料沉淀后,底部颜料浓度高,颜色更深。

针对不同形态的调整方法:粉末样品过100-200目筛,顺时针搅拌3-5分钟;颗粒样品(塑料颗粒)平铺厚度≤5mm,避免堆积;液态样品用电动搅拌器(500转/分钟)搅拌5分钟,无沉淀后再测;固体样品(木材、石材)选纹理方向一致的区域,或切割成2mm薄片减少纹理影响。

批次差异大的样品(如不同批次纺织品),取3-5个代表性样品混合后再均匀化,确保结果反映整体批次状态。

状态稳定化:消除环境与物理状态的影响

温度、湿度、固化程度会改变样品颜色:塑料高温软化会增加光泽度,L*值偏高;纺织品吸潮后纤维膨胀,散射光线导致颜色变深;未固化的油漆因溶剂挥发,颜色会逐渐变浅——这些状态变化都会让测量结果失效。

稳定化需遵循“标准环境”原则:多数样品在23℃±2℃、湿度50%±5%的环境中平衡24小时(ISO 105-A01标准);吸湿性强的样品(棉麻、纸张)延长至48小时;挥发性样品(酒精基涂料)密封放置;固化类样品(epoxy树脂)需等完全固化(按说明书时间),用硬度计确认后再测。

刚生产的样品(注塑件、热轧钢板)需先通风冷却至室温,再进环境箱——直接放入会导致表面结露,引入新干扰。

几何尺寸适配:匹配仪器的测量条件

色差仪通过固定口径(如8mm、15mm)的光学系统捕捉光线,若样品尺寸或形状不符,会导致漏光或反射不均。比如太小的样品(直径5mm纽扣)会让仪器捕捉到背景光线;表面凹凸的浮雕件会散射光线,无法准确计算颜色值。

尺寸调整要点:① 覆盖测量口径:样品直径≥测量口径(如8mm口径需≥10mm),太小的样品粘在黑色橡胶垫上固定;② 表面平整:褶皱样品(薄膜、布料)用胶带展平,确保与仪器窗口平行;③ 边缘光滑:切割后的样品(皮革、塑料)用砂纸打磨毛边,避免散射光线。

薄膜样品处理:平铺在玻璃片上,胶带固定四角,无褶皱气泡;过薄的薄膜(<0.1mm)叠加2-3层,确保光线不穿透背景。

表面光泽度统一:消除反光差异的干扰

光泽度差异会改变光线反射模式:亮光表面(高光泽)产生镜面反射,L*值偏高;哑光表面(低光泽)以漫反射为主,L*值偏低。即使颜色相同,光泽不同也会导致色差误判——比如同一批塑料零件,模具磨损导致部分零件更亮,测得的ΔL*会大于实际差异。

光泽度调整需“与标样一致”:标样是哑光(<10 GU),待测样品用800-1200目水砂纸蘸水打磨,每平方厘米擦5-10次,降低光泽度;不可打磨的样品(油漆、印刷品)选与标样光泽一致的区域测量。

打磨后需清洁碎屑:用无尘布蘸去离子水擦拭,晾干后用光泽度仪确认——光泽差异≤2 GU时,再进行色差检测。

背景干扰消除:隔离外部环境的影响

背景颜色、反光会透过或反射到样品表面:白色样品放红色背景上,红色光线反射导致a*值(红绿色度)偏高;透明玻璃放图案桌面,图案会透过样品干扰测量。

消除方法:① 不透明样品:放中性灰背景板(L*=50,a*=0,b*=0),表面哑光无反光;② 透明样品:放黑色无反光支架(如黑色阳极氧化铝),确保光线只穿样品;③ 液体样品:用无色石英比色皿,内壁无划痕。

背景板需定期清洁:污渍会改变自身颜色,用酒精擦拭晾干后再用。

参照物同步处理:保证对比的一致性

色差检测是“待测样与标样的对比”,若标样未预处理,结果会失去意义:比如标样未清洁,表面灰尘使L*值偏低,待测样清洁后L*值偏高,ΔL*会虚高;标样未平衡环境,吸潮后颜色变深,待测样正常,ΔE*ab会异常。

标样预处理需与待测样完全一致:同样的清洁方法、同样的环境平衡时间、同样的尺寸调整——比如测塑料杯色差时,标样需用异丙醇擦拭→23℃/50%RH放24小时→切割成同样大小碎片→放中性灰背景板。

只有标样与待测样状态一致,ΔE*ab才能准确反映真实颜色差异。

热门服务

关于微析院所

ABOUT US WEIXI

微析·国内大型研究型检测中心

微析研究所总部位于北京,拥有数家国内检测、检验(监理)、认证、研发中心,1家欧洲(荷兰)检验、检测、认证机构,以及19家国内分支机构。微析研究所拥有35000+平方米检测实验室,超过2000人的技术服务团队。

业务领域覆盖全国,专注为高分子材料、金属、半导体、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提供大型仪器测试(光谱、能谱、质谱、色谱、核磁、元素、离子等测试服务)、性能测试、成分检测等服务;致力于化学材料、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半导体材料、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专业研究,为相关企事业单位提供专业的技术服务。

微析研究所是先进材料科学、环境环保、生物医药研发及CMC药学研究、一般消费品质量服务、化妆品研究服务、工业品服务和工程质量保证服务的全球检验检测认证 (TIC)服务提供者。微析研究所提供超过25万种分析方法的组合,为客户实现产品或组织的安全性、合规性、适用性以及持续性的综合检测评价服务。

十多年的专业技术积累

十多年的专业技术积累

服务众多客户解决技术难题

服务众多客户解决技术难题

每年出具十余万+份技术报告

每年出具十余万+份报告

2500+名专业技术人员

2500+名专业技术人员

微析·国内大型研究型检测中心
首页 领域 范围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