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差检测在皮革鞋面的颜色耐曲折性能测试方法
色差检测相关服务热线: 微析检测业务区域覆盖全国,专注为高分子材料、金属、半导体、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提供大型仪器测试、性能测试、成分检测等服务。 地图服务索引: 服务领域地图 检测项目地图 分析服务地图 体系认证地图 质检服务地图 服务案例地图 新闻资讯地图 地区服务地图 聚合服务地图
本文包含AI生成内容,仅作参考。如需专业数据支持,可联系在线工程师免费咨询。
皮革鞋面的颜色稳定性是鞋类产品的核心品质之一,尤其是鞋头、鞋侧等日常穿着中反复弯折的部位,易因涂层摩擦、皮革纤维拉伸出现颜色变浅、褪色或色斑。色差检测作为量化颜色变化的精准手段,能将肉眼难以察觉的颜色差异转化为具体数值,是评估皮革鞋面在耐曲折试验后颜色保持能力的关键工具。本文结合标准试验流程与实际操作细节,详细说明色差检测在皮革鞋面颜色耐曲折性能测试中的应用方法。
皮革鞋面颜色耐曲折测试的核心逻辑
皮革鞋面的耐曲折颜色性能,本质是评估材料在反复机械弯折作用下,表面涂层或皮革本身的颜色稳定性。日常穿着中,鞋面弯折会导致涂层与皮革纤维之间的应力集中,若涂层附着力不足或皮革纤维强度不够,会出现涂层开裂、脱落,进而暴露底层材料,产生明显色差。色差检测通过测量试验前后的L*(亮度)、a*(红绿)、b*(黄蓝)值,计算总色差ΔE*ab,直接反映颜色变化的程度——ΔE*ab值越小,说明颜色保持能力越强。
测试前的样品与设备准备
样品需选自成品鞋或鞋面裁片的关键弯折区域(如鞋头、鞋侧),尺寸需符合耐曲折试验机的要求(通常为150mm×50mm),且需避开接缝、瑕疵或皮革损伤部位。设备方面,需准备耐曲折试验机(如符合GB/T 22883-2008标准的试验机)、分光测色计(如爱色丽X-Rite eXact,需支持CIE L*a*b*颜色空间),以及标准环境舱(控制温度23±2℃、相对湿度50±5%RH)。试验前需校准色差仪:用标准白板(L*=92.0、a*=0.0、b*=0.0)校准亮度,用黑板(L*=1.0、a*=0.0、b*=0.0)校准对比度,确保测量误差≤0.1。
试样的标准化制备流程
从鞋面裁取试样时,需用锋利的裁刀沿皮革纤维方向切割,避免拉扯导致纤维断裂。试样边缘需用200目砂纸打磨平整,防止试验中刮伤试验机夹头或试样开裂。制备完成的试样需在标准环境中放置24小时,使皮革的水分含量与环境平衡——若试样含湿量过高,弯折时皮革纤维会因吸水膨胀,加剧涂层脱落;若含湿量过低,皮革会变脆,易出现裂纹。对于涂饰后的鞋面,需确保试样表面无灰尘、油污,避免影响色差仪的测量精度。
耐曲折试验的操作要点
将试样固定在耐曲折试验机的夹头上时,需确保试样的弯折线与设备转轴对齐,夹头压力以“试样无滑动但不产生局部变形”为宜——过紧会导致试样边缘压痕,过松则会使试样在弯折中移位,影响试验效果。试验参数需根据产品标准设定:弯折角度通常为180°(模拟行走时的最大弯折程度),频率为50次/分钟(符合ISO 5402-1标准要求),弯折次数一般为5000次(休闲鞋)或10000次(运动鞋)。试验过程中,需每隔1000次观察试样状态:若出现涂层开裂、皮革纤维断裂,需记录弯折次数并终止试验,但仍需完成色差检测以评估已发生的颜色变化。
色差检测的时机与操作规范
试验前,需对每个试样选取3个均匀分布的测试点——如试样中心1点、距两端20mm处各1点,用色差仪垂直对准测试点(距离试样表面约1mm),测量初始L*、a*、b*值,取3次测量的平均值作为初始颜色数据。耐曲折试验结束后,需将试样放回标准环境静置30分钟(使试样温度恢复至环境温度,避免热胀冷缩影响测量精度),然后在同一位置重复测量3次,记录试验后的颜色数据。计算色差时,需用到CIE 1976 L*a*b*颜色空间的公式:ΔE*ab=√[(ΔL*)²+(Δa*)²+(Δb*)²],其中ΔL*=试验后L*-试验前L*(正值表示变亮,负值表示变暗),Δa*、Δb*同理。通常ΔE*ab≤2.0时,颜色变化肉眼难以察觉;ΔE*ab>3.0时,颜色变化明显,需改进材料或工艺。
数据有效性与关键因素控制
数据有效性需满足3个条件:试样无明显破损(如涂层大面积脱落、皮革断裂)、测试点与初始位置一致、平行试样(至少3个)的ΔE*ab标准差≤0.3。若某试样的ΔE*ab值与其他试样偏差超过0.5,需重新测试以排除操作误差。影响结果的关键因素包括:皮革材质(全粒面皮革的色差小于修面皮革,天然皮革小于人造革)、涂层工艺(涂饰剂固化完全的试样色差更小)、试验条件(弯折次数越多、角度越大,色差越大)。此外,色差仪的校准频率需保证“每天试验前校准1次”,若测试过程中更换白板,需重新校准,避免因仪器误差导致结果偏差。
热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