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差检测在皮革手套的颜色耐油污性能测试方法
色差检测相关服务热线: 微析检测业务区域覆盖全国,专注为高分子材料、金属、半导体、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提供大型仪器测试、性能测试、成分检测等服务。 地图服务索引: 服务领域地图 检测项目地图 分析服务地图 体系认证地图 质检服务地图 服务案例地图 新闻资讯地图 地区服务地图 聚合服务地图
本文包含AI生成内容,仅作参考。如需专业数据支持,可联系在线工程师免费咨询。
皮革手套广泛应用于工业、餐饮、医疗等场景,其颜色耐油污性能直接关系到产品外观稳定性与品牌口碑——手套接触油污后若出现变深、泛黄或发花,不仅影响视觉体验,还可能被误认为“品质劣化”。色差检测作为定量评估颜色变化的核心技术,能通过精准数据反映油污对皮革颜色的影响程度。本文结合皮革材料特性与实际应用场景,详细拆解色差检测在皮革手套颜色耐油污性能测试中的全流程方法,覆盖油污选择、试样制备、操作标准化及结果评价等关键环节,为企业质量控制提供可落地的技术参考。
油污类型的筛选与标准化
皮革手套接触的油污类型直接决定测试的针对性,需覆盖实际场景中最常见的三类:矿物油(如46#机械油、防锈油,成分为烷烃,渗透力强易残留)、动植物油(如大豆油、猪油,含脂肪酸甘油酯,易氧化泛黄)、合成油(如甲基硅油、液压油,分子稳定但可能破坏涂层)。测试时需根据手套用途选择对应油污——工业手套重点测矿物油,餐饮手套重点测动植物油,医疗手套需兼顾合成油(如医疗器械润滑用硅油)。
为保证一致性,油污的理化指标需标准化:矿物油需符合GB/T 443-2016的粘度要求(40℃时运动粘度40~50mm²/s);动植物油需用未精炼原生油(酸值≤4mg KOH/g);合成油采用常规牌号(如100cs硅油)。避免使用变质或添加防腐剂的油污,防止额外因素干扰颜色变化。
试样的制备与预处理
试样需从手套关键部位截取:手掌(接触油污最频繁)、手背(外观展示区)、指尖(易磨损),每个部位取3个10cm×10cm试样(避开边缘5mm内区域,防止裁剪损伤)。同一批次需取5副以上手套,确保数据代表性。
预处理是消除状态差异的关键:将试样置于GB/T 6529-2008标准环境(23℃±2℃、相对湿度50%±5%)放置24小时,使皮革含水率稳定(天然皮革约12%~15%)。预处理后检查试样:无折痕、无油污残留、无涂层脱落,否则更换。
油污的标准化施加与静置
油污施加需定量均匀:用5mL移液管按0.5mL/cm²比例滴加(如10cm×10cm试样滴5mL),再用脱脂棉沿同一方向轻擦3次,确保油污覆盖均匀且未渗透至背面(可通过背面衬纸是否沾油判断)。避免用力过大导致纤维断裂或涂层破损。
静置时间模拟实际接触场景:工业手套设2小时,餐饮手套设4小时,静置环境与预处理一致。期间避免挤压或灰尘污染,可将试样平放于玻璃平板,用透气滤纸覆盖。
色差检测的设备与参数设置
需使用精度≥0.01ΔE*ab的分光测色仪(如柯尼卡美能达CM-2600d、爱色丽Ci7860),避免用精度低的色差计。仪器提前30分钟预热,用标准白板(反射率≥98%)和黑板(≤1%)校准,确保误差≤0.02ΔE*ab。
参数符合行业惯例:光源选D65(模拟日光)、视角10°(符合人眼观察)、测量模式SCI+SCE(同时测镜面反射与底色)。每个试样测5个点(中心+四角),取平均值作为初始颜色值(L0*、a0*、b0*)。
油污的清理与二次色差检测
清理需避免损伤皮革:用蘸中性洗涤剂(pH7~8,如立白洗洁精)的软布轻擦,再用去离子水冲3次,吸水纸吸干后自然晾干(忌阳光直射或高温烘干)。清理后检查:无洗涤剂残留(pH试纸测表面为7)、无颜色脱落。
二次检测在清理后24小时进行(恢复标准状态),参数与初始一致。记录二次颜色值(L1*、a1*、b1*),计算总色差ΔE*ab=√[(L1*-L0*)²+(a1*-a0*)²+(b1*-b0*)²],同时关注ΔL*(亮度变化,负值表示变深)、Δb*(黄蓝变化,正值表示泛黄)。
结果的评价指标与阈值
ΔE*ab是核心指标,不同行业阈值不同:工业机械手套要求ΔE*ab≤1.5(肉眼几乎不可见);餐饮手套≤3.0(轻微变化可接受);医疗手套≤2.0(兼顾外观与卫生)。
除ΔE*ab外,Δb*需重点关注:动植物油易导致Δb*升高(变黄),若Δb*≥1.0,即使ΔE*ab未超标也判定不合格(如餐饮手套变黄影响体验)。高端品牌还要求ΔL*≥-0.5(避免过度变深)。
常见干扰因素的控制方法
皮革不均匀性:同一手套的手掌与手背可能来自不同批次,颜色差异达0.5ΔE*ab。解决方法是增加试样数量(每个部位5个),计算变异系数(CV≤5%为合格)。
油污残留:清理后残留量≤0.1%(红外光谱仪检测),否则会使L*降低(变深)。可调整清理方法:增加洗涤剂浓度(≤1%)或延长冲洗时间(至5分钟)。
环境温湿度:温度每升5℃,L*降0.1~0.2;湿度每升10%,a*升0.05~0.1。需安装恒温恒湿设备,实时监控(误差≤1℃、≤2%RH)。
热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