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差检测在印刷防伪油墨的颜色变色效果测试
色差检测相关服务热线: 微析检测业务区域覆盖全国,专注为高分子材料、金属、半导体、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提供大型仪器测试、性能测试、成分检测等服务。 地图服务索引: 服务领域地图 检测项目地图 分析服务地图 体系认证地图 质检服务地图 服务案例地图 新闻资讯地图 地区服务地图 聚合服务地图
本文包含AI生成内容,仅作参考。如需专业数据支持,可联系在线工程师免费咨询。
印刷防伪油墨通过颜色变化实现防伪功能,其变色效果的稳定性与精准度直接影响防伪性能。色差检测作为量化颜色差异的技术手段,能客观评估防伪油墨在不同触发条件(如光照、温度、角度)下的颜色变化程度,是确保防伪效果达标的关键环节。本文结合印刷防伪油墨的特性,详细阐述色差检测在其变色效果测试中的应用逻辑、操作要点及数据价值。
防伪油墨的变色特性与测试需求
印刷防伪油墨的核心是“可控变色”,常见类型包括光致变色(紫外线照射变色)、热致变色(温度变化变色)、角度变色(观察角度不同呈色不同)等。这些变色需满足“易识别、难复制”,但肉眼评估存在主观性——比如光变油墨从蓝变绿,有人觉得“变化明显”,有人认为“差别不大”,无法量化判断是否符合标准。因此,需要色差检测将颜色变化转化为数值,确保每批油墨的变色效果一致。
比如某品牌化妆品包装用的光变油墨,设计要求紫外线照射后ΔE≥4(肉眼明显识别),若靠肉眼判断,可能因观测者不同导致合格与不合格的误判,而色差检测能给出精准的ΔE值,避免这种问题。
色差检测的基础逻辑与指标选择
色差检测基于CIELAB色彩空间,将颜色拆解为三个维度:L*(明度,0=黑、100=白)、a*(红绿,+a红、-a绿)、b*(黄蓝,+b黄、-b蓝)。测试时,先测“初始状态”(如未照紫外线)的坐标(L1*,a1*,b1*),再测“触发后”(如照紫外线后)的坐标(L2*,a2*,b2*),通过公式算总色差ΔE=√[(ΔL*)²+(Δa*)²+(Δb*)²]。
对防伪油墨来说,ΔE是核心——一般要求ΔE≥3(肉眼可辨),高要求场景(如货币)需ΔE≥5;ΔL、Δa、Δb则能说明变色方向:比如温变油墨从红变黄,Δa会下降(红减)、Δb会上升(黄增),这些数据能精准指向油墨的变色特征,帮助优化配方。
测试前的样本制备与设备校准
样本制备要和实际印刷一致。比如实际用铜版纸印刷,测试就不能用新闻纸——铜版纸光泽度高,会增强光变油墨的效果;墨层厚度需用测厚仪控制(光变油墨一般2-5μm),印刷压力要稳定(胶印压力0.1-0.3MPa),避免墨层不均导致颜色偏差。
设备校准不能省。分光光度计每天要用标准白板校准,确保L*误差≤0.1;测量条件选“45/0”(45度照、0度测),模拟人眼观察角度;测角度变色油墨需用多角度分光光度计,确保不同角度的测量准确。
动态变色效果的检测方法
动态变色油墨要模拟实际触发条件。比如光致变色油墨:先测初始色,再用365nm紫外线灯(10W/m²)照10秒、30秒、60秒各测一次,最后测停止照射后1分钟、5分钟的褪色色。这样能得到ΔE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判断变色速度(如10秒内ΔE达4)和可逆性(如5分钟后ΔE回到1以内)是否符合设计。
角度变色油墨需测不同角度的颜色——用多角度分光光度计测0度(正面)、15度(侧前)、45度(侧面)、60度(侧后)的颜色,计算各角度间的ΔE,确保不同角度下颜色差异明显(如0度金、15度绿、45度蓝)。
环境因素的控制要点
环境恒定是测试准确的前提。光照需用6500K标准光源(模拟日光),避免自然光直射(含紫外线会触发光变油墨);温度控制23±2℃,湿度50±5%RH——温度太高会让温变油墨提前变色,湿度太大则基材吸潮膨胀,影响油墨呈色。
样本要平整——有褶皱会导致光线反射不均,测量的L*值偏差大;拿样本要戴手套,避免指纹上的油脂吸收光线,导致ΔE变大。
数据解读与结果判定
数据解读要结合设计标准。比如光变油墨要求ΔE≥4,测试结果4.2就符合,2.8则需调整配方(如增加光变颜料含量);温变油墨设计从红变黄,若Δa下降、Δb上升,说明色相变化对,若ΔL下降多而Δa变化小,说明色相没达标,需优化热致变色颜料比例。
重复性测试很重要——同一样本测3次,若ΔE偏差≤0.2,结果稳定;若偏差>0.5,要查样本(墨层是否均匀)、设备(是否校准)或环境(温度是否波动)。
常见问题的处理与避免
若测试结果波动大,先查样本:用测厚仪看墨层厚度差,若>1μm,重新印刷;再查设备:校准分光光度计,若校准后仍波动,换标准白板;最后查环境:测温度湿度,若波动大,调整空调。
若ΔE没达标,先看墨层厚度——够的话调整油墨配方(加光变/热致变色颜料),不够的话增加印刷压力或墨量。
若角度变色效果不一致,先查墨层平整度:用光泽度仪测样本光泽度,差>5GU说明墨层不平整,调整印刷压力;光泽度一致的话,调整多角度分光光度计的角度设置。
热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