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差检测在印刷版材对颜色转移效果的影响研究
色差检测相关服务热线: 微析检测业务区域覆盖全国,专注为高分子材料、金属、半导体、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提供大型仪器测试、性能测试、成分检测等服务。 地图服务索引: 服务领域地图 检测项目地图 分析服务地图 体系认证地图 质检服务地图 服务案例地图 新闻资讯地图 地区服务地图 聚合服务地图
本文包含AI生成内容,仅作参考。如需专业数据支持,可联系在线工程师免费咨询。
在印刷生产中,颜色一致性是衡量产品质量的核心指标之一,而印刷版材作为承印物与油墨之间的“桥梁”,其亲油亲水特性、表面粗糙度、硬度等参数直接影响油墨的转移效率与颜色还原度。色差检测作为量化颜色偏差的技术手段,能精准捕捉版材特性对颜色转移的影响,为优化版材选择、提升印刷质量提供数据支撑。本文结合印刷工艺原理与色差检测技术,系统分析版材如何通过颜色转移环节产生色差,并探讨实际生产中利用色差检测优化版材应用的路径。
印刷版材特性与颜色转移的基础关联
印刷版材的核心功能是通过亲油区域(图文部分)吸附油墨、亲水区域(非图文部分)排斥油墨,实现图文的精准转移。其中,亲油亲水平衡性是关键——若亲油区域亲油性不足,油墨吸附量减少,印品颜色会偏浅(ΔL*增大);若亲水区域亲水性差,易出现“糊版”,颜色混叠导致ΔE*ab增大。比如PS版的感光层若曝光不足,亲油基团数量不够,直接导致油墨吸附量下降,印品红色区域(a*)的饱和度会明显降低。
版材表面粗糙度也影响颜色转移效果。表面过光滑的版材(如粗糙度≤0.1μm的CTP版),油墨铺展性差,易形成“墨点不饱满”,颜色饱和度不足(Δa*或Δb*绝对值减小);表面过粗的版材(如粗糙度≥0.5μm的柔版),虽能增加油墨吸附量,但易藏污纳垢,长期使用后亲水区域会吸附油墨残渣,出现“浮脏”,ΔE*ab因颜色混叠而增大。
版材的硬度与弹性会影响压力传递。硬度过高的版材(如肖氏D80的凹版),与橡皮布接触面积小,易导致油墨转移不均,出现“压力斑”,ΔL*在局部区域异常;弹性过强的版材(如肖氏A30的柔版),则可能因变形导致网点扩大,颜色饱和度偏高(Δa*或Δb*增大)。
版材厚度均匀性也很重要。若厚度偏差超过0.01mm,压印时线压力不均,同一印张上厚的区域压力大,油墨多,颜色偏深(ΔL*减小);薄的区域压力小,油墨少,颜色偏浅(ΔL*增大)。这种偏差在大面积纯色印刷中尤其明显,ΔE*ab可达2.0以上。
色差检测的核心指标与技术路径
色差检测的核心是量化颜色偏差,行业通用的CIE L*a*b*颜色空间能准确描述人眼感知。L*代表亮度(0黑100白),a*是红绿色差(正红负绿),b*是黄蓝色差(正黄负蓝)。总色差ΔE*ab通过√[(ΔL*)²+(Δa*)²+(Δb*)²]计算,数值越大偏差越明显——ΔE*ab≤1.0人眼难察觉,1.0-2.0是工业标准,>2.0则不合格。
常用检测设备有分光光度计与便携式色差仪。分光光度计(如爱色丽eXact)测全光谱反射率,适合高精度场景(如高端画册);便携式色差仪(如柯尼卡美能达CR-10 Plus)操作快,适合生产线抽检(如包装印刷)。
检测流程需标准化:先选标准色样(客户签样),在D65标准光源下测L*a*b*值;再测待检印品对应区域,保持相同光源与观测角度(45°/0°);最后用软件算ΔE*ab及分量偏差。
要避免环境光干扰——检测需在封闭标准光源箱中进行,否则自然光或荧光灯会改变反射光光谱,导致L*a*b*值偏差。比如车间荧光灯的色温是5000K,与D65的6500K差异大,直接测会让ΔL*偏高。
不同类型印刷版材的色差表现差异
PS版(预涂感光版)是传统胶印常用版材,亲油亲水性由感光层决定。曝光不足会让亲油基团少,颜色偏浅(ΔL*增大);曝光过度会让亲水区域亲水性下降,出现“粘脏”,颜色偏暗(ΔL*减小)。比如某印刷厂PS版曝光时间少了10秒,印品青色区域(b*负)的Δb*从-3.0变成-2.0,蓝色饱和度明显降低。
CTP版(计算机直接制版)通过激光成像,稳定性优于PS版,但表面粗糙度难控制。激光功率过大,版材表面碳化,粗糙度增加,网点扩大率上升,颜色饱和度偏高(Δa*或Δb*增大);功率过小,网点边缘不清晰,易“网点丢失”,颜色偏浅(ΔL*增大)。
柔版(柔性凸版)弹性大,适合塑料膜印刷,但硬度低(肖氏A20-40),长期印刷易变形,网点扩大率从10%升到20%,颜色逐渐偏深(ΔL*减小)。此外,柔版凸台高度偏差超过0.02mm,油墨量差异会让ΔE*ab增大。
凹版(雕刻凹版)靠凹坑填墨转移,颜色稳定但深度误差影响大。深度过深(>0.05mm),油墨多,颜色偏深(ΔL*减小);过浅(<0.03mm),油墨少,颜色偏浅(ΔL*增大)。镀铬层太薄(<0.01mm),版材易磨损,凹坑变浅,颜色逐渐偏浅。
丝网版(丝网印刷版)靠网孔转移油墨,网目数影响大。网目数过高(>300目),油墨透过量少,颜色偏浅(ΔL*增大);过低(<100目),透过量多,颜色偏深(ΔL*减小)。丝网张力不足时,与承印物接触不良,油墨转移不均,ΔE*ab增大。
版材关键参数对色差的定量影响分析
网点扩大率是版材影响颜色的重要参数。表面粗糙度从0.2μm增到0.5μm,网点扩大率从8%升到15%,青色油墨的Δb*从-2.0变成-3.0,蓝色饱和度更高(ΔE*ab从1.2增到2.5)。
版材厚度偏差超过0.01mm,ΔL*偏差可达2.0以上。比如某CTP版厚度偏差0.02mm,印品同一色组的ΔE*ab最大值到3.2,超过标准。
表面张力影响亲油亲水平衡。版材表面张力从38mN/m降到32mN/m,亲油区域吸附量减10%,ΔL*增1.5(颜色变浅);表面张力超过40mN/m,亲水区域会吸附油墨,出现“浮脏”,Δa*或Δb*异常——比如某版材表面张力42mN/m,印品黄色区域(b*)的Δb*从+2.0变成+4.0,偏黄严重。
版材老化对色差的影响及检测
版材老化会让亲油亲水性下降,颜色偏差增大。PS版的感光层印刷10万印后,亲油基团流失,油墨吸附量减少,ΔL*从0.5增到3.0(颜色变浅);CTP版激光雕刻的网点边缘,印刷20万印后会磨损,网点扩大率从10%升到18%,Δa*从+2.0增到+4.0(红色偏艳)。
检测版材老化需“连续追踪”——定期测印品ΔE*ab,若ΔE*ab随印刷数量增加而线性增大,说明版材在老化。比如某印刷厂CTP版印刷15万印后,ΔE*ab从1.0升到2.2,此时必须换版,否则偏差会超过标准。
柔版老化主要是变形,网点扩大率增加,ΔL*逐渐减小(颜色变深)。比如某柔版印刷5万印后,ΔL*从0.0变成-1.5,黄色区域的Δb*从+3.0变成+4.5,偏黄严重。换用硬度更高的柔版(肖氏A40),印刷10万印后ΔL*才到-1.0,老化速度慢了一半。
版材与承印物匹配性的色差分析
版材效果与承印物表面性能密切相关。印铜版纸(光滑、吸收性弱)用表面粗糙度0.2μm的CTP版,油墨铺展好,颜色饱和;若用0.5μm的版材,会藏污纳垢,ΔE*ab因“浮脏”增大。印新闻纸(粗糙、吸收性强)用0.2μm的版材,油墨吸附量少,颜色偏浅(ΔL*=+2.5);换0.4μm的版材,ΔL*降到+0.8,颜色还原好。
承印物表面张力也影响匹配性。若承印物表面张力比版材低2mN/m以上,油墨附着力差,易“脱墨”,ΔE*ab异常。比如某塑料膜表面张力30mN/m,版材表面张力35mN/m,差异5mN/m,印品红色区域(a*)的Δa*从+2.0变成+1.0,饱和度下降;把版材表面张力降到33mN/m,差异2mN/m,Δa*恢复到+2.0。
承印物的吸收性也关键。印吸收性强的新闻纸,需版材吸附更多油墨,否则颜色偏浅;印吸收性弱的塑料膜,版材油墨量要少,否则“堆墨”,颜色偏深。比如某印刷厂印塑料膜用柔版,凸台高度0.08mm,油墨量多,ΔL*=-2.0(偏深);降到0.05mm,ΔL*=-0.5,颜色正常。
版材油墨兼容性的色差评估
版材与油墨的兼容性直接影响颜色稳定性。若版材亲油基团与油墨树脂不匹配,油墨润湿性能下降,会“油墨堆积”或“脱落”,ΔE*ab增大。比如某柔版用聚氨酯树脂油墨,亲油基团是丙烯酸酯,两者相容性差,油墨接触角75°(标准≤60°),印品黄色区域(b*)的Δb*从+3.0变成+1.0,饱和度降低;换丙烯酸树脂油墨,接触角50°,Δb*恢复到+3.0。
油墨黏度也影响兼容性。黏度太高,油墨在版材表面流动性差,易“堵网”(丝网版)或“堆墨”(柔版),ΔE*ab增大;黏度太低,油墨易“渗色”(凹版),颜色模糊。比如某凹版油墨黏度从20s(涂4杯)降到15s,凹坑填充过多,ΔL*从-1.0变成-2.0,颜色偏深;调回20s,ΔL*恢复-1.0。
油墨干燥速度也有关联。干燥太快,油墨在版材表面易结皮,“掉皮”会让ΔE*ab出现斑点;干燥太慢,油墨易“转移不完全”,颜色偏浅。比如某胶印油墨干燥时间从10分钟降到5分钟,版材表面结皮,印品青色区域(b*)的Δb*从-3.0变成-2.0,蓝色饱和度降低;调回10分钟,Δb*恢复-3.0。
实际生产中利用色差检测优化版材应用的案例
某包装厂用CTP版印食品袋,红色区域ΔE*ab最大值3.5,Δa*偏差+2.0到+4.5(红饱和度不稳定)。查版材参数,表面粗糙度0.45μm(标准0.3μm),网点扩大率18%(标准≤12%)。调激光参数把粗糙度降到0.3μm,网点扩大率10%,Δa*偏差+1.0到+2.0,ΔE*ab最大值1.8,符合客户要求。
某胶印厂用PS版印画册,颜色逐渐变浅,ΔL*从0.5增到3.0。查版材老化,印刷10万印后感光层亲油基团流失,油墨吸附量少。换CTP版(感光层更耐磨),印刷20万印后ΔL*才到1.0,解决了颜色衰减问题。
某柔版厂印塑料膜,颜色偏深(ΔL*=-2.0),查承印物匹配性,版材凸台高度0.08mm,油墨量多。把凸台高度降到0.05mm,ΔL*=-0.5,颜色正常。再测版材表面张力33mN/m,承印物30mN/m,差异3mN/m,匹配性好,ΔE*ab稳定在1.0以内。
热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