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行业资讯

服务热线:

色差检测在印刷承印物对颜色再现性的影响研究

三方检测机构 2025-06-06

色差检测相关服务热线: 微析检测业务区域覆盖全国,专注为高分子材料、金属、半导体、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提供大型仪器测试、性能测试、成分检测等服务。 地图服务索引: 服务领域地图 检测项目地图 分析服务地图 体系认证地图 质检服务地图 服务案例地图 新闻资讯地图 地区服务地图 聚合服务地图

本文包含AI生成内容,仅作参考。如需专业数据支持,可联系在线工程师免费咨询。

在印刷质量控制中,颜色再现性是衡量成品一致性的核心指标,而承印物作为油墨的“载体”,其物理化学特性(如表面粗糙度、白度、吸墨性、光泽度)直接决定了颜色的最终呈现效果。色差检测作为量化颜色差异的关键工具,能精准捕捉承印物特性引发的颜色偏离,为研究两者关系提供可量化的科学依据。本文通过拆解承印物特性的具体影响、色差检测的应用逻辑及实际数据案例,系统分析色差检测在承印物对颜色再现性影响研究中的核心价值。

承印物特性对颜色再现的基础影响

承印物的特性从“油墨附着”和“光反射”两个维度影响颜色再现。例如,表面粗糙的承印物(如胶版纸)会导致油墨铺展不均匀,油墨颗粒易渗入纸张微孔,无法形成连续膜层;而表面光滑的铜版纸能让油墨均匀覆盖,形成高光泽膜层,反射光更集中,颜色更饱和。

白度是承印物的“底色”——白度越高,对油墨色光的衬托效果越好。比如白度95%的白卡纸能完全反射油墨色光,而白度80%的再生纸会吸收部分色光,导致颜色发灰。吸墨性则影响油墨渗透量:吸墨性强的新闻纸会吸收更多连结料,表面颜料浓度降低,颜色浓度变浅。

这些特性的影响并非孤立:表面粗糙度高的承印物往往吸墨性也强,两者叠加会进一步放大颜色差异。而色差检测的价值,正是将这些“定性描述”转化为“定量数据”,让研究更具针对性。

色差检测的量化逻辑与印刷应用价值

色差检测基于CIE Lab色空间,其中L*代表明度(0黑到100白),a*代表红绿(负红正绿),b*代表黄蓝(负蓝正黄)。总色差ΔE通过公式√(ΔL²+Δa²+Δb²)计算,数值越大表示颜色差异越明显。

在印刷中,ΔE的解读直接指向承印物问题:若ΔL为负,说明印刷品更暗,可能是承印物吸墨性过强;若Δa为正,说明颜色偏绿,可能是承印物碱性物质与油墨反应;若Δb为负,说明颜色偏蓝,可能是承印物白度不足。

相比目视判断,色差检测能避免主观误差。例如,人眼对ΔE=0.5的差异难以察觉,但色差仪能精准识别——这对高端印刷(如品牌包装)的一致性控制至关重要。

承印物表面粗糙度的色差检测分析

承印物表面粗糙度用Ra(算术平均偏差)表示,范围从0.1μm(高光铜版纸)到5μm(牛皮纸)。粗糙度越高,油墨铺展越不均匀,反射光漫散射,颜色饱和度下降。

以高光铜版纸(Ra=0.3μm)和胶版纸(Ra=1.5μm)印刷品红色墨样(C0M100Y0K0)为例:铜版纸ΔE=1.2,ΔL=0.8(略亮),Δa=-0.5(略红);胶版纸ΔE=3.8,ΔL=-1.2(更暗),Δa=0.2(略绿)。数据显示,Ra每增加1μm,ΔE平均上升1.3,ΔL下降0.8。

原理在于:高光铜版纸的涂料层让油墨形成“镜面反射”,颜色鲜艳;胶版纸的纤维孔隙让油墨渗入,颜料被包裹,反射光散射,颜色纯度降低——品红色饱和度从45降至32,视觉上“红色变浅、发灰”。

承印物白度与色差的相关性研究

承印物白度(ISO 2470标准)是对蓝光(457nm)的反射率,白度越高,色光反射效率越强。例如,白度95%的白卡纸能反射95%蓝光,而80%的再生纸仅反射80%,剩余15%被杂质吸收。

以黄色墨样(C0M0Y100K0)测试:白卡纸ΔL=93.5,Δb=46.8;再生纸ΔL=87.2,Δb=38.6。数据清晰:白度每降10%,ΔL降4.2,Δb减6.5——再生纸中的木素吸收黄色光(570nm),导致黄色饱和度降低,颜色更暗灰。

白度对浅色墨影响更明显。比如浅粉色墨样(C0M20Y10K0),白卡纸ΔE=1.1,再生纸ΔE=4.3——浅色墨颜料浓度低,承印物白度差异直接“透显”,颜色偏离更严重。

承印物吸墨性的色差规律与检测应用

承印物吸墨性用Cobb值(60秒吸水量)表示,范围10g/m²(塑料膜)到50g/m²(新闻纸)。吸墨性越强,连结料吸收越多,表面颜料浓度降低,颜色变浅。

以青墨样(C100M0Y0K0)测试:Cobb=15的铜版纸ΔE=1.7,ΔL=-0.5(略暗);Cobb=40的新闻纸ΔE=4.5,ΔL=-2.3(更暗)。原因是新闻纸吸收更多连结料,表面颜料浓度低,反射青色光减少,ΔL降低,Δa(红色)和Δb(黄色)相对突出。

吸墨性过强需调整墨量:比如测定制版时ΔE过大,可增加墨层厚度补偿,但墨量增加会变慢干燥速度——色差检测能平衡“墨量调整”与“干燥效率”。

承印物光泽度的色差检测差异

承印物光泽度(60°入射角)衡量表面反射能力,范围10%(哑光纸)到80%(光膜)。光泽度越高,镜面反射越强,颜色饱和度和明度越高;光泽度越低,漫反射越强,颜色越柔和但饱和度低。

以蓝色墨样(C100M80Y0K0)测试:光泽度75%的光膜ΔL=89.2,Δb=-42.6(蓝);光泽度15%的哑光纸ΔL=85.1,Δb=-35.3。数据显示:光泽度每降20%,ΔL降2.7,Δb减5.2——哑光纸散射反射光,蓝色光反射量减少,颜色更暗灰。

光泽度对深色墨影响更显著。比如黑色墨样,光膜ΔE=1.2,哑光纸ΔE=3.1——光膜让黑色更“深邃”,哑光纸让黑色“发灰”。高端印刷中,“深邃黑”需选光泽度≥60%的承印物,通过色差检测验证ΔL(尽量低,更黑)。

色差检测在承印物选择中的实践指导

承印物选择需结合客户颜色要求和色差检测结果。例如,某化妆品品牌要求红色(C0M100Y80K0)ΔE≤1.5,筛选三种承印物:A(高光铜版纸,Ra=0.3,白度95,Cobb=15)、B(哑光铜版纸,Ra=1.0,白度92,Cobb=20)、C(胶版纸,Ra=1.5,白度85,Cobb=25)。

印刷后测ΔE:A=1.2(符合),B=2.1(略超),C=3.8(不符合)。显然A是最优选择。若客户要求ΔE≤3.0,可选B降低10%成本——色差检测用数据平衡“质量”与“成本”。

再比如,某食品包装要求浅橙色(C0M30Y60K0)ΔE≤2.0,通过色差检测发现:白度90%的白卡纸ΔE=1.8,而白度85%的再生纸ΔE=3.2——选择白卡纸能满足要求,避免批量报废。

热门服务

关于微析院所

ABOUT US WEIXI

微析·国内大型研究型检测中心

微析研究所总部位于北京,拥有数家国内检测、检验(监理)、认证、研发中心,1家欧洲(荷兰)检验、检测、认证机构,以及19家国内分支机构。微析研究所拥有35000+平方米检测实验室,超过2000人的技术服务团队。

业务领域覆盖全国,专注为高分子材料、金属、半导体、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提供大型仪器测试(光谱、能谱、质谱、色谱、核磁、元素、离子等测试服务)、性能测试、成分检测等服务;致力于化学材料、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半导体材料、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专业研究,为相关企事业单位提供专业的技术服务。

微析研究所是先进材料科学、环境环保、生物医药研发及CMC药学研究、一般消费品质量服务、化妆品研究服务、工业品服务和工程质量保证服务的全球检验检测认证 (TIC)服务提供者。微析研究所提供超过25万种分析方法的组合,为客户实现产品或组织的安全性、合规性、适用性以及持续性的综合检测评价服务。

十多年的专业技术积累

十多年的专业技术积累

服务众多客户解决技术难题

服务众多客户解决技术难题

每年出具十余万+份技术报告

每年出具十余万+份报告

2500+名专业技术人员

2500+名专业技术人员

微析·国内大型研究型检测中心
首页 领域 范围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