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差检测在印刷压力对颜色密度影响的测试报告
色差检测相关服务热线: 微析检测业务区域覆盖全国,专注为高分子材料、金属、半导体、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提供大型仪器测试、性能测试、成分检测等服务。 地图服务索引: 服务领域地图 检测项目地图 分析服务地图 体系认证地图 质检服务地图 服务案例地图 新闻资讯地图 地区服务地图 聚合服务地图
本文包含AI生成内容,仅作参考。如需专业数据支持,可联系在线工程师免费咨询。
印刷过程中,压力是影响油墨转移与颜色呈现的核心工艺参数——压力过小会导致油墨转移不足,颜色偏浅;压力过大则易引发油墨扩散、纸张变形,造成颜色偏差。为量化印刷压力对颜色密度及色差的影响,本文基于色差检测技术(分光光度法),通过控制变量测试不同压力下的CMYK四色数据,解析压力变化的具体规律,为企业优化压力设置提供支撑。
测试准备与方案设计
本次测试采用IGT C1印刷适性仪模拟胶印过程(压力调节范围0-10MPa,精度±0.1MPa),搭配爱色丽eXact分光光度计(测L*a*b*值,ΔE*ab精度±0.05)、X-Rite 530密度计(测颜色密度)及数显压力传感器(校准压力)。材料选用157g/m²双面铜版纸(白度88%、平滑度120s)、杭华胶印亮光油墨(CMYK四色,黏度3500mPa·s)。样本设计为A4幅面,包含20mm×20mm的CMYK单色块及叠印块,每个色块重复3次便于取平均值。
测试流程的标准化实施
测试前预热设备30分钟,基准压力设为厂商推荐的3.5MPa(胶印常用值),再以0.5MPa为梯度设置7个压力水平(2.0MPa至5.0MPa)。每个压力下印刷5张样本,油墨干燥24小时后检测:每个单色块取中心5点,用密度计测密度(符合ISO 5-3:2009标准),用分光光度计测L*a*b*值,计算与基准样本的ΔE*ab(ΔE=√[(ΔL*)²+(Δa*)²+(Δb*)²])。
控制变量与误差规避
为确保结果仅反映压力影响,需严格控制其他变量:墨量固定为“4”档(对应墨层厚度8μm),用电子传感器验证;印刷速度10000印/小时(模拟生产);环境温度25±2℃、湿度50±5%(避免纸张变形或油墨黏度变化);纸张用同一批次,油墨搅拌均匀。若某样本数据与平均值偏差超10%,则剔除异常样本,保证可靠性。
颜色密度随压力的变化规律
测试显示,密度随压力增大呈“先升后稳再降”趋势:2.0MPa至3.5MPa时,CMYK密度持续上升——青色从1.38升至1.52,品红1.45至1.60,黄色0.85至0.98,黑色1.72至1.85。这是因为压力促进油墨转移,墨层增厚。3.5MPa至4.0MPa时,密度增长放缓(青色1.54、品红1.62);超过4.5MPa后,密度下降(青色1.50、品红1.58)——过大压力导致油墨扩散,墨层分布不均,部分区域过薄,密度测量值降低。
色差指标的响应分析
ΔE*ab随压力变化的趋势不同:2.5-3.5MPa时,ΔE<1.5(视觉不可察觉)——青色0.9、品红1.0、黄色0.7、黑色0.9。超过3.5MPa后,ΔE逐步上升:4.0MPa时青色1.8、品红2.0;4.5MPa时青色2.5、品红2.8;5.0MPa时所有颜色ΔE>3.0(明显可察觉)。例如黄色在5.0MPa时,Δb*从+12.5升至+14.2(更黄),ΔL*从+90.2降至+88.5(更暗),ΔE达3.2,黄色块明显偏深。
不同颜色的压力敏感度差异
黄色对压力最敏感,黑色最不敏感:压力从3.5MPa增至4.5MPa时,黄色ΔE从0.7升至2.2(增幅214%),黑色仅从0.9升至2.1(增幅133%)。原因是黄色油墨着色力弱、墨层薄(约6μm),压力变化对其均匀性影响更明显——压力稍大易扩散,导致颜色偏深;压力稍小易转移不足,颜色偏浅。而黑色油墨厚(12μm)、着色力强,压力变化对均匀性影响小,ΔE变化平缓。
实际印刷的压力调整建议
实际生产中,需根据设备、纸张调整压力:胶印机(如海德堡CD102)建议压力3.0-4.0MPa——此范围ΔE<2.0,密度稳定;非涂布纸(如新闻纸)表面粗糙,可将压力上限提至4.5MPa(不超5.0MPa),确保油墨渗透;柔性版印刷墨层薄,压力需控制在2.5-3.5MPa,避免网点扩大。调整时先测基准压力数据,再逐步增减0.2MPa,每调整一次测5张样本,直到ΔE<1.5且密度达标(如青色1.5±0.05)。此外,每月校准压力传感器,避免机械磨损导致的压力偏差。
热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