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药

生物医药

服务热线:

微生物限度检测中阳性对照菌株的传代与保存管理

三方检测机构 2024-12-30

微生物限度检测相关服务热线: 微析检测业务区域覆盖全国,专注为高分子材料、金属、半导体、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提供大型仪器测试、性能测试、成分检测等服务。 地图服务索引: 服务领域地图 检测项目地图 分析服务地图 体系认证地图 质检服务地图 服务案例地图 新闻资讯地图 地区服务地图 聚合服务地图

本文包含AI生成内容,仅作参考。如需专业数据支持,可联系在线工程师免费咨询。

微生物限度检测是药品、食品、化妆品等产品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其结果可靠性直接依赖阳性对照试验的有效性。阳性对照菌株作为验证检测方法灵敏度与准确性的“金标准”,其活性与特性的稳定保持,离不开科学的传代与保存管理。然而实际操作中,因传代过度、保存不当导致菌株变异、污染的问题时有发生,不仅影响检测结果可信度,还可能引发质量风险。本文结合实验室实操经验,详细解析阳性对照菌株传代与保存的核心要点,为规范管理提供具体指南。

阳性对照菌株的基础认知

阳性对照菌株是已知特性、纯度符合要求,用于验证微生物限度检测方法有效性的标准菌株。其核心作用是“验证方法能否检出目标微生物”——比如检测样品中大肠杆菌时,需同步接种大肠杆菌阳性对照;若对照管生长良好而样品管未生长,说明方法有效;若对照管不生长,则检测结果不可信。

常用菌株包括大肠杆菌(CMCC 44102)、金黄色葡萄球菌(CMCC 26003)、枯草芽孢杆菌(CMCC 63501)、白色念珠菌(CMCC 98001)等,均需来自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等认可机构,确保溯源性。

需注意的是,菌株生物学特性(如菌落形态、生化反应)会随传代次数增加变异,因此必须通过严格管理将风险降至最低——一般传代数不超过5代(从原始菌株计)。

传代操作的核心原则与步骤

传代目的是保持菌株活性与特性,但过度传代易导致变异,因此需遵循“最少传代”原则:仅当菌株活性下降或需使用时传代,每代需记录传代数(如原始为0代,首次传代为1代)。

具体步骤分四步:一是复苏——从冷冻管取少量菌液,划线接种至营养琼脂斜面;二是培养——按菌株适宜条件培养(如细菌37℃18-24小时、真菌25℃48小时);三是转接——挑取单菌落(确保纯度)接种至新斜面;四是标记——在试管上标注菌株名、传代数、日期、操作者,例如“大肠杆菌CMCC 44102,第3代,20240510,李华”。

关键细节:必须挑取单菌落转接,若直接取混合菌苔,易导致菌株纯度下降;接种环需灼烧至红热,冷却后使用,避免烫死菌株。

传代过程中的污染防控要点

污染是传代最常见风险,防控核心是“无菌操作”,具体包括:

环境控制:传代需在超净工作台内进行,操作前紫外消毒30分钟,用75%乙醇擦台面;需验证工作台风速(0.36-0.54m/s)与洁净度(百级标准),确保空气过滤有效。

工具灭菌:接种环、针需灼烧至红热;吸管、离心管需121℃高压20分钟;培养基灭菌后检查澄明度(无浑浊)。

操作规范:戴无菌手套,手消后操作;试管塞打开时需在火焰上灼烧3秒(杀灭管口微生物);避免接种环接触试管外壁;操作中禁止说话、触摸面部。

交叉污染预防:不同菌株分开操作,换接种环或乙醇消毒;斜面直立放置,避免菌液流至管口。

保存方法的选择逻辑与适用场景

保存需“减缓代谢活动”,延长寿命并保特性,常用三种方法需按保存期与使用频率选:

斜面保存:接种至营养琼脂斜面,4℃冰箱保存1-3个月。优点是操作简单、取用方便,适合日常频繁使用的菌株(如大肠杆菌);缺点是需定期传代。

冷冻保存:将菌悬于10%-20%甘油生理盐水,分装冻存管,-20℃(短期)或-80℃(长期)保存1-5年。优点是保存久、变异低,适合储备菌株(如原始菌株);缺点是需特殊设备,复苏需快速解冻。

液氮保存:-196℃保存10年以上,适合珍贵菌株,但设备成本高,一般实验室少用。

冷冻保存的关键技术细节

冷冻效果取决于“保护剂”与“冻融速度”:

保护剂制备:甘油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20%(过低无法保护、过高致细胞脱水);DMSO浓度5%-10%,但部分真菌对其敏感,需提前测试

菌液制备:挑单菌落至液体培养基,培养至对数生长期(OD600=0.6-0.8,活性最强),与保护剂1:1混合,确保浓度10^7-10^8 CFU/mL(过低易复苏失败)。

冻存过程:需梯度降温——先-20℃1小时,再转-80℃,避免直接放-80℃(冰晶刺破细胞);冻存管需密封,防止甘油泄漏。

复苏方法:从-80℃取管,立即放37℃水浴1-2分钟融化(避免反复冻融),解冻后立即接种斜面,培养24小时检查生长情况。

斜面保存的日常管理要点

斜面是实验室最常用方法,但易因管理不当出问题,需注意:

培养基质量:斜面需新鲜(制备后1周内用),pH符合菌株要求(细菌7.0-7.4、真菌5.5-6.0);若斜面干裂、褪色或浑浊,需丢弃重制。

保存条件:放4℃冰箱上层(温度稳定),避免靠近门(温度波动);用黑布遮挡,避免光照(如枯草芽孢杆菌对光敏感)。

定期检查:每周查一次斜面,看是否有杂菌(不同形态菌落、黏液)或老化(菌落干燥、颜色变浅);异常则丢弃,启用备用菌株。

传代控制:斜面菌株传代不超5代,超后需从原始冷冻株复苏,避免变异。

菌株身份确认的常规流程

定期确认身份是保特性关键,流程分三步:

形态学检查:看菌落形态(大肠杆菌圆形光滑乳白、金葡菌圆形凸起金黄)与细胞形态(革兰染色——大肠杆菌阴性短杆菌、金葡菌阳性球菌)。

生化反应验证:用生化试验确认代谢特性,如大肠杆菌发酵乳糖(产酸产气)、金葡菌产凝固酶(凝血浆)。

分子鉴定:对重要或异常菌株,用16S rRNA测序,序列与NCBI数据库比对,确认种属。

确认频率:每传代2次或保存6个月全面确认;关键检测用菌株(如药品无菌检查),每次传代后需查形态与生化。

异常情况的处理策略

实操中遇异常需及时处理:

菌株不生长:若复苏后无菌落,可能冻存管破裂、复苏温度错(如真菌用37℃)或培养基失效。处理:查冻存管完整性,换培养基,复苏原始株。

杂菌污染:斜面出现杂菌,立即丢弃,用75%乙醇擦超净台、紫外照1小时;查其他菌株是否污染,必要时做环境沉降菌检测。

特性改变:若大肠杆菌不能发酵乳糖,需停止使用,启用备用株,回顾传代过程(如是否超5代、保存温度高)。

标签模糊:试管标记不清(如传代数看不到),立即丢弃——无法追溯历史的菌株存在变异风险;后续用耐低温标签(如冻存管专用)。

热门服务

关于微析院所

ABOUT US WEIXI

微析·国内大型研究型检测中心

微析研究所总部位于北京,拥有数家国内检测、检验(监理)、认证、研发中心,1家欧洲(荷兰)检验、检测、认证机构,以及19家国内分支机构。微析研究所拥有35000+平方米检测实验室,超过2000人的技术服务团队。

业务领域覆盖全国,专注为高分子材料、金属、半导体、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提供大型仪器测试(光谱、能谱、质谱、色谱、核磁、元素、离子等测试服务)、性能测试、成分检测等服务;致力于化学材料、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半导体材料、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专业研究,为相关企事业单位提供专业的技术服务。

微析研究所是先进材料科学、环境环保、生物医药研发及CMC药学研究、一般消费品质量服务、化妆品研究服务、工业品服务和工程质量保证服务的全球检验检测认证 (TIC)服务提供者。微析研究所提供超过25万种分析方法的组合,为客户实现产品或组织的安全性、合规性、适用性以及持续性的综合检测评价服务。

十多年的专业技术积累

十多年的专业技术积累

服务众多客户解决技术难题

服务众多客户解决技术难题

每年出具十余万+份技术报告

每年出具十余万+份报告

2500+名专业技术人员

2500+名专业技术人员

微析·国内大型研究型检测中心
首页 领域 范围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