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节能检测的国家标准目前有几个版本在使用呢?
玻璃节能检测相关服务热线: 微析检测业务区域覆盖全国,专注为高分子材料、金属、半导体、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提供大型仪器测试、性能测试、成分检测等服务。 地图服务索引: 服务领域地图 检测项目地图 分析服务地图 体系认证地图 质检服务地图 服务案例地图 新闻资讯地图 地区服务地图 聚合服务地图
本文包含AI生成内容,仅作参考。如需专业数据支持,可联系在线工程师免费咨询。
玻璃是建筑围护结构的关键部分,其节能性能直接影响建筑整体能效。玻璃节能检测通过评估保温、遮阳等核心性能,为产品质量控制与工程能效评估提供依据,而国家标准是检测工作的核心准则。了解当前在用的玻璃节能检测标准版本,是检测机构、生产企业及工程方确保结果有效性的关键。本文梳理了玻璃节能检测的现行标准框架及主要标准的内容要点。
玻璃节能检测的核心标准框架
玻璃节能检测主要围绕“光学性能”与“热工性能”两大维度展开,对应的国家标准形成了“基础方法+场景细分”的体系。光学性能以GB/T 2680系列为基础,热工性能以GB/T 18915系列为核心,现场检测则由GB/T 19816专门规范。这些标准覆盖了实验室成品检测、大尺寸试样测试、已安装玻璃评估等全场景需求。
实际应用中,标准选择需结合场景:比如生产企业检测新出厂的中空玻璃光学性能,用GB/T 2680;实验室测定其传热系数,用GB/T 18915.1;工程验收时检测已安装的幕墙玻璃,用GB/T 19816。明确框架能快速定位适用依据,避免标准误用。
GB/T 2680-2021:建筑玻璃光学性能的基础检测
GB/T 2680是建筑玻璃光学性能检测的“基准”标准,现行版本为2021年发布的《建筑玻璃可见光透射比、太阳光直接透射比、太阳能总透射比、紫外线透射比及有关窗玻璃参数的测定》,替代了2006版。其核心原理是通过分光光度法,测量玻璃在不同波长范围内的光谱透射比,进而计算光学参数。
2021版的优化点在于:一是明确了“太阳能总透射比”的计算逻辑(包含太阳光直接透射与二次辐射换热),避免旧版的歧义;二是更新了分光光度计的技术要求,比如将太阳光的波长范围明确为300-2500nm,提高了检测精度。例如,检测某镀膜玻璃的太阳光直接透射比时,需按标准要求扫描300-2500nm的光谱,再通过积分计算结果。
该标准适用于几乎所有建筑用玻璃——从普通平板玻璃到Low-E镀膜玻璃、中空玻璃都能覆盖。生产企业常用它验证产品是否符合订单要求,比如某工程要求玻璃可见光透射比≥55%,检测机构需依据此标准出具报告。
GB/T 18915系列:玻璃热工性能的实验室检测
GB/T 18915系列是热工性能检测的核心,分为两部分,均为2013年发布(替代2002版)。第1部分《guarded hot plate法》针对小尺寸试样的实验室检测,原理是在试样两侧建立稳定温差,通过测量热流量计算热阻(R值)与传热系数(U值)。
这种方法的优势是精度高,适合单层、双层及多层中空玻璃的热工测试。比如检测中空玻璃的传热系数时,需将300mm×300mm的试样置于热板与冷板之间,维持热板温度比冷板高20℃以上,待系统稳定后记录热流量,再计算U值。对于生产企业来说,这是控制中空玻璃保温性能的关键手段。
第2部分《hot box法》则针对大尺寸玻璃或组件。它模拟建筑实际热环境——用“热箱”模拟室内高温,“冷箱”模拟室外低温,通过测量通过试样的热流量计算传热系数。与第1部分相比,hot box法更适合检测大尺寸幕墙玻璃,能更真实反映实际使用中的热传递情况。比如某企业生产的1.5m×3m中空玻璃,用hot box法可直接测试原尺寸试样,结果更贴近实际。
GB/T 19816-2019:已安装玻璃的现场检测
针对工程中已安装玻璃的节能评估,GB/T 19816-2019《建筑用节能玻璃 光学及热工性能现场检测方法》提供了专门解决方案。现场检测需应对环境波动(如温度、风速),标准因此优化了方法的适应性。
光学性能检测用便携式分光光度计——只需在玻璃表面选3-5个测点,测量光谱透射比后取平均值,不用像实验室那样切割试样。热工性能用“现场hot box法”:用保温材料搭建临时热箱(比如围成1m×1m的空间),控制箱内温度比室外高20℃左右,测量热流量与温差,计算传热系数。例如某小区已安装的中空玻璃,需验证U值是否≤1.8W/(m²·K),检测机构可直接到现场测试。
该标准填补了“实验室检测与现场性能脱节”的空白,是工程验收的重要依据——毕竟安装后的玻璃性能可能因密封、框架等因素变化,现场检测更能反映真实情况。
补充标准的协同作用
除了核心检测标准,还有一些标准在玻璃节能评估中起补充作用。比如GB 50176-2016《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虽不是检测标准,但规定了不同气候区的玻璃性能要求:严寒地区要求U≤1.5W/(m²·K),夏热冬暖地区要求太阳能总透射比≤0.5,检测结果需满足这些要求才能用于工程。
针对特定玻璃类型,GB/T 39592-2020《Low-E玻璃节能性能评价方法》补充了通用标准的不足。它规定了Low-E玻璃的“节能系数”(综合反映保温与遮阳效果),计算方法是用传热系数与太阳能总透射比的加权和。比如某Low-E玻璃的U=1.2W/(m²·K)、太阳能总透射比=0.4,节能系数=0.85,说明其综合节能效果好,企业可据此做产品宣传。
这些补充标准与核心检测标准配合,形成了“检测方法+性能要求+专项评价”的完整体系——不仅能测出具参数,还能判断参数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甚至评估特定玻璃的节能优势。
热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