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问题

常见问题

服务热线:

玻璃节能检测不合格后应该采取哪些整改措施呢?

三方检测机构-孔工 2024-10-08

玻璃节能检测相关服务热线: 微析检测业务区域覆盖全国,专注为高分子材料、金属、半导体、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提供大型仪器测试、性能测试、成分检测等服务。 地图服务索引: 服务领域地图 检测项目地图 分析服务地图 体系认证地图 质检服务地图 服务案例地图 新闻资讯地图 地区服务地图 聚合服务地图

本文包含AI生成内容,仅作参考。如需专业数据支持,可联系在线工程师免费咨询。

玻璃作为建筑围护结构的核心部件,其节能性能直接关联建筑能耗——据行业数据,门窗玻璃的能耗占建筑总能耗的20%~30%。若节能检测不合格,不仅会推高空调、采暖系统的运行成本,还可能导致项目无法通过建筑节能专项验收,影响交付进度。因此,针对不合格项的精准整改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本文结合玻璃节能检测的核心指标(传热系数、遮阳系数、可见光透射比等),拆解材料、生产、安装环节的常见问题,提供可落地的整改措施,帮助企业快速修复节能缺陷。

第一步:精准溯源不合格原因

整改的前提是找到问题根源,需从“检测指标—问题环节”双向推导。首先看检测报告的具体超标项:若传热系数(K值)超GB 50189-201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要求,可能是原片玻璃厚度不足、中空层气体填充率低;若遮阳系数(SC)过高,大概率是镀膜玻璃的膜层性能不达标;若可见光透射比(τv)过低,可能是原片玻璃透光率差或膜层遮挡过强。

再对应生产与安装环节排查:比如某项目中空玻璃K值为2.8W/(m²·K)(标准≤2.6),溯源发现是中空层厚度仅10mm(设计要求12mm),且氩气填充率仅80%——这两个细节直接导致保温性能下降。又比如某住宅项目SC值0.75(标准≤0.6),原因是用了普通浮法玻璃代替设计要求的热反射镀膜玻璃。

只有把“指标异常”和“环节缺陷”对应起来,整改才能避免盲目试错。

传热系数超标的整改:从结构到材料的优化

传热系数(K值)是玻璃节能的核心指标,反映阻止热量传递的能力。超标主要因“保温层不足”或“热桥效应”,整改需聚焦“强化保温结构”。

首先调整玻璃结构:若原片是5mm普通浮法,可升级为6mm或8mm厚原片——玻璃厚度每增加1mm,K值约降低0.05W/(m²·K);若中空层厚度不足(如10mm),可增加至12mm或16mm,中空层每增厚2mm,K值降低约0.1W/(m²·K)。

其次换用Low-E玻璃:单银Low-E玻璃的K值约2.0~2.4W/(m²·K),双银Low-E可降至1.6~2.0W/(m²·K),且膜层需位于中空玻璃的第二面(外侧玻璃内侧)或第三面(内侧玻璃外侧),才能有效反射远红外线。

最后优化气体填充:将中空层的空气换成氩气(导热系数比空气低30%)或氪气(低40%),填充率需≥90%——某项目用氩气替换空气后,K值从2.7降至2.5,刚好达标。

遮阳系数超标的调整:平衡遮阳与采光

遮阳系数(SC)反映玻璃对太阳光热的阻挡能力,超标会导致夏季空调负荷激增。整改需在“降低太阳辐射”与“保证采光”间找平衡。

若原玻璃是普通浮法(SC≈0.85),可更换为着色玻璃(如灰色、蓝色,SC≈0.6~0.7)或热反射镀膜玻璃(SC≈0.3~0.5);若需兼顾采光,优先选低SC的Low-E玻璃——比如双银Low-E玻璃的SC≈0.25~0.4,同时保留70%左右的可见光透射比。

需注意膜层位置:中空玻璃中,膜层位于第三面(内侧玻璃外侧)时,遮阳效果更优,且不易被外界划伤。某写字楼项目曾用单银Low-E玻璃(SC≈0.55)替换原普通玻璃,既解决了SC超标问题,又保证了室内自然光的利用。

可见光透射比不达标:兼顾节能与视觉舒适

可见光透射比(τv)反映玻璃的采光能力,若太低(≤40%)会导致室内昏暗,增加人工照明能耗;若太高(≥80%)可能伴随SC超标。整改需“平衡节能与采光”。

若τv过低,可换高透Low-E玻璃(τv≈70%~80%)或超白玻璃(比普通浮法玻璃高5%~10%的透光率);若τv过高且SC超标,可选择“高透+低SC”组合,比如超白玻璃+双银Low-E膜层(τv≈75%,SC≈0.35),既保证采光,又控制太阳辐射。

需避免误区:不是τv越高越好——某项目用超白玻璃(τv≈85%)代替原Low-E玻璃,虽采光变好,但SC值升至0.7,反而增加了空调负荷,最终还是换回了高透Low-E玻璃。

密封性能缺陷的修复:阻断空气渗透

密封性能差是玻璃节能的“隐形杀手”——空气渗透会带走室内热量(冬季)或带入热量(夏季),还可能导致中空玻璃起雾。整改需从“密封材料”和“工艺”入手。

首先检查密封胶:若原用单密封(仅丁基胶),需改为双密封(丁基胶+聚硫胶/硅酮胶),丁基胶宽度≥5mm,聚硫胶深度≥6mm,确保完全覆盖铝隔条与玻璃的接触面;若密封胶老化开裂,需全部铲除重新打胶。

其次更换失效部件:若铝隔条折弯处有裂缝,需换全新隔条;若分子筛失效(中空层起雾),需更换中空玻璃单元——起雾的玻璃不仅影响视觉,其K值会上升10%~20%。

某项目中空玻璃起雾,检测发现分子筛填充量不足(每米隔条仅10g,标准≥15g),更换填充足量分子筛的中空玻璃后,起雾问题解决,K值也从2.9降至2.5。

安装环节的整改:消除施工造成的能耗损耗

很多不合格是安装环节的疏漏导致的——比如框料与玻璃间隙用了低密度泡沫棒(≤30kg/m³)、固定件穿透中空层、框料未用隔热型材等,这些都会破坏节能效果。

整改需重新处理安装节点:首先填充框料与玻璃的间隙,用密度≥35kg/m³的发泡聚氨酯,确保填满填实,再用硅酮密封胶密封表面(胶层宽度≥6mm、厚度≥3mm);其次更换框料,若原用普通铝型材,需换隔热铝型材(隔热条宽度≥20mm),阻断框料的热传导;最后调整固定件位置,避免穿透中空层——若已穿透,需用密封胶封堵穿透处。

某住宅项目因安装时用了25kg/m³的泡沫棒,导致空气渗透量超标(≥0.5m³/(m·h)),整改时换成40kg/m³的发泡聚氨酯,并用硅酮胶密封,最终空气渗透量降至0.2m³/(m·h),符合标准。

整改后的验证:确保指标真达标

整改完成后,需委托有CMA资质的第三方机构复检,避免“假整改”。复检需遵循原检测标准:K值按GB/T 13475-2008《绝热 稳态传热性质的测定 标定和防护热箱法》,SC值按GB/T 2680-2021《建筑玻璃 可见光透射比、太阳光直接透射比等参数的测定》。

复检时要重点测原不合格指标:若原K值超标,就复测K值;若原SC值超标,就复测SC值。同时要检查关联指标——比如换Low-E玻璃后,需测τv,确保采光没受过度影响。

复检样品要从整改后的批次中随机抽,数量符合标准(每1000㎡抽1组,每组3块)。若复检仍不合格,需重新溯源,调整措施——某项目第一次整改后K值仍2.7,后来发现是Low-E膜层位置错了(放在第一面),调整到第三面后,K值降至2.5,最终达标。

热门服务

关于微析院所

ABOUT US WEIXI

微析·国内大型研究型检测中心

微析研究所总部位于北京,拥有数家国内检测、检验(监理)、认证、研发中心,1家欧洲(荷兰)检验、检测、认证机构,以及19家国内分支机构。微析研究所拥有35000+平方米检测实验室,超过2000人的技术服务团队。

业务领域覆盖全国,专注为高分子材料、金属、半导体、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提供大型仪器测试(光谱、能谱、质谱、色谱、核磁、元素、离子等测试服务)、性能测试、成分检测等服务;致力于化学材料、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半导体材料、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专业研究,为相关企事业单位提供专业的技术服务。

微析研究所是先进材料科学、环境环保、生物医药研发及CMC药学研究、一般消费品质量服务、化妆品研究服务、工业品服务和工程质量保证服务的全球检验检测认证 (TIC)服务提供者。微析研究所提供超过25万种分析方法的组合,为客户实现产品或组织的安全性、合规性、适用性以及持续性的综合检测评价服务。

十多年的专业技术积累

十多年的专业技术积累

服务众多客户解决技术难题

服务众多客户解决技术难题

每年出具十余万+份技术报告

每年出具十余万+份报告

2500+名专业技术人员

2500+名专业技术人员

微析·国内大型研究型检测中心
首页 领域 范围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