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玩具的力学性能检测需要满足哪些国家强制标准
力学性能检测相关服务热线: 微析检测业务区域覆盖全国,专注为高分子材料、金属、半导体、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提供大型仪器测试、性能测试、成分检测等服务。 地图服务索引: 服务领域地图 检测项目地图 分析服务地图 体系认证地图 质检服务地图 服务案例地图 新闻资讯地图 地区服务地图 聚合服务地图
本文包含AI生成内容,仅作参考。如需专业数据支持,可联系在线工程师免费咨询。
塑料玩具是儿童日常接触最频繁的用品之一,其力学性能直接关系到使用安全——部件是否易脱落造成吞咽风险、结构是否稳固防止坍塌、边缘是否尖锐导致划伤,这些都依赖力学性能检测来把控。为筑牢安全底线,我国针对塑料玩具制定了以GB 6675系列为核心的国家强制标准,覆盖力学性能的全维度要求,既是企业生产必须遵循的准则,也是监管和检测的核心依据。
GB 6675.1-2014:塑料玩具力学性能的通用框架
GB 6675.1-2014作为《玩具安全》系列标准的基础规范,为塑料玩具的力学性能设定了通用要求。标准明确,玩具设计需优先规避机械风险,比如可触及的尖锐边缘、突出物、金属丝等。以尖锐边缘为例,标准规定需用边缘测试器(由直径4.8mm的钢球和弹簧组成)检测,若钢球能卡入边缘并产生割伤风险,则判定为危险尖锐边缘,必须整改;对于突出物,若长度超过25mm,末端需做圆滑处理(半径≥1mm)或加装保护帽,防止儿童被刺伤。
此外,标准还要求玩具的整体结构需适应儿童的使用习惯——比如重量超过1kg的塑料玩具,手柄或握持部分的尺寸需符合儿童手型(宽度≥30mm,长度≥50mm),避免因握持不稳滑落造成砸伤;对于带孔洞的塑料玩具(比如塑料球、积木),孔洞直径需大于12mm或小于6mm,防止手指卡入。
GB 6675.2-2014:小零件的力学安全性控制
小零件是塑料玩具最易引发窒息风险的力学隐患,GB 6675.2-2014对此有严格规定。首先是小零件的定义:任何可触及的、能完全放入小零件测试筒(直径31.75mm、高57.15mm)且质量≤25g的部件,均属于小零件。对于3岁以下儿童使用的玩具,禁止存在任何可触及小零件;3岁以上儿童玩具若含小零件,需在包装上标注“警告:内含小零件,不适合3岁以下儿童”的警示语,字体大小需≥5mm。
除了“是否为小零件”的判定,标准还要求小零件的连接强度——用拉力测试仪以100mm/min的速度施加90N拉力,持续10秒,小零件不能脱落。比如塑料玩具上的纽扣装饰、眼睛配件,必须通过此测试,防止在玩耍中掉落成为危险小零件。曾有案例显示,某品牌塑料娃娃的眼睛未通过拉力测试,掉落後被儿童吞咽,最终通过手术取出,因此小零件的连接强度是监管的重点。
GB 6675.2-2014:拉力与撕裂性能的检测规范
塑料玩具的部件连接强度直接影响安全性,GB 6675.2-2014的拉力测试覆盖了几乎所有可触及部件。比如玩具娃娃的手臂与身体的连接、塑料汽车的轮子与车身的连接,均需承受90N拉力10秒不脱落;对于薄膜类塑料玩具(比如塑料书皮、充气玩具),则需进行撕裂性能测试——用撕裂强度测试仪测量沿切口撕裂的力,要求撕裂力≥10N,防止儿童撕下单片吞咽。
值得注意的是,标准对不同年龄组的拉力要求有差异:3岁以下儿童玩具的拉力阈值为70N,3岁以上为90N,因为年龄稍大的儿童力气更大,需要更高的连接强度。比如塑料拼图的拼块,3岁以下版本的拼块连接更牢固,而3岁以上版本的拼块则允许稍松,但仍需满足90N拉力要求。
GB 6675.2-2014:压力与冲击性能的安全要求
刚性塑料玩具(比如积木、塑料盒子)的抗压和抗冲击性能是重点检测项目。GB 6675.2-2014规定,积木类玩具需承受500N压力(相当于一个50kg成年人的重量)持续10秒,不能破裂或产生尖锐碎片;塑料汽车的车身需通过摆锤冲击测试——用0.5J能量的摆锤撞击车身(相当于用拳头轻轻砸一下),冲击后车身不能开裂,轮子不能脱落。
对于带支撑结构的塑料玩具(比如塑料桌子、椅子),标准要求进行稳定性测试:将玩具放在倾斜10度的平面上,或在顶部施加10N的水平力,玩具不能翻倒。比如塑料儿童椅子,若放在倾斜面上翻倒,可能导致儿童后仰摔倒受伤,因此稳定性测试是必做项目。某款塑料儿童桌曾因稳定性不达标被召回——桌子放在地毯上时,儿童趴在上面画画会翻倒,导致额头磕伤。
GB 6675.2-2014:扭转与弯曲性能的控制标准
塑料玩具的可动部件(比如手臂、腿、天线)需通过扭转和弯曲测试。以玩具娃娃的手臂为例,标准要求用扭矩测试仪施加0.5N·m的扭矩(相当于用手指轻轻拧动的力),扭转角度不超过180度,持续10秒,手臂不能断裂或脱落;对于塑料勺子、棍子等弯曲部件,弯曲角度需控制在90度以内,弯曲力不超过20N,防止断裂后产生尖锐端口。
这类测试的目的是模拟儿童玩耍时的“拧、掰”动作——儿童常通过扭转或弯曲玩具探索功能,若部件强度不足,易断裂产生危险。比如某款塑料玩具飞机的天线,因未通过扭转测试,被儿童拧断后产生尖锐末端,划伤了儿童的脸颊,最终被责令下架整改。
GB 6675.2-2014:跌落性能的检测要求
跌落测试是模拟儿童玩耍时玩具掉落的场景,GB 6675.2-2014根据玩具质量设定了不同的跌落高度:质量≤100g的玩具从750mm高度跌落(相当于儿童站立时的手部高度),100g-500g的从500mm跌落(儿童坐姿时的高度),>500g的从300mm跌落(儿童蹲姿时的高度),跌落表面为硬木板(硬度≥90肖氏D)。
跌落之后,玩具需满足三个要求:一是不破裂,二是不脱落小零件,三是无尖锐边缘。比如塑料娃娃从750mm高处跌落后,若头部破裂露出内部填充物,或眼睛脱落成为小零件,均判定为不合格;塑料积木跌落後若边角碎裂产生尖锐茬口,也不符合标准。某品牌塑料球曾因跌落测试不合格被投诉——球从儿童手中滑落摔在地上,表面破裂,里面的彩色液体流出,沾到儿童衣服上难以清洗。
GB 6675.1-2014:突出物与尖锐点的细节规范
除了通用框架中的要求,GB 6675.1-2014对突出物和尖锐点的细节做了补充。比如塑料玩具上的天线、枪管等突出物,若长度超过25mm,末端必须做“钝化处理”——用锉刀或打磨机将末端磨圆,或加装橡胶保护帽,确保末端半径≥1mm;尖锐点则需用尖锐点测试器(直径1.0mm的钢球)检测,若钢球能被尖锐点刺穿,或施加1.0N压力时钢球变形,则判定为危险尖锐点,必须消除。
比如塑料玩具枪的枪管,若末端未做钝化,儿童玩耍时可能不小心戳到眼睛;塑料积木的尖角若未打磨,可能划伤儿童的手,这些都是标准重点管控的风险点。某款塑料玩具坦克的炮管末端未做钝化,被检测出尖锐点,最终企业不得不召回所有已售产品,重新打磨炮管末端。
热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