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行业资讯

服务热线:

红外检测在桥梁结构混凝土内部缺陷无损检测的效果

三方检测机构-岳工 2024-04-14

红外检测相关服务热线: 微析检测业务区域覆盖全国,专注为高分子材料、金属、半导体、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提供大型仪器测试、性能测试、成分检测等服务。 地图服务索引: 服务领域地图 检测项目地图 分析服务地图 体系认证地图 质检服务地图 服务案例地图 新闻资讯地图 地区服务地图 聚合服务地图

本文包含AI生成内容,仅作参考。如需专业数据支持,可联系在线工程师免费咨询。

桥梁结构混凝土内部的裂缝、空洞、钢筋锈蚀等缺陷是威胁安全的“隐形炸弹”,传统检测方法要么要钻洞(有损)、要么慢(超声),而红外检测靠“看温度”就能快速查缺陷,成了桥梁检测的“新工具”。它通过捕捉混凝土表面的温度差异,反推内部缺陷——比如空洞会让局部变热,裂缝会让温度突变,锈蚀会放热。这种非接触、快速度的特点,让它在桥梁缺陷筛查中很有用,但效果也受环境、缺陷深度等因素影响。本文就来说说红外检测在桥梁混凝土缺陷检测中的实际效果,从原理到案例讲清楚。

红外检测的原理为啥能“揪出”混凝土缺陷

红外检测的核心是“温度差”——所有物体都会辐射红外能量,温度越高辐射越强。混凝土是“慢热慢冷”的材料,内部如果有缺陷,热传导就会被破坏:比如空洞里的空气比混凝土难导热,夏天晒的时候,空洞区域的热量散不出去,表面就比周围热;裂缝像“隔热条”,会让裂缝两边温度不一样;钢筋生锈时的化学反应会放热,让生锈的地方比周围热一点。这些温度差异,会被红外热像仪拍成“热图”,缺陷就显形了。

举个例子:桥梁主梁底部有个鸡蛋大的空洞,夏天太阳晒1小时后,正常混凝土的热量能“钻”进内部,表面温度是35℃;而空洞里的空气不导热,热量都堆在表面,温度会升到38℃,在热图上就是一个“红点点”——这就是红外检测能找到缺陷的原理。

不同缺陷,红外检测的效果不一样

1、裂缝:桥梁的裂缝尤其是深层裂缝,红外能“看”到它的走向。比如,用红外灯照一下,干燥裂缝因为空气隔热,升温比周围慢,热图上是一条“蓝线”;如果裂缝里有水,水分蒸发会吸热,“蓝线”更明显。但太细的裂缝(比如小于0.1毫米),温度差太小,红外就看不见了。

2、空洞:空洞是红外检测的“强项”——比如桥梁腹板里的空洞,夏天晒的时候,空洞区域温度比周围高,热图上是“红斑块”;冬天降温时,空洞区域冷得快,热图上是“蓝斑块”。只要空洞大于拳头大(体积0.01立方米以上)、深度不超过100毫米,红外都能准确找到,定位误差不超过5毫米。

3、钢筋锈蚀:钢筋生锈时会放热,红外能“抓”到这个热量。比如,桥梁墩柱里的钢筋生锈了,晚上温度稳定的时候,生锈的地方会比周围高0.5℃到1℃,热图上是“小热点”。这种方法能提前半年到一年发现生锈迹象,比敲混凝土听声音准多了。

4、蜂窝:蜂窝是混凝土没浇密实,孔隙多。红外检测时,蜂窝区域会呈现“毛毛的”温度异常——夏天升温时,蜂窝里的空气隔热,表面比周围热一点;冬天降温时,蜂窝里的空气冷得快,表面比周围冷一点。这种效果适合大面积筛查墩柱、盖梁的蜂窝,能快速圈出问题区域,但太轻的蜂窝(孔隙率小于10%)就看不见了。

哪些因素会让红外检测“失效”

1、风太大:风速超过3米每秒,会把混凝土表面的热量吹走,缺陷的温度差就没了。比如检测时突然刮大风,原本清晰的“红斑块”会变得模糊,这时候就得等风停。

2、缺陷太深:混凝土的热量传不了太深,比如桥梁腹板厚300毫米,超过100毫米深的空洞,红外就“看”不到了——因为热量传不到那么深,表面温度差太小,仪器分辨不出来。

3、混凝土太湿:刚下过雨或者刚浇的混凝土,表面有水,热量会顺着水传走,缺陷的温度差就被抵消了。比如,雨后检测桥梁,原本该有的“红斑块”会消失,这时候就得等混凝土干了再测。

4、时间不对:最好选在夜间温度稳定的时候,比如晚上10点到凌晨4点。如果选在正午,整个混凝土表面都晒得滚烫,缺陷的温度差会被“淹没”,根本看不到;而晚上凉快的时候,缺陷的温度差最清楚。

红外和其他方法配合,效果更好

红外检测不是“万能的”,得和其他方法配合:比如先用红外快速扫一遍桥梁,找到裂缝、生锈的区域,再用超声检测裂缝的深度,用探地雷达测空洞的大小;或者用回弹法测混凝土强度,再用红外看强度低的地方是不是因为蜂窝、空洞。比如某跨江大桥的检测,先用红外找到3处“红斑块”,再用超声验证是空洞,结果完全一致——这样又快又准。

实际案例:红外检测真的能找到缺陷

某城市跨江大桥建成10年,检测团队选在晚上11点(无风,22℃)用红外热像仪扫主梁腹板,发现3处“红斑块”(温度比周围高1.2℃到1.5℃),初步判断是空洞。随后用超声检测,确认这3处都是直径200到300毫米、深度80到120毫米的空洞,和红外的结果一模一样。

另一座高速公路桥梁的墩柱,检测团队在冬天晚上(5℃)发现2处“小热点”(温度高0.8℃到1.0℃),凿开后发现钢筋锈蚀层厚2毫米,锈蚀率15%——红外检测的结果完全对得上。

这些案例说明,红外检测在桥梁混凝土缺陷检测中是真的有用,尤其是大面积筛查、快速定位的时候,能帮检测人员省很多时间和力气。

热门服务

关于微析院所

ABOUT US WEIXI

微析·国内大型研究型检测中心

微析研究所总部位于北京,拥有数家国内检测、检验(监理)、认证、研发中心,1家欧洲(荷兰)检验、检测、认证机构,以及19家国内分支机构。微析研究所拥有35000+平方米检测实验室,超过2000人的技术服务团队。

业务领域覆盖全国,专注为高分子材料、金属、半导体、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提供大型仪器测试(光谱、能谱、质谱、色谱、核磁、元素、离子等测试服务)、性能测试、成分检测等服务;致力于化学材料、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半导体材料、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专业研究,为相关企事业单位提供专业的技术服务。

微析研究所是先进材料科学、环境环保、生物医药研发及CMC药学研究、一般消费品质量服务、化妆品研究服务、工业品服务和工程质量保证服务的全球检验检测认证 (TIC)服务提供者。微析研究所提供超过25万种分析方法的组合,为客户实现产品或组织的安全性、合规性、适用性以及持续性的综合检测评价服务。

十多年的专业技术积累

十多年的专业技术积累

服务众多客户解决技术难题

服务众多客户解决技术难题

每年出具十余万+份技术报告

每年出具十余万+份报告

2500+名专业技术人员

2500+名专业技术人员

微析·国内大型研究型检测中心
首页 领域 范围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