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行业资讯

服务热线:

玻璃节能检测依据的国家标准与行业规范汇总

三方检测机构-王工 2024-03-25

玻璃节能检测相关服务热线: 微析检测业务区域覆盖全国,专注为高分子材料、金属、半导体、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提供大型仪器测试、性能测试、成分检测等服务。 地图服务索引: 服务领域地图 检测项目地图 分析服务地图 体系认证地图 质检服务地图 服务案例地图 新闻资讯地图 地区服务地图 聚合服务地图

本文包含AI生成内容,仅作参考。如需专业数据支持,可联系在线工程师免费咨询。

玻璃是建筑围护结构的核心组件之一,其节能性能直接关系到建筑采暖、制冷能耗的高低,也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环节。为确保玻璃节能效果符合设计预期与行业要求,检测工作需以统一的国家标准与行业规范为依据——这些规范覆盖玻璃自身性能、建筑系统整合、现场验证等全流程,是保障玻璃节能品质的“技术准绳”。本文将系统梳理玻璃节能检测涉及的主要标准,解析各规范的适用场景与关键技术要求。

基础通用标准:构建热工与术语的底层逻辑

GB 50176-2016《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是建筑热工领域的“母规范”,其对玻璃节能性能的要求基于气候分区逻辑:我国划分为严寒、寒冷、夏热冬冷、夏热冬暖、温和五大气候区,每个区域的玻璃传热系数(K值)、太阳能总透射比(g值)限值不同。例如,严寒地区A区的外窗玻璃K值需≤1.7W/(m²·K),夏热冬暖地区南区的外窗玻璃g值需≤0.55——这些限值是玻璃节能检测的核心判定基准,确保性能与地域需求匹配。

GB/T 14484-2023《建筑用玻璃术语》则解决了节能玻璃的“语言统一”问题。标准明确了“Low-E玻璃”(表面镀低辐射膜的玻璃)、“中空玻璃”(多片玻璃密封形成干燥气体空间的制品)、“遮阳系数”(玻璃g值与3mm普通玻璃g值的比值,后者取0.87)等关键术语的定义。比如,“太阳能总透射比”指玻璃透射的太阳能与入射太阳能的比值,这一定义为后续参数计算提供了统一基准,避免因术语歧义导致检测误差。

另一个基础标准是GB/T 13475-2008《建筑构件稳态热传递性质的测定 标定和防护热箱法》,它规定了玻璃传热系数的实验室检测方法——防护热箱法。该方法通过控制冷热侧温度(通常冷侧-18℃、热侧23℃),测量玻璃的热流密度,计算K值,是节能玻璃出厂检测的“金标准”。

玻璃自身性能:热工与光学的精准测定

GB/T 2680-2021《建筑玻璃 可见光透射比、太阳光直接透射比、太阳能总透射比、紫外线透射比及有关窗玻璃参数的测定》是光学性能检测的核心规范。标准要求可见光透射比(τv)采用分光光度计法,波长范围380nm~780nm;太阳光直接透射比(τe)覆盖300nm~2500nm(含紫外线、可见光、近红外线)。例如,测量某Low-E玻璃的τv时,需每10nm取一个数据点,加权计算后得到结果——这确保了光学性能的准确性。

GB/T 19816-2019《建筑用中空玻璃》聚焦中空玻璃的热工性能。标准规定中空玻璃的K值需用防护热板法检测,样品尺寸≥1000mm×1000mm,且密封性能需满足10年不失效(否则内部结露会导致K值上升30%以上)。例如,合格的中空玻璃K值可低至1.5W/(m²·K),而密封失效的产品K值可能超过3.0W/(m²·K),完全失去节能效果。

GB/T 18911-2020《Low-E玻璃》针对低辐射玻璃的关键性能提出要求:离线Low-E玻璃的半球发射率(εh)需≤0.15,在线Low-E玻璃≤0.20。检测时用半球发射率测试仪,测量玻璃表面的辐射出射度与黑体的比值——发射率越低,玻璃反射红外热的能力越强,节能效果越好。

建筑系统整合:门窗与幕墙的协同要求

玻璃的节能性能需与门窗、幕墙系统结合才能发挥作用。GB/T 8478-2020《铝合金门窗》规定,外门窗玻璃的K值需符合气候区限值(如寒冷地区≤2.0W/(m²·K)),且玻璃与框体的密封胶需采用导热系数≤0.2W/(m·K)的硅酮胶,避免“冷桥”效应——框体导热会使门窗整体K值上升约0.3~0.5W/(m²·K),因此密封材料的选择至关重要。

GB/T 21086-2007《建筑幕墙》要求幕墙玻璃的热工性能与整体性能匹配。例如,玻璃幕墙的整体K值需≤玻璃自身K值+框体影响值,检测时用热流计法或红外热像法测量幕墙整体的热传递——若框体与玻璃的连接缝隙未密封,会导致局部热流增大,整体K值超标。

GB/T 31433-2015《建筑门窗、幕墙空气渗透性能检测方法》间接影响节能效果:空气渗透是门窗幕墙的“隐形能耗”,即使玻璃K值很低,若气密性差(如单位缝长空气渗透量>0.5m³/(m·h)),室外冷空气渗入会增加采暖能耗。标准规定门窗气密性需≥6级,幕墙≥3级,检测时用压力箱法测量空气渗透量。

遮阳性能:太阳光控制的专业检测

GB/T 31843-2015《建筑玻璃遮阳系数测定方法》是遮阳性能的“专属规范”。标准明确遮阳系数(SC)=玻璃g值/0.87(0.87为3mm普通玻璃的g值)。检测时,用太阳光谱辐射计测量300nm~2500nm的透射比,再根据ISO 9845-1:1992的太阳光谱加权计算g值——例如,某玻璃的g值为0.55,则SC=0.55/0.87≈0.63,说明其遮阳效果优于普通玻璃。

GB/T 23661-2009《建筑用遮阳制品 遮阳性能试验方法》适用于玻璃的反射型遮阳性能检测。标准规定太阳光反射比(ρe)的测定需考虑玻璃两面的反射,计算时扣除两次反射的重叠部分——例如,玻璃正面反射比为15%,背面为5%,则总反射比约为19%(15%+5%-15%×5%),这一结果反映了玻璃对太阳光的反射能力。

对于光伏玻璃这类特殊产品,GB/T 18915.2-2013《建筑用太阳能光伏夹层玻璃 第2部分:电性能试验方法》要求协同检测遮阳与电性能:光伏玻璃的g值需扣除发电部分,例如某光伏玻璃的透射比为40%,其中15%用于发电,则实际进入室内的太阳能为25%,SC≈0.29——这确保光伏玻璃在发电的同时满足遮阳需求。

现场验证:实际应用的性能确认

实验室检测是出厂保障,但现场安装后的性能可能因施工误差下降。GB/T 34342-2017《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检测方法 热流计法》是现场检测的核心标准:检测时在玻璃表面贴热流计(测热流密度)和温度传感器(测内外表面温差),连续检测72小时(覆盖昼夜周期),计算K值。例如,某玻璃实验室K值为1.8W/(m²·K),现场检测为2.1W/(m²·K),可能因密封胶老化导致,需返修。

GB/T 29734-2013《建筑门窗节能性能现场检测技术规程》细化了门窗玻璃的现场检测:需选择无风无雨天气,检测前关闭门窗12小时,采用“一测位两传感器”法——在玻璃中心和框体附近各贴热流计,加权计算门窗整体K值。规程要求现场结果偏差≤5%,确保数据准确。

GB/T 23483-2009《建筑门窗气密性现场检测方法》规定了气密性的现场验证:用密封膜封闭门窗,通过压力源调整压力差(±10Pa或±50Pa),测量空气渗透量。例如,某门窗的现场渗透量为0.4m³/(m·h),符合GB/T 8478-2020的6级要求,说明气密性良好。

节能标识:合规与品质的直观呈现

GB/T 32062-2015《节能玻璃 产品标识》规定了标识的“强制内容”:产品名称、型号、执行标准、关键参数(τv、g值、K值、SC)、生产企业。例如,某Low-E中空玻璃的标识应标注:“6Low-E+12Ar+6中空玻璃,执行GB/T 19816-2019,τv=72%,g=55%,K=1.8W/(m²·K),SC=0.63”——标识需清晰印刷在玻璃表面,确保消费者识别。

CCC认证是节能玻璃的市场准入门槛。CNCA-04C-028:2019《强制性产品认证实施规则 建筑安全玻璃》要求,申请认证的节能玻璃需提供GB/T 2680-2021、GB/T 19816-2019等标准的检测报告,确保节能与安全性能双达标。认证后需加贴CCC标识,作为合规凭证。

GB/T 18250-2015《建筑门窗、幕墙热工计算规程》是标识参数的计算依据。规程规定,门窗玻璃的K值需考虑框体、密封材料的影响,采用“面积加权法”计算整体K值——例如,玻璃面积占比80%,框体占20%,玻璃K=1.8,框体K=3.0,则整体K=1.8×0.8+3.0×0.2=2.04W/(m²·K),这一结果需在标识中注明,确保信息完整。

热门服务

关于微析院所

ABOUT US WEIXI

微析·国内大型研究型检测中心

微析研究所总部位于北京,拥有数家国内检测、检验(监理)、认证、研发中心,1家欧洲(荷兰)检验、检测、认证机构,以及19家国内分支机构。微析研究所拥有35000+平方米检测实验室,超过2000人的技术服务团队。

业务领域覆盖全国,专注为高分子材料、金属、半导体、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提供大型仪器测试(光谱、能谱、质谱、色谱、核磁、元素、离子等测试服务)、性能测试、成分检测等服务;致力于化学材料、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半导体材料、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专业研究,为相关企事业单位提供专业的技术服务。

微析研究所是先进材料科学、环境环保、生物医药研发及CMC药学研究、一般消费品质量服务、化妆品研究服务、工业品服务和工程质量保证服务的全球检验检测认证 (TIC)服务提供者。微析研究所提供超过25万种分析方法的组合,为客户实现产品或组织的安全性、合规性、适用性以及持续性的综合检测评价服务。

十多年的专业技术积累

十多年的专业技术积累

服务众多客户解决技术难题

服务众多客户解决技术难题

每年出具十余万+份技术报告

每年出具十余万+份报告

2500+名专业技术人员

2500+名专业技术人员

微析·国内大型研究型检测中心
首页 领域 范围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