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胶制品力学性能检测中的拉伸强度与扯断伸长率测定
力学性能检测相关服务热线: 微析检测业务区域覆盖全国,专注为高分子材料、金属、半导体、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提供大型仪器测试、性能测试、成分检测等服务。 地图服务索引: 服务领域地图 检测项目地图 分析服务地图 体系认证地图 质检服务地图 服务案例地图 新闻资讯地图 地区服务地图 聚合服务地图
本文包含AI生成内容,仅作参考。如需专业数据支持,可联系在线工程师免费咨询。
橡胶制品的力学性能是评估其质量与适用性的核心指标,其中拉伸强度与扯断伸长率是反映橡胶材料抗破坏能力、弹性及韧性的关键参数。拉伸强度体现单位面积承受的最大拉力,扯断伸长率反映断裂时的变形能力,两者的准确测定是橡胶制品生产质控与下游应用选型的重要依据。本文围绕这两项指标的测定流程、要求及影响因素展开详细说明,为检测工作提供实操参考。
拉伸强度与扯断伸长率的基本概念
拉伸强度指橡胶试样拉伸至断裂前,最大拉力与原始横截面积的比值(公式σ=Fmax/A0),单位MPa,反映材料抗拉伸破坏的能力——数值越高,轮胎胎面胶、传送带覆盖胶等承受动态载荷的制品越耐用。扯断伸长率是断裂时伸长量与原标距的百分比(公式ε=(L1-L0)/L0×100%),体现弹性与韧性——密封件用胶需较高伸长率以适应装配变形。两者关联密切:交联密度增加会提升拉伸强度但降低伸长率,增塑剂则相反,组合测定才能全面反映性能。
试样的制备与要求
标准试样为哑铃型(GB/T 528),类型1适用于一般材料(标距25mm、宽度6mm、厚度2mm),类型2适用于厚材料(标距50mm、宽度10mm)。制备方式分模压(胶料硫化成试样)与裁刀裁切(从片材切出),需保证标距尺寸均匀——裁刀需垂直片材,避免歪斜。厚度用0.01mm精度厚度计测三点取平均,差超0.2mm则废弃;外观需无气泡、裂纹,标距内气泡会导致应力集中提前断裂。
试验设备的选择与校准
拉力试验机需满足量程匹配(如预计最大拉力500N选0~1000N量程)、力值精度±1%(GB/T 16491)。夹具用橡胶专用平口带防滑纹理,避免打滑;引申计或位移系统测伸长量,精度±0.5%。设备需定期校准(每半年一次),用标准砝码验证力值准确性;夹具磨损(滚花变平)需更换,否则无法有效夹紧。
试验前的准备工作
环境需调至23±2℃、湿度50±10%(GB/T 2941),试样放置24小时适应环境,避免热胀冷缩影响。检查试验机水平(水平仪调地脚螺栓)、夹具牢固度;用记号笔在试样标距两端画细直标线,编号避免混淆;提前准备记录表格,填写试验机型号、环境条件等固定信息。
具体试验操作步骤
安装试样时对齐夹具中心,避免偏载;设置拉伸速度(通常500mm/min,GB/T 528),启动试验机匀速拉伸至断裂,记录最大拉力Fmax与断裂标距L1。若试样打滑(调整夹紧力)、断裂在标距外(重新测试),需保证5个有效试样。试验后对齐断裂试样测L1,无法对齐则结果无效。
试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拉伸速度需严格按标准:过快会使强度偏高、伸长率偏低,过慢则相反;断裂位置需在标距内(距标线≥1mm),否则结果无效;夹具防滑纹理需清理橡胶屑,避免打滑;试验中不可触碰试样或设备,防止干扰受力或安全事故。
结果的计算与数据处理
拉伸强度计算:A0=b0×d0(标距宽度×厚度),σ=Fmax/A0(转换为MPa);扯断伸长率ε=(L1-L0)/L0×100%。5个试样取平均,偏差超15%的异常值需剔除;结果保留两位(强度)或三位(伸长率)有效数字,符合GB/T 8170修约规则。
影响测定结果的关键因素
配方因素:天然橡胶伸长率(500%~700%)高于丁腈橡胶(300%~500%),过硫化使强度升、伸长率降,欠硫化则两者均降。环境因素:温度升高使强度降、伸长率升(23℃到40℃,强度或从50MPa降至40MPa);高湿度使橡胶吸水软化,强度略降。制备因素:厚度不均、气泡、裁刀歪斜会导致结果偏差。操作因素:速度不符、夹具打滑、安装歪斜均影响准确性,需专业培训保证规范。
热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