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行业资讯

服务热线:

无损探伤检测中气孔缺陷的形成原因与检测方法

三方检测机构-祝工 2024-02-17

无损探伤检测相关服务热线: 微析检测业务区域覆盖全国,专注为高分子材料、金属、半导体、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提供大型仪器测试、性能测试、成分检测等服务。 地图服务索引: 服务领域地图 检测项目地图 分析服务地图 体系认证地图 质检服务地图 服务案例地图 新闻资讯地图 地区服务地图 聚合服务地图

本文包含AI生成内容,仅作参考。如需专业数据支持,可联系在线工程师免费咨询。

气孔是金属构件(如铸件、焊缝、锻件)中最常见的体积型缺陷之一,其本质是材料制备过程中气体未能及时排出而形成的空洞。这类缺陷会直接降低材料的力学性能(如抗拉强度、疲劳寿命)与耐腐蚀能力,甚至成为设备失效的“导火索”——例如,压力容器中的内部气孔可能引发爆炸,汽车发动机缸体的表面气孔会导致 coolant 泄漏。因此,明确气孔的形成机制、选择合适的无损检测方法,对保障产品质量与使用安全至关重要。本文将从气孔的基础特性入手,系统分析其形成原因,并详细介绍各类无损检测技术在气孔检测中的应用。

气孔缺陷的基础特性与性能影响

气孔是材料在凝固或冷却过程中,内部或表面残留的气体空洞的统称。从形态看,气孔多为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球形;从位置划分,可分为表面气孔(暴露于外)、近表面气孔(表面下≤5mm)与内部气孔(深埋内部);从成因分,可分为吸气型气孔(金属液吸收气体)、卷入型气孔(浇注时卷入空气)与反应型气孔(化学反应产生气体)。

气孔对材料性能的破坏是多方面的。力学上,内部气孔会降低材料的有效承载面积——当钢材气孔率达2%时,抗拉强度可下降15%~20%;对于承受交变载荷的构件(如飞机起落架、桥梁钢),气孔会成为疲劳裂纹的起点,缩短寿命50%以上。表面气孔则会降低耐腐蚀性能,因为气孔处易积聚盐雾、酸雨等介质,引发局部腐蚀(如不锈钢的点腐蚀)。

气孔缺陷的核心形成原因

气孔的形成源于“气体引入-气体排出”的失衡,具体可归纳为三类因素:

原材料因素:炉料(如废钢、合金锭)潮湿或带油污,加热时水分分解产生氢气、一氧化碳,融入金属液;铝、镁等合金元素易吸氢——铝液700℃时吸氢量达0.6ml/100g,凝固时无法排出形成针孔;熔剂(如炼钢石灰)带水,也会引入大量气体。

工艺参数不当:熔炼温度过高(钢液1600℃吸氢量是1400℃的3倍),加剧气体溶解;浇注速度过快(如铸件浇注速度>50mm/s),金属液卷入空气形成“卷入性气孔”;铸型透气性差(砂型水分>5%、排气孔堵塞),气体无法排出,被金属液包裹。

操作不规范:精炼不充分(如铝合金除气剂用量<0.3%、搅拌不均),金属液中气体未有效去除;浇注系统设计不合理(直浇道太短、横浇道无挡渣板),导致金属液流动紊乱,带入空气。

射线检测:内部气孔的直观成像法

射线检测(RT)是检测内部气孔的“金标准”,原理是利用X/γ射线穿透工件——气孔密度远低于基体(如钢密度7.85g/cm³,气孔接近空气0.0012g/cm³),吸收射线更少,底片上显示为边界清晰的黑色圆形/椭圆形影像。

RT的优势是直观、定量准确:可测量气孔的直径、面积与深度(结合射线角度),适合铸件、焊缝的内部气孔检测——例如,汽车发动机缸体的铝合金铸件,RT可确保气孔直径≤0.5mm、气孔率≤0.5%。缺点是对厚件(>50mm钢件)灵敏度下降,且有辐射风险,需防护。

超声检测:中厚件的深度定位法

超声检测(UT)利用超声波反射原理:探头发射的超声波遇到气孔(异质界面)时反射,荧光屏显示脉冲信号。常用2~5MHz探头,直探头测内部气孔,斜探头测近表面气孔。

UT的优势是无辐射、深度定位准:适合中厚板(>20mm)或大型构件(如压力容器、船舶 hull 板)——可检测80mm厚钢板中60mm深、1mm直径的气孔。缺点是对<0.5mm的小气孔灵敏度低(易被噪声掩盖),且需耦合剂(如机油),粗糙表面(如砂型铸件)检测困难。

磁粉与渗透:表面气孔的专项检测

磁粉检测(MT):仅适用于铁磁性材料(碳钢、合金钢),原理是磁化后,表面/近表面气孔形成漏磁场,吸引磁粉聚集形成磁痕——例如,汽车齿轮的表面气孔,磁痕显示为圆形黑色堆积。优势是快速、灵敏(测表面下2mm内0.1mm气孔),缺点是不能测非铁磁材料(如铝、铜),表面粗糙会干扰磁痕。

渗透检测(PT):适用于所有材料,原理是渗透液(荧光/着色)渗入表面开口气孔,显像剂吸出后显示缺陷——例如,焊接件表面气孔,着色PT显示为红色斑点。优势是操作简单、成本低,缺点是仅测表面开口气孔,埋藏气孔无效,需多次清洗。

涡流检测:导电材料的非接触检测

涡流检测(ET)利用电磁感应:探头线圈的交变电流在导电材料中产生涡流,气孔会改变涡流分布,通过检测涡流变化识别缺陷。适用于铝、铜等导电材料的表面/近表面气孔。

ET的优势是非接触、自动化——可用于流水线铝型材检测,无需耦合剂;缺点是对复杂形状构件(异形铸件)检测难,灵敏度随深度增加而下降(仅测表面下1mm内气孔)。

检测方法的选择逻辑

选择检测方法需结合材料类型、缺陷位置、检测要求:①内部气孔:铸件选RT,中厚钢件选UT;②表面/近表面气孔:铁磁材料选MT,非铁磁材料选PT;③导电材料的快速检测选ET;④需定量尺寸选RT,需深度定位选UT。例如,汽车轮毂(铝合金铸件)的内部气孔用RT,表面气孔用PT;桥梁钢构件(碳钢)的内部气孔用UT,表面气孔用MT。

热门服务

关于微析院所

ABOUT US WEIXI

微析·国内大型研究型检测中心

微析研究所总部位于北京,拥有数家国内检测、检验(监理)、认证、研发中心,1家欧洲(荷兰)检验、检测、认证机构,以及19家国内分支机构。微析研究所拥有35000+平方米检测实验室,超过2000人的技术服务团队。

业务领域覆盖全国,专注为高分子材料、金属、半导体、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提供大型仪器测试(光谱、能谱、质谱、色谱、核磁、元素、离子等测试服务)、性能测试、成分检测等服务;致力于化学材料、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半导体材料、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专业研究,为相关企事业单位提供专业的技术服务。

微析研究所是先进材料科学、环境环保、生物医药研发及CMC药学研究、一般消费品质量服务、化妆品研究服务、工业品服务和工程质量保证服务的全球检验检测认证 (TIC)服务提供者。微析研究所提供超过25万种分析方法的组合,为客户实现产品或组织的安全性、合规性、适用性以及持续性的综合检测评价服务。

十多年的专业技术积累

十多年的专业技术积累

服务众多客户解决技术难题

服务众多客户解决技术难题

每年出具十余万+份技术报告

每年出具十余万+份报告

2500+名专业技术人员

2500+名专业技术人员

微析·国内大型研究型检测中心
首页 领域 范围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