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行业资讯

服务热线:

复合材料层合板力学性能检测中的层间剪切强度测试方法

三方检测机构-房工 2024-01-18

力学性能检测相关服务热线: 微析检测业务区域覆盖全国,专注为高分子材料、金属、半导体、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提供大型仪器测试、性能测试、成分检测等服务。 地图服务索引: 服务领域地图 检测项目地图 分析服务地图 体系认证地图 质检服务地图 服务案例地图 新闻资讯地图 地区服务地图 聚合服务地图

本文包含AI生成内容,仅作参考。如需专业数据支持,可联系在线工程师免费咨询。

复合材料层合板因高比强度、高比模量及可设计性,成为航空航天、汽车轻量化、风电叶片等领域的核心结构材料。但其层间界面由纤维与树脂粘结而成,是力学性能的薄弱环节——层间剪切强度(ILSS)直接决定了结构在横向载荷下的抗分层能力,是材料选型、结构设计与质量验证的关键指标。准确测试ILSS需兼顾标准规范、试样制备、设备控制及结果分析等多环节,本文围绕实操中的核心要点展开,系统解析层合板ILSS测试的方法逻辑与注意事项。

层间剪切强度的定义与力学本质

层间剪切强度是复合材料层合板层间界面抵抗剪切破坏的临界应力,反映了纤维与基体间的粘结强度及界面相容性。当层合板受横向载荷(如航空蒙皮受气动力、风电叶片受挥舞载荷)时,相邻铺层间会产生剪切应力——若应力超过ILSS,将引发层间分层,进而导致结构整体失效。典型的层间剪切破坏形式包括“界面脱粘”(纤维与树脂分离)、“层间滑移”(铺层间相对位移)或“分层扩展”(从局部缺陷向整体蔓延),这些破坏均由层间剪切应力主导。

需注意的是,ILSS与材料的纤维体积含量、树脂韧性、铺层顺序直接相关:纤维体积含量越高,界面面积越大,ILSS通常越高;而脆性树脂(如环氧树脂)的ILSS易受温度影响,韧性树脂(如聚氨酯)则更耐剪切变形。

常用层间剪切强度测试标准解析

目前全球主流的ILSS测试标准均基于“短梁剪切”原理,核心差异在于试样尺寸与加载参数。其中,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ASTM)的D2344《纤维增强塑料短梁剪切强度测试方法》应用最广,适用于连续纤维增强热固性/热塑性层合板,规定试样尺寸为“长度(L):宽度(W):厚度(h)=4-6:1:≤0.5”(如100mm×15mm×4mm),跨距(S)为4W(即60mm)。

中国国家标准GB/T 1450.1-2005《纤维增强塑料层间剪切强度测试方法》与ASTM D2344高度一致,但针对国内材料特性调整了部分细节——如试样宽度允许±0.2mm偏差,加载速率为1-5mm/min(与ASTM相同)。国际标准ISO 14130《纤维增强塑料短梁剪切性能测试》则更强调“纯剪切条件”,要求试样厚宽比h/W≤0.4,以减少弯曲应力的干扰。

选择标准时需结合材料类型:例如,碳纤维层合板因模量高,易产生弯曲应力,宜选用ISO 14130的严格厚宽比;玻璃纤维层合板模量低,ASTM D2344的宽范围更适用。

试样制备的关键控制要点

试样质量直接决定测试结果的可靠性,制备需遵循“精准、无损伤”原则。首先,原材料需与实际结构一致——纤维方向必须平行于试样长度(若纤维偏斜5°,会导致ILSS下降8%-10%),纤维体积含量偏差≤2%(否则界面粘结力不均)。

切割是关键环节:需用金刚石圆锯片(齿数≥60齿),切割速度控制在100-200mm/min,同时用冷却液(如水或酒精)持续冷却,避免摩擦热使树脂软化、层合板分层。曾有实验显示,未冷却切割的碳纤维层合板,试样边缘分层率达15%,测试结果比正常试样低12%。

尺寸精度要求严格:长度±0.5mm、宽度±0.2mm、厚度±0.1mm(用游标卡尺或千分尺测量);表面需用砂纸(800目)打磨去除毛刺,避免装夹时应力集中。最后,试样需在标准环境(23℃±2℃、50%±5%RH)中调节24小时,消除温度应力。

测试设备与夹具的选择逻辑

ILSS测试需用“万能材料试验机”,要求力值精度±1%(如 Instron 5967或MTS C45),加载范围需覆盖破坏载荷——例如,15mm×4mm的碳纤维层合板,破坏载荷约2-3kN,选0-10kN的试验机足够。

夹具是核心:短梁剪切夹具需满足“支撑辊+加载辊”结构,支撑辊直径≥6mm(ASTM D2344规定6mm),加载辊直径≤3mm(避免压碎试样表面),辊子需用硬质合金(如钨钢)制作,防止磨损变形。夹具的“对准精度”需≤0.5mm——若加载辊偏离试样中心,会引入弯曲应力,导致ILSS结果偏高10%以上。

可选辅助设备包括:环境箱(控制温度湿度,如测试高温ILSS时,需将试样置于80℃环境中保温30分钟)、引伸计(测量跨中位移,验证加载线性)、高速相机(记录破坏瞬间的分层过程)。

测试过程的实操步骤与细节

测试前需将试样编号,记录厚度、宽度(每个维度测3点取平均值)。装夹时,将试样平放在支撑辊上,确保加载辊对准试样跨中(用夹具上的定位线辅助),然后缓慢降下加载辊,接触试样表面(避免冲击)。

加载速率需严格遵循标准:ASTM D2344规定1-5mm/min,具体选择取决于材料刚度——碳纤维层合板(高刚度)用2mm/min,玻璃纤维层合板(低刚度)用5mm/min。加载过程中需观察载荷-位移曲线:正常曲线应先线性上升,达到峰值后突然下降(对应层间剪切破坏);若曲线出现平台或缓慢下降,可能是试样发生蠕变或纤维断裂,结果无效。

破坏后需记录破坏形式:若试样沿层间界面分层(典型的“三明治状”破坏),结果有效;若出现纤维断裂(试样从中间折断)或表面压碎,说明加载方式错误或试样缺陷,需重新测试。

结果计算与有效性判定

ILSS的计算公式为:ILSS = 3P / (4bh)(ASTM D2344与GB/T 1450.1通用),其中P为破坏载荷(kN),b为试样宽度(mm),h为试样厚度(mm)。例如,某试样破坏载荷2.5kN,宽度15mm,厚度4mm,ILSS=3×2500/(4×15×4)=31.25MPa。

有效性判定需满足两个条件:其一,破坏形式为“层间剪切破坏”(而非纤维断裂或压碎);其二,同一组试样(至少5个)的变异系数(CV)≤10%——若CV>10%,说明试样一致性差或测试误差大,需重新制备试样测试

需注意,计算时需排除异常值:若某试样结果与平均值偏差超过20%,需检查该试样的尺寸或破坏形式,确认无误后可剔除(但剔除数量不得超过总试样数的1/3)。

不同测试方法的优缺点对比

除短梁法外,常见的ILSS测试方法还有“压缩剪切法”(ASTM D3846)与“双缺口法”(ASTM D5379)。压缩剪切法通过向试样施加轴向压缩载荷,使层间产生剪切应力,优点是加载更接近“纯剪切”(弯曲应力小),适用于高模量碳纤维层合板;缺点是试样需加工两个平行缺口(深度为厚度的1/3),制备难度大,且缺口易引入缺陷。

双缺口法在试样两侧开缺口,使剪切面集中在缺口之间(缺口间距为2h),优点是应力分布均匀,结果更准确;缺点是缺口加工需用线切割(精度±0.1mm),成本高,且仅适用于薄试样(厚度≤3mm)。

实际应用中,短梁法因“性价比高”占据90%以上的市场;压缩剪切法用于高端材料研发(如航空用碳纤维预浸料);双缺口法则用于学术研究(需精准测量界面性能)。

热门服务

关于微析院所

ABOUT US WEIXI

微析·国内大型研究型检测中心

微析研究所总部位于北京,拥有数家国内检测、检验(监理)、认证、研发中心,1家欧洲(荷兰)检验、检测、认证机构,以及19家国内分支机构。微析研究所拥有35000+平方米检测实验室,超过2000人的技术服务团队。

业务领域覆盖全国,专注为高分子材料、金属、半导体、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提供大型仪器测试(光谱、能谱、质谱、色谱、核磁、元素、离子等测试服务)、性能测试、成分检测等服务;致力于化学材料、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半导体材料、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专业研究,为相关企事业单位提供专业的技术服务。

微析研究所是先进材料科学、环境环保、生物医药研发及CMC药学研究、一般消费品质量服务、化妆品研究服务、工业品服务和工程质量保证服务的全球检验检测认证 (TIC)服务提供者。微析研究所提供超过25万种分析方法的组合,为客户实现产品或组织的安全性、合规性、适用性以及持续性的综合检测评价服务。

十多年的专业技术积累

十多年的专业技术积累

服务众多客户解决技术难题

服务众多客户解决技术难题

每年出具十余万+份技术报告

每年出具十余万+份报告

2500+名专业技术人员

2500+名专业技术人员

微析·国内大型研究型检测中心
首页 领域 范围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