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行业资讯

服务热线:

儿童连衣裙在儿童用品检测中的绳带安全项目测试

三方检测机构-孔工 2023-12-14

儿童用品检测相关服务热线: 微析检测业务区域覆盖全国,专注为高分子材料、金属、半导体、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提供大型仪器测试、性能测试、成分检测等服务。 地图服务索引: 服务领域地图 检测项目地图 分析服务地图 体系认证地图 质检服务地图 服务案例地图 新闻资讯地图 地区服务地图 聚合服务地图

本文包含AI生成内容,仅作参考。如需专业数据支持,可联系在线工程师免费咨询。

儿童连衣裙作为儿童日常穿着的高频单品,其绳带设计虽能提升美观性与实用性,但不当的绳带长度、强度或位置易引发缠绕颈部、勒伤肢体等安全风险,甚至威胁生命。因此,儿童用品检测中,绳带安全项目是评估连衣裙安全性的核心环节之一。本文将围绕儿童连衣裙绳带安全的关键测试项目展开,拆解具体要求与检测逻辑,为行业从业者及家长理解绳带安全标准提供参考。

绳带位置与外露长度的合规性测试

儿童连衣裙的绳带位置直接关联风险类型,颈部、肩部、腰部及袖口是高频风险区域,各位置的长度要求差异显著。以颈部绳带为例,根据GB 31701-2015《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安全技术规范》,0-3岁婴幼儿连衣裙的颈部禁止使用任何绳带;3-14岁儿童连衣裙的颈部绳带,若为固定装饰,展开后总长度需≤140mm,且不得形成可套入头部的活结或环圈——检测时需将绳带完全展开,用直尺测量两端点间的直线距离,同时模拟儿童头部尺寸(约120mm直径的圆环),验证绳带环圈是否可套入。

肩部绳带多为可调式设计,如背带裙的肩带,其外露长度需满足“在穿着状态下,游离端不超过200mm”的要求。检测时需将连衣裙穿在标准儿童人体模型上,调整肩带到合适长度,再测量游离端从固定点到末端的距离。若肩带带有调节扣,需测试调节到最长状态时的长度,确保即使儿童自行调整,也不会超出安全限值。

腰部绳带是连衣裙常见的装饰元素,其安全要求更侧重“游离端长度”——无论绳带是否可调节,游离端的单根长度需≤200mm,且两根绳带的总长度≤400mm。检测时需将腰部绳带系成日常使用的结(如蝴蝶结),再测量结以外的游离部分长度;若绳带末端有装饰(如毛球、珠子),需将装饰部分计入总长度,避免因装饰增重导致游离端下垂过长。

袖口绳带的风险在于“绳带滑入袖口内部”,因此要求“袖口处的绳带外露长度≤100mm”,且不能有可拉动的游离端。检测时需将袖口展开,用手指拉扯绳带,观察是否能完全拉入袖口内;若绳带可完全拉入,则易引发儿童将手指伸入拉扯导致缠绕,属于不合格情形。

绳带抗拉强度与耐磨损性能测试

绳带的抗拉强度直接决定其是否会在日常使用中断裂,断裂后的绳头易形成小零件或缠绕风险。根据GB 31701要求,儿童连衣裙的绳带需能承受至少50N的拉力,持续10秒不发生断裂——检测时需使用拉力试验机,将绳带两端固定在夹具上,以50mm/min的速度施加拉力至50N,保持10秒后观察绳带状态。对于0-3岁婴幼儿连衣裙的绳带,拉力要求提升至70N,因婴幼儿更易暴力拉扯。

耐磨损性能测试模拟的是日常摩擦(如儿童玩耍时绳带与桌面、地面接触)对绳带的影响。检测采用“马丁代尔耐磨试验机”,将绳带固定在摩擦台上,以12kPa的压力、40次/min的频率摩擦100次,摩擦材料选用标准棉布。摩擦后需检查绳带是否有断裂、脱线或纤维松散现象;若绳带表面出现连续的纤维断裂,或能轻易扯出长纤维,则视为耐磨损性能不达标。

需注意的是,绳带的强度与材质密切相关:尼龙绳的抗拉强度高于棉绳,而棉绳的耐磨损性能优于化纤绳。因此检测时需结合绳带材质调整测试参数——比如棉绳的拉力测试可适当降低至40N,但耐磨损次数需增加至200次;化纤绳的拉力需保持50N,但摩擦次数可减少至50次,确保测试结果符合实际使用场景。

另外,绳带的“拼接处强度”也是测试重点——若绳带由多段拼接而成,拼接处的抗拉强度需不低于绳带本体强度的80%。检测时需将拼接处置于拉力机夹具中央,施加拉力至绳带断裂,记录断裂时的力值;若断裂发生在拼接处,且力值低于本体强度的80%,则拼接工艺不合格。

绳带游离端与末端处理的安全性测试

绳带的游离端是最易引发缠绕的部位,因此要求“游离端不能有尖锐边缘或松散纤维”。检测时需用手触摸游离端,感受是否有毛刺或尖锐的断口;若绳带为编织材质,需检查末端是否有纤维松散——松散的纤维易勾住儿童的手指或头发,引发拉扯伤害。

末端处理方式是游离端安全的关键,常见的处理方式有“熔断”“打结”“缝边”。熔断处理需确保末端完全熔融,无开裂或未熔透现象——检测时用指甲刮擦熔断处,若能刮下熔融的塑料颗粒,或熔断处出现裂纹,则视为处理不当。打结处理需保证结扣牢固,用手拉扯3次后结扣不能松散;若结扣松散,绳带会恢复成细长状态,增加缠绕风险。

对于带有装饰的游离端(如绳带末端缝有小布片),需测试“装饰与绳带的连接强度”——施加10N的拉力,持续5秒,装饰不能脱落。若装饰脱落,会形成小零件,存在误吞风险;同时装饰的边缘需圆润,不能有尖锐的边角,检测时用“尖点测试仪”测量装饰边缘,若尖点直径≤0.5mm,则视为尖锐物。

需特别注意的是,“可拆式绳带”的游离端要求更严格——可拆式绳带(如通过按扣固定的腰带)的游离端长度需≤100mm,且拆下来的绳带需符合“小零件要求”(即不能通过直径32mm的圆桶);若拆下来的绳带能通过32mm圆桶,则易被儿童误吞,属于严重不合格。

功能性绳带的额外安全评估项目

功能性绳带(如腰带的调节绳、袖口的束口绳)的设计目的是提升实用性,但需兼顾安全。以腰带的调节绳为例,要求“调节扣需有锁定功能”——即调节后的绳带不能自行滑动。检测时将调节绳拉至最长状态,用手拉扯绳带末端,观察是否会自行缩短;若能自行滑动,儿童在跑动时易因绳带滑动导致腰部勒紧,引发呼吸困难。

袖口的束口绳要求“不能有可拉动的游离端”——即束口绳需完全固定在袖口内,或外露长度≤50mm。检测时将袖口束紧,用手指拉扯束口绳,观察是否能拉出游离端;若能拉出超过50mm的游离端,儿童易将手指伸入绳圈中,引发缠绕风险。

背部的调节绳(如露背裙的背带调节绳)需满足“调节范围有限”——即调节后的背带长度不能过长,避免儿童将背带拉至颈部。检测时将背带调节到最短状态,测量背带从肩部到背部固定点的长度,确保长度≥200mm;若长度过短,儿童拉动背带时易将背带拉至颈部,形成缠绕。

功能性绳带的“操作力”也是测试项目之一——调节绳的拉动力量需≤50N,避免儿童因无法拉动而暴力拉扯导致绳带断裂。检测时用拉力试验机测量拉动调节绳所需的力,若拉力超过50N,儿童无法轻松操作,易引发拉扯行为。

绳带与衣身连接处的牢固度检测

绳带与衣身的连接处是最易断裂的部位,因此要求“连接处的缝份需≥10mm”,且缝制针距≤3mm/针。检测时需使用拉力试验机,将绳带与衣身的连接处固定在夹具上,以50mm/min的速度施加拉力至70N,保持10秒后观察连接处状态;若连接处出现撕裂、缝线断裂或绳带从缝份中脱出,则视为牢固度不达标。

对于薄面料(如 chiffon 雪纺)的连衣裙,连接处需额外加强——比如采用“双缝”或“加固贴布”工艺。检测时需检查贴布的尺寸(贴布面积≥20mm×20mm)和缝制方式(贴布需完全覆盖缝份);若贴布尺寸过小或未完全覆盖缝份,薄面料易被绳带拉扯撕裂。

“铆钉固定的绳带”需测试“铆钉的牢固度”——施加70N的拉力,持续10秒,铆钉不能脱落或松动。检测时用手握住铆钉,拉扯绳带,观察铆钉是否有位移;若铆钉松动,绳带易脱落,形成小零件风险。

需注意的是,连接处的牢固度与绳带的宽度相关——绳带宽度越窄,连接处的压强越大,越易断裂。因此窄绳带(宽度≤10mm)的连接处需采用“多针缝制”(即每厘米缝5针以上),以分散拉力;检测时用针距尺测量缝针间距,若针距超过2mm,则视为缝制工艺不合格。

洗涤后绳带的尺寸与性能稳定性测试

洗涤是检验绳带稳定性的关键环节,日常洗涤会导致绳带收缩、变形或断裂。检测时需按照GB/T 8629-2017《纺织品 试验用家庭洗涤和干燥程序》的“程序A”(即40℃水温、常规洗涤剂、500转/min的脱水速度)洗涤5次,然后晾干。

洗涤后需首先测量绳带的长度变化——若绳带长度收缩超过10%,则可能导致原本合规的长度变得过长。例如,洗涤前腰部绳带的游离端长度为200mm(刚好合规),洗涤后收缩至180mm(仍合规),但如果绳带是棉质的,可能收缩更多,比如从200mm收缩至150mm,虽然长度合规,但需检查是否有变形。

洗涤后需重新测试绳带的强度——若洗涤后绳带的抗拉强度下降超过20%,则视为强度不达标。例如,洗涤前绳带能承受50N拉力,洗涤后只能承受40N,则下降了20%,属于不合格;下降的原因可能是绳带的纤维因洗涤而松散,或末端的熔断处因洗涤而开裂。

洗涤后需检查末端处理的有效性——熔断处是否开裂,打结处是否松散,装饰是否脱落。例如,洗涤后的熔断处出现裂纹,用指甲能刮下塑料颗粒,则末端处理失效;打结处松散成直线,则游离端长度变长,增加缠绕风险。

需特别注意的是,“染色绳带”的洗涤稳定性要求——洗涤后绳带不能褪色,避免染料转移到儿童皮肤或其他衣物上。检测时用白色棉布包裹绳带,放入洗衣机洗涤,洗涤后检查白色棉布是否有染色;若有明显染色,则染料的色牢度不达标,可能引发皮肤过敏。

热门服务

关于微析院所

ABOUT US WEIXI

微析·国内大型研究型检测中心

微析研究所总部位于北京,拥有数家国内检测、检验(监理)、认证、研发中心,1家欧洲(荷兰)检验、检测、认证机构,以及19家国内分支机构。微析研究所拥有35000+平方米检测实验室,超过2000人的技术服务团队。

业务领域覆盖全国,专注为高分子材料、金属、半导体、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提供大型仪器测试(光谱、能谱、质谱、色谱、核磁、元素、离子等测试服务)、性能测试、成分检测等服务;致力于化学材料、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半导体材料、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专业研究,为相关企事业单位提供专业的技术服务。

微析研究所是先进材料科学、环境环保、生物医药研发及CMC药学研究、一般消费品质量服务、化妆品研究服务、工业品服务和工程质量保证服务的全球检验检测认证 (TIC)服务提供者。微析研究所提供超过25万种分析方法的组合,为客户实现产品或组织的安全性、合规性、适用性以及持续性的综合检测评价服务。

十多年的专业技术积累

十多年的专业技术积累

服务众多客户解决技术难题

服务众多客户解决技术难题

每年出具十余万+份技术报告

每年出具十余万+份报告

2500+名专业技术人员

2500+名专业技术人员

微析·国内大型研究型检测中心
首页 领域 范围 电话